高考满分作文读后感 篇一:
今年高考,听说湖北省一篇题为《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的古诗作文,被该省阅卷老师一致评为满分,引起我的好奇,深为少年奇才所折服,于是上网查看了他的原作。
细细阅后,觉得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能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如此作品实属不易,因为现在学生爱好中华诗词者已是凤毛麟角,但是被一致评为满分却又觉得有些过分。
首先,作为文学作品,只有更好的,没有最好的,更何况不同的人对同一篇作品往往有不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满分,就是无瑕可击,从形式题材到思想内涵都是佼佼者。但是这篇古诗是否具有如此水准呢?我觉得未必。
其次,作为古体诗虽没有近体诗那么严格的格律要求,但也有一定的基本规矩,它可以邻韵通押但不可以平仄通押,该诗多处用仄声字同押显然不妥,如:“断鸿声中夷舰现”,“ 落日秋风哭宝剑”,等等,此外还有不“州”、“和”的韵脚都显然是出韵了。古体诗可以押平韵,也可以押仄韵,但你既然选择了押平韵,那么在不押韵的奇句句脚就该必须用仄声字,这是写古体诗的基本常识之一,但在这首被阅卷老师一致评为满分的古体诗上却犯了这不该犯的错误。比如“水师已覆巨舰沉”中的“沉”,“ 大沽台上炮声隆”中的“隆”字,如此等等,不一一例举。
其三,从诗意上来讲,前面部分有些离题,讲的基本上是中国近代史,和黄花岗72烈士没什么大的联系,诗贵精炼,并不是越长越好,倒不如渲染一下黄花岗烈士陵园肃穆、庄重的环境气氛比较好一些。
其四,前序和后纪有点不论不类,似白话非白话,似文言又不是文言,完全是多此一举而成添足,何不把写序和后记的时间和精力对诗文再作一番推敲。更何况,在中国大地上烈士陵园处处可见,而作者却声称“然吾平生只至黄花岗”。对此,我只能为湖北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一哭!年年清明,难道学校从不组织学生祭扫烈士墓?
当然,在如次短暂的时间内该生能写出此诗不得不由人佩服思路敏捷和深厚的文学、历史功底,对于其中瑕疵,自然也没必要指责过甚。然而,对于一致评为满分的阅卷老师,却不得不令人汗颜。连古体诗最基本的规矩也不甚了解就为别人作品下了“从形式和内容表现上都堪称一流”的结论,不但胆大,而且未免妄为了。这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悲哀,也是湖北考生的悲哀。由于他们的无知给了考生一个不公平的结论。[guaiweng.com]
高考满分作文读后感 篇二:
今天在搜狐里面看到了今年高考的满分作文,记得在前段时间看到高考作文题:以“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这句诗为题,写一篇作文。当时我就想,这样的作文如果是我该怎么写呢?结果是感到很茫然,很困惑,是啊,离开校园已经多年了,对于高考这种印象早已是很模糊了,虽然每年都喜欢看这方面的内容,但是真正让我们试确实是感到力不从心的了。
现在看到这篇作文,我确实不由得感叹,现在的学生知识面是很广的,从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他厚重的文化积累,而这种积累却不是仅仅依靠课堂就可以解决的,没有广泛的阅读,学生怎么能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面完成这样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啊!
由此我也想到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我们的教学要为学生的一生服务,我们不能只是盯在课堂上那短短的几篇课文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去读书,在我们的国家,好书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如果一个孩子能喜欢阅读,那我想我们的教学就是成功的。由这我不由得又想到我的女儿,在这方面我们的引导无疑是比较成功的,女儿是那样喜欢读书,以至于只要有书读就觉得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这不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吗?
“有奇书读胜看花”,以后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她读书的范围拓展一些,不要沉湎在那些文学书这一块,因为只有广博阅读,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