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

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

时间:2023-05-25 08:37

  第一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这本书中有两位天才,一位是德国音乐大师亨德尔,一位是法国国歌《马赛曲》的作者鲁日,两人都是艺术史上首屈一指的天才,相同的起点,却有着不同的未来。

  多舛的命运

  亨德尔是德国著名音乐家,他同样也是歌剧创作者,1714年,他怀着自己的雄心壮志来到英国,但英国人并不喜欢德国的歌剧表现方式,这也导致他的节目没有一人赏识。经济贫困的他在1737年,因中风导致右半身瘫痪一段时间,那一段时间他甚至连病也治不起。最后还是他朋友帮他坚定了意志让他拥有了战胜病魔的勇气。

  此时我们将视线转向1792年的法国,其中有一个人和亨德尔的经历是惊奇的相似。

  那个人便是鲁日,他是法国的音乐家,与亨德尔一样,他也是歌剧创作者,1792年,他因社会动荡来到了斯特拉斯堡。但那里人们并不喜欢他发表的诗和歌剧,这也使得他的作品没有一首流传。虽然书上没有提及,但我在查阅他的资料时,他也曾大病一场同样因经济贫困,而无钱治病。最后还是他上司拉了他一把,不然这个天才就过早的陨落了。

  辉煌的未来

  下面要讲的是鲁日上司,亨德尔的朋友与他们的经历,这才是他们命运中的高潮,是他们辉煌的未来。

  在鲁日经济贫困的时候,他接到上司迪特里希的要求,作一首利于行军的曲子。他欣喜若狂,无比激动,如即将出征的将士,对自由对和平的热爱,让他的构思有如神助。他开始下笔了,用文中的话来说,“这是凝聚于唯一的爆炸性的一秒钟的魔幻伟力,是市民心灵中从未经历过的风暴”这些力量助他在东方破晓之前便完成了这一篇不朽的乐章。这就是未来法国国歌《马赛曲》未来革命的圣曲。

  与鲁日一样,在亨德尔人生的低谷时,他接到老朋友詹南斯的剧本《弥赛亚》。他与鲁日一样,欣喜若狂。不,他更疯狂,他为了编这首歌曲,在温泉里不间断的泡了三天去除中风,只为以最好的姿态编这首歌曲。他将这篇未完成的歌曲奉为圣歌,为它如痴如醉。三个星期不出房门,只为完成它。之后它出世了,人们为了听这首圣歌在100人的剧院中挤了700人,这就是永恒的清唱剧《弥赛亚》的魅力。

  他们彻底出名了,鲁日的《马赛曲》让头戴皇冠的暴君颤抖,亨德尔的《弥赛亚》让无数人重获希望。他们如天神下凡,用超人一等的智慧、才能与汗水创造出了这两首永垂不朽的歌曲。〔guaiweng.com〕

  不同的结局

  1737年至1759年间亨德尔把演出所得的收入全部捐给医院。后因年迈双臂瘫痪,两脚风湿性痉挛,在1751年,他又失明了,但他以坚强的意志经受住了一切令人不快的磨难,并创造出了《耶弗塔》。

  他的精神让他不可战胜,对于他的这种精神,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他在人世间的胜利越辉煌,他在上帝面前就愈加谦卑。”但在创造出《耶弗塔》的同一年,他在长号的乐声中死亡,正如20年前的他于不朽的音响中重获新生。

  亨德尔获得了辉煌,可是鲁日呢?

  鲁日在创造《马赛曲》时,他永远也想不到,它将会成为革命的圣曲,而那个时候他自己却阻止革命,它被无数人奉为信仰,而他却还在为生活忙碌;它的歌声响彻云霄,而他却默默无闻。但不管鲁日怎么样?他还是“圣曲”的创造者,还是那个“一夜天才”。不管怎么说他都应该名垂千古啊。

  可是是什么原因,让两位天才一个永垂不朽,而另一个却默默无闻至终身呢?

