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 篇一:
一直很关注蒋方舟,觉得一个89年出生的女孩,能够写出那么多富含智慧的文字,读那么多晦涩的书,本身就是不平凡的,更何况她的辉煌经历。今天看了她的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部分章节,看的浑身不舒服。或许是我们年纪相仿的缘故,在她的这本关于青春,关于她的成长的书中随处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像她说的,我们是一个缺少青春的一代,过早领略早熟的一批。她的文字轻盈却有力的把我们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挖掘出来,又细细的咀嚼了一下,让原本模糊的事情立马鲜明起来,原本想糊里糊涂得过且过的所谓青春就这么顺其自然的过去,现在在她的点拨下才发现我们的青春其实是残缺的,是不完整的。有种不愿面对现实的感觉,有点怨恨她,为什么要说出来。同时也很感激她,让我了解一直以来困惑的事情。从懂事开始我就经常对自己的经历,对从前,对以后的事情进行思考和总结,可是总结来总结去就是归结不到点子上去,看了蒋方舟的文章,感很多事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对于一个作家她是幸运的,从儿时她自己,家人甚至学校和社会已经为她的路铺垫好。她自然而然的沿着这条既定的路走下去,她可以尽情的看书,因为这就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她可以敏感的接收社会的百态,因为这是她多年读书写报养成的习惯。她可以写专栏,出书,因为这是她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一种凝缩,一种提炼。她在那条普通人看来昏暗的路上,在别人举着的灯的照耀下缓缓前进,她的脸仍然保持着稚嫩,她的文笔强装老练,她的话语依然青涩。而她也十分珍惜拥有的一切,她很了解自己何其幸运,为了这份幸运她不停地努力,不让自己成为少年天才长大平庸的典范之一。她自己阅历少就用看书来丰富自己,她年纪轻就顺势去写些关于我们这个年纪的思考,虽不是多么鞭辟入里,但是却有理有条。喜欢她的文章,也喜欢她的人,一个安静,努力,乐观愿意思考并能比想法表达出来的女孩。
有的时候很羡慕那些写文章好,或者口才好的人,不管他们是通过文章还是口才都用找到一个途径来表达自己,可是我们大多数有着丰富的情感却无法表达,词穷,为了表达自己对某个女孩子的赞美,只会说,她就是有范儿。对大海的描述永远是,啊,多么宽广,宏大。对于海水的描述永远是多么圆润。很多情感憋在心里,想要宣泄出来却不知道怎么表达,用什么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有时候鼓起写日记的勇气,提起笔却不知道从哪说起,想想发现好像也没什么可写的。是我不愿思考吗,肯定不是,是我不会写文章吗,不是,那究竟是什么导致的不能写出自己的感想。可能是偷懒吧,不肯花时间去想此时的想法应该怎么描述,不肯花心思去研究别人是怎么表达的,不肯花感情反复咀嚼那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感受。[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喜欢看有深度的文章,比如蒋方舟的,芮成钢的,摩天轮贝贝的,以及传说中的莎莎姐的,觉得他们都是聪明人,在我们大多数人都在闷着头往前奔的时候,他们走在前面冷眼看着我们的千奇百怪,他们清醒的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奔着那个目标努力,即使有时候也会困惑,但是都在黑夜自己去消化,留在别人眼中的永远是智者的姿态。我是个普通人,想要成功,想拥有平和心态,想拥有丰富阅历,想当个智者。于是我开始了阅读,各种类型的阅读,虽然很多时候是拾人牙慧,别人觉得极好的书也会觉得确实不错,自己发现本书,看几页就觉得没什么意思。我开始写作,有长有短,有读后感,有抒发情感,但是千篇一律,词语单一。种种的行为让我意识到我是一个浮躁,跟风,没有主见的人。就算我向别人炫耀我看了多少本哲学的书,我依然是个浅薄的人,没有逃离大多数人的一个普通人。我用愚昧的眼光去批判别人的努力,我狭隘的胸襟去猜测别人的想法,我连自己都没办法改变却努力去劝解别人应该怎么做。多么讽刺,多么可笑。
剖开自己的内心,发现细嫩的血肉中有着太多的杂质,在它们的磨难下,我很疼,很痛,我不知道自己能否在它们的折磨下形成珍珠,还是自己因无法承受痛苦而伤口糜烂,慢慢死去。我想活下去,健康快乐的活下去,于是我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改变自己的习惯,性格。做一个恣意飞翔却不盲目跟从的快乐的布谷鸟,普通却让人能够记住我的声音,不出众却有着自己不可缺代的地位。我是普通的,也是快乐的。总之,我是幸福的。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 篇二:
不曾沧桑却也少年不再,选择《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来读,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想看看这位与我同龄的作者妙笔之下生出的究竟是怎样的花。
作者蒋方舟在一期访谈节目中曾说:“这本书的书名来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聂鲁达的《我承认我历经沧桑》,而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是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反思,并且勇敢的承认我们自身的幼稚和无知。”所以在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附录,记录当时写那篇文章的场景,现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这篇文稿的反思。
看完整本书,可能源于与主人公同龄的缘故,《天才的出走》这个章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记忆。这个章节介绍了一个北大高才生选择出家的前前后后。这个故事给予我的不仅是震惊更多的是反思,主人公柳智宇一直被他心理上的消极情绪所羁绊,不断地去放大它们,最后使自己走到了一个墙角。一个健康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柳智宇有着让人羡慕的学历,却缺少一个积极的心态。这篇文章的附录中作者与柳智宇分享了一段这样的话让我受益匪浅,“世界并非是不完美的,或是正处在一条缓慢通向完美的路上。不,它在每一个瞬间都是完美的,一切罪孽本身就已经蕴含着宽恕,所有小孩本身已经蕴含着老人,所有婴儿都蕴含着死亡,所有濒死者都蕴含着永恒的生命。学会爱这个世界,不再拿它与某个我所希望的、臆想的世界相比,与一种我凭空臆造的完美相比,而是听其自然,爱它,乐意从属于它。”我想作者正是想告诉我们,即使在生活中我们的境遇由于外部的因素而有所改变,即使我们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自己的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的心理感受,尽量地将其调适到最佳的状态。
作为一名和作者的同龄人,她的文字深深地唤起了我的共鸣。在这本书中写了很多我们身边的事,揭示出的是我们忽略的而又真真切切的事实。书中,作者与读者分享了她对成功和失败的认识,语言犀利却又让人感叹这不就是我们自己的评价标准吗?作者在大学之前被誉为小天才,但在大学期间她却没有出版过一本书,面对出版社的各种诱惑,作者曾经说,她不想为了骗钱而随便出书。面对固有的成败评价标准,作者坚持自己心中的净土才是最青春最好的回馈。《出师表》中曾有“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矣!”面对诱惑,我们能否也做到志存高远?面对诱惑,我们能否也做到心如止水呢?