  我认为不同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人的品质与性格,格局与眼界。

  亨德尔一开始便不惧困难,而鲁日一开始是虚荣的,而且亨德尔天才了一生,体验过上层的纸醉金迷,忍受过下层的风吹雨打,他可以为人民而战,可以因坚持而不朽,他真正悟透了《弥赛亚》。文中一句话说的好“他曾带着这部作品走出阴曹地府,他也要以这篇作品告别人世”他最后昂首的走到上帝面前,他的精神被世人赞扬。

  而鲁日呢?普通的环境造就了虚荣的他,虽然长大后虚荣不再,但对他有了不小的影响。即使他写出了《马赛曲》,但他对这首曲子的理解甚至不如一个农民。到最后的最后他还只是为自己利益而战。不是说他不是一夜天才,他的确是一夜天才,因为他在一晚上就谱写出了一部永垂不朽的曲子,这首曲子甚至成为法国国歌。但是他对自己谱写的曲子都无法理解深刻,纵使他成为音乐天才又能怎样呢?他“一夜天才”的名号终究会因他本身恶劣的性格灰飞烟灭,以至于默默无闻,而能够经久不衰的则只有《马赛曲》中的与敌人顽强斗争到底不屈的精神。

  天赋决定行走的快慢,品质决定行走的方向,性格决定行走的心情,格局决定行走的宽窄,眼界决定行走的长远。这两个天才从来不是一路人,亨德尔终将辉煌,鲁日终究沉寂。

  第二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什么是历史?

  历史不仅是过去事件的总和,更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人类情感的交互迸发与交融。

  是谁书写了历史?

  是谁照亮了历史?

  是谁成就了历史?

  毫无疑问,是人类自己,人性本身。

  历史,是时间长河冲刷过后遗留下的河滩。河滩上无数砾石所代表的,是历史的发展与斗争,温情与残酷,善变与厄运,而使时间这条“长河”翻涌起最闪耀的浪花的,是人类自己,人性本身。

  人性,无疑是最闪耀、伟大而璀璨的。

  人类中的个别,顺从自己的人性,在历史的不经意间呐喊,打破死亡的寂静,让他们的时代乃至整个人类历史发光发亮。

  书中的“群星”便是一群呐喊者。他们熟知璀璨星空的起因和经过。

  因为人性,他们生来就是和芸芸众生别无二致的普通人,但上帝有奇妙的手段,让人性与他们截然不同的经历与机遇碰撞出激烈的火花,淬炼出奇异的灵魂——

  他们或渴望拥有,被彰显或被淹没;他们傲慢谦逊,被遗忘或被铭刻;他们理智或冲动,心中的念头漂浮着让人无法触摸、却明亮得仿佛刺破夜空的焰火;或心怀理想,又或静守内心的一份安然……他们是历史某一片刻的主人,述就短暂历史时刻的褒贬不一的篇章。

  无声的歌颂,敲响时代的钟。

  历史浪潮澎湃汹涌,长风拂过的人类个体数以亿计。如此看来,他们的脱颖而出就绝非偶然。

  历史为何选中了他们?我想,因为在他们伟大而璀璨的一生中,有着无限精力的他们享受着成功,甚至是失败。他们的身上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不管是历史赋予的还是他们本身,都令我们叹服。

  作者抓取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十四个瞬间,被作者称为“真正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这十四个瞬间中,既有政治战争,地理大发现,又有文艺创作,以及技术革命。

  其中,让我感触最大的,是《西塞罗》这篇。

  古罗马的西塞罗最后的人生结局让我想起了西楚的项羽。

  先来看一下这位人类民主永恒而悲情的守望者——西塞罗。

  “在这最后时刻,这位永远犹豫不决,永远彷徨不定,并且难得勇敢坚强的人,他什么都不怕了。他感到,他作为罗马人只有在这最后的考验里能无畏凛然面对死亡。他的仆人按着他的命令退让了。他没有武器,没有反抗,把他灰白的头颅向凶手伸了过去,从容不迫地说了一句话:‘我一直知道,我会死的。但凶手不要哲学,而是要报酬。他们不会犹豫太久。百人队长强力地一砍击倒了这个没有抵抗的人。’”