曾经在一本书中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位孩子,他的每次跳跃欢呼都是我们倍感自己童心不已的证明,他的每次哭泣沉默都是我们深知自己老来将至的预见。”什么是沧桑?是经历磨练之后拥有的强大心态、还是面对诱惑时的心如止水?在这个年龄,我没有太多资格谈论沧桑,因为我不曾历经沧桑。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 篇三:
敲下读后感这三个字时,有种写小学作文的怪诞滑稽之感。以前心念念要多看书,却在刷微博刷朋友圈中耗费了太多时间。心灵干枯而贫瘠,亟待养分。人的痛苦多半是由于想得太多,读得太少。总得把事情落到执行上,才能看到自己真正的蜕变。喊口号似的打鸡血只能愈发显示自己苍白的内心。昨晚庞艳文骂了我一通,大抵是我负能量太重不懂得珍惜不乐观只会索取这些吧。其实我都明白,只是第一次有朋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来,给我下了个最后通告,不能再依赖别人了。负能量转正只能自救。除了之前的一大堆原因,我的负能量也是使我们感情最终消散的原因吧。老实说,我自己看最近的豆瓣都烦了,更何况是别人呢。
这本书是在地铁摇摇晃晃的车型里面看完的,由于是杂文,也没什么剧情。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蒋方舟采访各式人物的稿件,第二部分是她自己的生活见闻,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之类。很明显感觉出前者比后者好看。后面的章节多少让人乏味,给人一种矫揉造作之感。想是蒋方舟从小衣食无忧年少成名,没经受过多少挫折,写出来的东西如隔靴挠痒,有种莫名的抽离。说白了就是掉书袋吧,明明没有多少切身的体会,从各种经典小说、历史、哲学理论中东拼西凑中终于出了一篇文章。最后,我不得不快速翻页,早点结束这本书。那句话说得很不错,书写的好的人都是经历过底层生活的人。因为,文字说白了不是说教,而是深入人心,让看的人洞察到内心真正的自己。
前半部可以是采访的手稿,以及以前刊登过的一些刊物。忘了都写了什么内容,只记得它陪我度过了若干个上下班的地铁。想起了大二在校报的日子,那是我大学最喜欢的日子。充满干劲,充满梦想,风花雪月无所不谈,每期报纸都被大大的成就感满足。没有社会的压力,没有现实的焦虑,尽是理想主义在象牙塔里面翻腾。那种日子想来都美好。很明显,蒋方舟对这类文章更加手到擒来,毕竟那些受访者的人生总是丰富些,总是饱含了很多人世间的哲理,一辈子的风雨缓缓呈在纸面上。人总是喜欢听故事的,更何况是名人轶事。
内心强大是个缓慢的进修过程,知道这样的自己不太可爱,要努力成为一个可爱的人呢。
读《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有感 篇四: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本书由作者过去五年发表的各类文章精选而成。在书中,作者选择暂时回避各种大而化之的议论,退而反思自己的写作与成长历程,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年轻人——他们的童年早早消逝,青春期过早觉醒,他们过早地发现了成人世界的虚伪,更过早地被抛入一个充满竞争与争斗的世界——试着描摹群像,剖析标本。同时,在十七年的写作之后,重寻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的关系,袒露内心的文学地图。
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陆续读些蒋方舟的书了。其实也不是因为很喜欢她的文风或者怎样,关注她其实有另外的故事,这里就不说啦。朋友说她是典型《新周刊》的写者,不知您有何高见?
我一眼看到这本书的题目的时候就很有同感。越长大越发现,身边厉害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知识渊博、各有所长,自己越发渺小越发浅薄。记得我刚识字的时候,妈妈的一个朋友把我叫到她的书桌前看玻璃板下压着的一句话:“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我曾有过那种比较消极的心理,觉得自己读书太少、各方面能力都不够但又急于求成。