  这场悲剧的结局是血腥的狂欢,且丑陋。

  恰恰是安东尼指挥了这场迫不及待的谋杀,凶手们猜想到了这颗脑袋必然有特殊的价值,他们估量的自然不是世界和后世精神结构上的价值。为了毫无争辩拿到奖赏,完成执行命令的实证,他们决定亲自把西塞罗的头颅带到安东尼的面前。于是匪首把头颅和双手从尸体上砍了下来,塞进一个口袋里,把这个还滴着被害者鲜血的口袋背在肩上,疾奔罗马,好获得独裁者的欢心。

  罗马共和国的最杰出的保卫者就以这普通方式被除掉了。

  “那个小匪徒,这群匪徒的头头计算得十分周到。那个大匪徒,这次谋杀的下令者,为了这次恶行所带来的喜悦,他付出了高额的奖赏。”

  在这里,茨威格在西塞罗之死这件事上不再是惯有的静水深流,而是波涛汹涌表达强烈对西塞罗的赞颂同情,和对独裁者安东尼无情抨击。

  再来看一下西楚霸王——项羽。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

  每当我读到“王翳取其头,余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最其后,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各得其一体。”我就鼻子发酸,忍不住心痛。司马迁如同一位父亲在叙述自己孩子的离世一般,充满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痛和惋惜,以及对英雄的几分敬意,几分批评和无限唏嘘。

  面对死亡,即使最严谨理性史学家和传记作家也无法保持绝对的理性,无法不站起身来,抬高嗓音,使自己鲜明的感情倾向昭然若揭。刀斧砍断头颅,但砍不断精神和智慧的源头。英雄们生命悲情的终结了,但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灌溉却永不止息。也许活的辉煌,也许活的一无所成,也许死得壮烈,也许死得窝囊,但他们却偶然间成为人类世界亘古永恒的精神守望者。

  庄子云:“死生亦大矣!”

  茨威格将他们称作“群星”,是因为他们为后来者,留下了宝贵财富。感谢他们,也感谢这些“群星”收集者茨威格先生,让我们重新认识过去,思考过去,并带着对过去的一份敬意,继续前行。

  人生与历史是不同的,不同在时间尺度上的跨越;人生与历史又是相同的,相同在它们一样的厚重,一样的充满韵味。回首过去,才能真正发现自己。重新成长,也由此开始。

  沉默着感动,那些生来渺小的英雄,终会迸发出自己最闪耀的光芒,伟大而璀璨。

  第三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马克思曾说:“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的确,正是有许许多多的人,他们闪耀在人间,造就了历史。这个暑假,我阅读了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人类群星闪耀时》,他被誉为“历史上最好的传记作家”,这本书也是他的名作之一。他以书中伟人的事迹,记录了人类历史上那些可能影响未来的片刻与人物,他们的人性光芒如同群星的闪耀。在这本书的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一篇是《滑铁卢的一分钟》。

  茨威格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描述了:在那决定法国乃至欧洲命运的一分钟里,那位手握命令而无法决断的元帅的犹豫,选择时的艰难,当他发现来者不是来支援的格鲁希军队,而是被击退的普军时的大惊失色和惊恐万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止是那推迟了两个小时的检阅,又或是拿破仑信任了一个过分老实的军官,或是军官过于信任了拿破仑的命令,但至少,如果没有格鲁希元帅停下来不再争取主动权,法国的革命必将截然不同,甚至这一分钟决定了整个19世纪。

  作者在文中说:“唯有强者能掌握自己的命运,我们永远不要被动等待命运的垂青”。在我国的历史上,也有一些因优柔寡断而改写历史的事件。早在秦朝末年,楚汉相争,项羽请刘邦去鸿门赴宴,当时他的谋士范增已看出刘邦将成大器,暗示项羽杀掉他,但项羽过于优柔寡断,多次错过机会,竟然让刘邦安然无恙地回到了封地,并由此引发了乌江自刎的失败结局。历史上的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成败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所以关键时刻我们做事应该果断,不要给自己留下无法弥补的遗憾。

  除却《滑铁卢的一分钟》,本书的其他篇章细致描绘了一些历史人物的重要片段。无论是亨德尔、列宁、菲尔德等人的成功,还是拿破仑、斯科特、威尔逊的失败,都那么生动有趣而引人深思。茨威格让我们清清楚楚地看见人类的历史是怎样在一瞬间被改写的,让人有生不逢时之感慨,当个人意志和历史宿命碰出火花时,那样的时刻便从此照耀着人类文明的天空。