高中的各种竞赛、大学自主招生等等,不管同学老师怎么鼓励,我都以自己没准备好为由一直一直推脱,暗自想着下来好好准备坐等良机。现在想想有些遗憾,不管怎样,去试一下总是好的。有时候推自己一把也许就会不一样了呢。像现在,我承认自己经验缺乏读书不多见地浅陋,既然无法速成就坦然面对咯。我敢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因为我是一直在进步的。人生行到哪一步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朝的方向,对吧?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奥斯卡·王尔德说:“过早成熟就是十全十美。”也许我正是因为成熟得不算早,体会不到那种“十全十美”,所以才会对早熟的概念和判定方式如此困惑。蒋方舟在这篇文章的后记里面讲到:“比较各个年代的青春,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是没有什么共同记忆的。
50年代有激情岁月,60年代有饥馑动乱,70年代有上山下乡,80年代有思想激荡……到新千年,我试图提炼一代人的共同情感,却发现青春只是散落凌乱的个人记忆。”现在网路上很多“出生在1990-1999年的人必看”之类的帖子,列举了些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的有过但是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的东西,像黑白电视,一些小零食等等。尽管可以找出些许这样的小物品来和幼时同伴引起共鸣,但我很清楚,我们各自都朝着不一样的人生飞奔。从小学时候我把同桌的香奈儿认成双子座图标那一刻开始。
我为什么不敢“留点余地”。回忆起高三那段朝六晚十一的日子,那个时候的自己好似不知疲倦。一年中,心情随着每周周考的成绩升降起伏,每天坚持埋在重重的书立后默默地消灭一张又一张的卷子,然后看着成绩单上自己名字的位置备受鼓励。现在已经很少能感受到那种心满意足了。
看着越来越低的就业率,和每年雷打不动的“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之类的新闻,到底谁会是所谓的Winner、Loer?是学霸是社交高手,还是默默无闻却很有商业头脑的学生?人外有人,我也有像作者说的“觉得自己是要被社会淘汰的一类人。”听过太多优胜劣汰的残酷警告,也看过很多激进的成功学言论,深知自己要想过上理想生活实在需要自己拼命努力。让我们像跑步者圆谷幸吉那样一直奔跑。因为社会,“我不敢给自己留点余地,我甚至不敢小声再小声地对自己说:‘我累了,我不想再继续跑了’。”
青春都快过去,请保持一颗奔跑的心吧。
读《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有感 篇五:
我从初中的时候就开始陆续读些蒋方舟的书了。其实也不是因为很喜欢她的文风或者怎样,关注她其实有另外的故事,这里就不说啦。朋友说她是典型《新周刊》的写者,不知您有何高见?
我一眼看到这本书的题目的时候就很有同感。越长大越发现,身边厉害的人数不胜数,他们知识渊博、各有所长,自己越发渺小越发浅薄。记得我刚识字的时候,妈妈的一个朋友把我叫到她的书桌前看玻璃板下压着的一句话:“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我曾有过那种比较消极的心理,觉得自己读书太少、各方面能力都不够但又急于求成。高中的各种竞赛、大学自主招生等等,不管同学老师怎么鼓励,我都以自己没准备好为由一直一直推脱,暗自想着下来好好准备坐等良机。现在想想有些遗憾,不管怎样,去试一下总是好的。有时候推自己一把也许就会不一样了呢。像现在,我承认自己经验缺乏读书不多见地浅陋,既然无法速成就坦然面对咯。我敢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因为我是一直在进步的。人生行到哪一步不重要,重要的是所朝的方向,对吧?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奥斯卡·王尔德说:“过早成熟就是十全十美。”也许我正是因为成熟得不算早,体会不到那种“十全十美”,所以才会对早熟的概念和判定方式如此困惑。蒋方舟在这篇文章的后记里面讲到:“比较各个年代的青春,最有意思的是,我们这一代的青春,是没有什么共同记忆的。50年代有激情岁月,60年代有饥馑动乱,70年代有上山下乡,80年代有思想激荡……到新千年,我试图提炼一代人的共同情感,却发现青春只是散落凌乱的个人记忆。”现在网路上很多“出生在1990-1999年的人必看”之类的帖子,列举了些我们这代人小时候的有过但是现在已经很难找到的东西,像黑白电视,一些小零食等等。尽管可以找出些许这样的小物品来和幼时同伴引起共鸣,但我很清楚,我们各自都朝着不一样的人生飞奔。从小学时候我把同桌的香奈儿认成双子座图标那一刻开始。
我为什么不敢“留点余地”。回忆起高三那段朝六晚十一的日子,那个时候的自己好似不知疲倦。一年中,心情随着每周周考的成绩升降起伏,每天坚持埋在重重的书立后默默地消灭一张又一张的卷子,然后看着成绩单上自己名字的位置备受鼓励。现在已经很少能感受到那种心满意足了。看着越来越低的就业率,和每年雷打不动的“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之类的新闻,到底谁会是所谓的Winner、Loer?是学霸是社交高手,还是默默无闻却很有商业头脑的学生?人外有人,我也有像作者说的“觉得自己是要被社会淘汰的一类人。”听过太多优胜劣汰的残酷警告,也看过很多激进的成功学言论,深知自己要想过上理想生活实在需要自己拼命努力。让我们像跑步者圆谷幸吉那样一直奔跑。因为社会,“我不敢给自己留点余地,我甚至不敢小声再小声地对自己说:‘我累了,我不想再继续跑了’。”
青春都快过去,请保持一颗奔跑的心吧。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作文 篇六:
一位89年的女孩子,文章可以写成什么样?蒋方舟在24岁出版了这本《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着实令我眼前一亮——没有稚嫩也不会辛辣,每篇不仅充满了真诚——光是真诚也许只能算真心告白,能欣赏的意中人还是太少——还需要呕心沥血的锤炼。蒋方舟将自己的成长故事一点一点的剖开,把那些要么被忽略要么被遗忘的细节展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世界并不美好,到处充斥着过浓的鸡汤或者过激的毒药,鲜有人可以在不打鸡血的情况下高兴地活着,或在不愤世嫉俗的情况下冷静地看待这个世界。我觉得作者有做到,这样出来的文字很令人敬佩。
第一部分讲述被绑架的一代,讲述现代八零后的困境,九个故事都很令人唏嘘,但生命当中那些燃烧青春却不如意的奋斗,不应该被埋没或者遗忘。第二部分讲文学届的一些事情,作者虚怀若谷地去敬仰前辈。虽然现状不好,但文明还是传承了很多东西,虽然很多会被遗忘,同时一个人所能背负的又太少——但这并不是我们懈怠的理由。
如果说这两部分看起来还不错的话,第三部分的《审判童年》就实在太震撼了。每段故事都血淋淋的,又十分生动。我们成长的环境并不是家长们所说的“实在太幸福了”,那些人性的阴暗面是和爱一起走来,真正无私的爱实在太稀有,而且即使存在,也许只在某个人一生的某一个/些瞬间。看最多的,还是有多少爱就有多少恨。然而儿童既是大量爱的接受者,也是各种仇恨的被传染者。作者把自己的恐惧娓娓道来,令我也不禁想起一些封存的记忆,甚至有点浑身发凉。不得不说,作者成功了……
按照蒋方舟的说法,她已经写作17年——想起Michael、Jackon在1989年出的自传《太空步》,31岁就已经有25年的表演生涯了。所以这本书,并不是一个我们所谓的八零九零作品,而是由一个坚持写作17年,对人生充满思辨的作家所作,很值得一看。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 篇七:
连着读了几本书,买回来的书就这回阅读率最高了。
蒋方舟是从去年还是前年开始关注,以前也看过什么清华大学破格录取神童作家的新闻(蒋方舟后来写文章说并没有破格,是按自主招生流程录取),但不知道和蒋方舟有关。看她的微博,会发现,她很多时候都是在看书,我看书的时候她在看书,我刷微博的时候她还在看书,我看完一本书,她已经看完好几本,所以说,神童什么的绝壁比一般人努力得多得多。
到现在,已忘记《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讲的什么了,只记得读的时候觉得挺有趣的,挺想让人一口气读完。也读到蒋方舟的积累,这个年纪的孩子,有思想有趣儿,不错呀,没有变成老年轻,而有种窥见世界一角后带着自省奋发的勇气。书中序《故人无少年》也提醒我,虽然现在网络是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现实世界和生活并不就是信息上所说的那样啊,多用心生活,慢一点,耐心一点,获取生活的新鲜感受、第一手感触,而不要让别人代替你来感受生活。
书的内容没有书名“沧桑”,读者诸君值得一读!我愿过久再读一遍这本书。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读后感 篇八:
蒋方舟在其20岁的时候送给了自己一份礼物:《我承认我不曾经历沧桑》,此书不是新作,是她过去二十年里短篇小说辑录。书中有对年少时代的回望,虽在书的序言里表明不谈论政治,但却在字里行间隐藏着一些政治含义。
整本书读下来,有一些观点确实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多人说她掉书袋,我没有太多这的感觉,一来可能是我自己阅读书目较少,文化水平不高,二来是我觉得在差不多的年级里,蒋方舟的思想的确超越了我们这个年龄层次,即使是掉书袋,这个“书袋”的选择层次也远远大于我们,当然除了一些有创造力的文青。
书中描写的作者的那个年代,政治上趋于保守,人民生活上说不上是高度发展,但两级分化还是很明显的,穷富差距貌似这些年来一直从未缩小。读之,能感觉到当时时代隐约呈现的弊端,但是也能发现一些过去年代里那些我们现在没有的东西。就像是人们对于文革时代的批判,80年代,人们对于文革是拨乱反正,现时代人们对于文革除却反省之外,有些人还倾向于回到文革那个时候,理由就是那时候毛泽东严惩腐败当时社会风气很好,官员也有所作为,那时候人们之间也没有现在这样的隔阂与算计,那个时代人们可以夜不关门,因为没有偷盗。这与如今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人总是这样,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总是去贪图别人的幸福,抱怨着自己的不幸。
我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实用主义者,我不怀念过去也不耽念于未来,对我来说,生命是有限的,有限制的,我所生活的时代年代是被固定的,我不可能穿越与过去未来只为寻找一个虚妄不存在的黄金时代。理想主义这,总是觉得明天或者过去会很美好,怀疑主义者不论生活在哪一个时空点,都始终在怀疑:这是否是一个黄金时代?而做为现实主义者的我,不论是否是黄金时代,过完每一天就是好的。每个人都有对黄金时代的构想,就像在孕育一个婴儿,有些有计划的父母会给孩子进行胎教,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有些父母则放任自然,让孩子自由生长,等孩子生下来之后,其实都是差不多,即使先天有优势也并不代表后天发展的会很好。黄金时代就等同于婴儿,我们可以用各种方式去构想去创造,但是当婴儿从子宫里出来的时候,你会发现还是一只鼻子两只眼睛一张嘴,我们无法一眼看出他们脑袋里有什么不同,所有的父母都是在看着孩子成长中的过程中才逐步发现孩子是否存在缺陷的。
在这里,我也要掉一下书袋了,这不只是从哪看到的一个故事,米兰昆德拉曾要移民出国,当时移民官雯他想要去哪儿,给他一个世界地球仪,米兰昆德拉把地球仪转了两圈,然后说你能给我换一个地球仪吗?就像他说的,每一个人都不觉得他所在的时代是黄金时代。
所以我们如何看待一个时代?有不同的纬度。我们不要总是被虚妄的想象迷惑。我们来怀古或者盼望未来,不如活在今天、活在当下,每个人如果把每一天活成我们自己的黄金时代。也没有可以告诉我们黄金时代在哪里。我们对于人生对于万物的看法都是在不断改变的,随着年龄、阅历不断变化。美国作家芭芭拉*安吉丽思有一本叫《活在当下》,所表达的意思不用我多说,从字面上便可理解。作为实用主义的我,不免支持她这个观点,因为我不想徒劳回到过去走向未来,因为有些东西是虚妄不可为的,那么为何还要给子徒增烦恼呢?只有当下是最可以把握的。最为学生,认真学习,不仅学习书本,也学习做人;作为毕业生,认真找一份工作坚持做下去;作为中年人,上好班照顾好家庭。当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做好并且做得愉悦的时候,我觉得我们就找到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