  同时这本书也表明了茨威格对历史的看法,他并没有对那些利用战争手段建立政权的“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君王、将相们歌功颂德,而是通过巴尔扎克之口表达了自己对于暴力的厌恶。但对于执着而仁慈的人,比如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西塞罗,他便会致以崇高的敬意,以呼唤独立和自由的精神。

  茨威格说:“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情的流逝。”人类智慧所凝结成的繁星普照着黑夜。而我们要做的,大概就是在观赏漫天繁星的同时,也努力让自己成为天空中一颗闪耀的星星。

  第四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校园文化生活,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读书。而一想到校园读书,我的脑海里就迅速对那些曾经读过的课外书进行了一次“过滤”,脑电波第一反应跳出来的就是那本书。

  那是4年前小学五年级时读过的书,一本历史传记,记载的都是历史上的小片段,或者说是人类发展中的一个个小瞬间、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书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书名叫《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为了参加校园读书活动,最近几天我又重读了一遍这本书,也许是我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感觉又重新感悟到许多东西,收获也颇多。

  在人类长河中,总有一些不经意的事件发生,有时甚至很偶然,很随机,而就是这些不经意的事件,却又不经意的影响到人类、改变了历史。而斯蒂芬·茨威格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视角、认识和理解,编著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他讲述的这些事件,就犹如人类历史长河中的耀眼星光而成永恒。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共历史特写,有记录不朽探险的,有讲述历史战争的,有描写一个音乐创作的……这些故事或令人激动、或令人反思、或令人感慨、或令人惋惜、或令人悲哀……在这些故事中,我最感兴趣、也是印象最深刻的有三篇。

  《攻占拜占庭》告诉了我——细节,决定成败。穆罕默德率领的奥斯曼帝国攻打拜占庭帝国,坚不可摧的拜占庭城墙阻挡了奥斯曼的进攻,双方始终僵持不下。但是有一天,奥斯曼士兵无意间发现了拜占庭城堡边上有一座荒漠的城门——凯尔卡门,改变了这一切。因为这座门防守力量非常少,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从这座小城门迅速深入拜占庭城堡内部,从后方偷袭,拜占庭措手不及,慌乱而败。一座疏忽的城门,使得奥斯曼帝国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一次芝麻点的意外,翻开了历史新篇。

  由此可见,细节是多么的重要。生活中的细节也无处不在,小到一次考试粗心,一次交通事故,一次意外事件,大到人生命运抉择,决定一个人成败的并非只有机遇、能力,还应注重细节、把握细节。正如蚁穴虽小却可溃千里长堤,水滴虽轻却可穿石,我们往往忽视一些小事物,等到付出代价时,才追悔莫及。所以只有注重细节,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才能掌握主动进而取得成功。

  《亨德尔的复活》告诉了我——坚强,改变命运。亨德尔的人生总共有两次复活,一次是身体上的复活,一次是心灵上的复活。他曾被诊断右半身瘫痪,但他想要恢复健康的意志,让他冒着危险,每天在滚烫的温泉里泡上九个小时,几星期后,他重新站了起来,重新获得了生命,这是他的第一次复活。之后的他又因为债务等种种原因,没有了对音乐的渴求,生活也变得如行尸走肉一般。但他好友寄来的歌词,让他又有了创作的激情和灵感,最后一气呵成创作出了传世之作《弥赛亚》,这是他的第二次复活。坚强的意志,改变了他的命运,这才有了《弥赛亚》的出世。坚强,就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就如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就如于谦的“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有失意时,总有顺境和逆境。对我来说,一次考试名落孙山,一次竞赛没有拔得头筹,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在人生意义上都没有什么,就当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弯道、一次逆行。经历过挫折,才会破茧成蝶。坚强的人,无所畏惧,什么都不怕。

  《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告诉了我——坚持,铸就成功。菲尔德立志要铺设一条跨越欧亚的海底电缆,这在当时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前两次铺设的失败,浪费了大量的金钱,很多人不理解他。直到第三次的铺设,人类第一次把声音从一个大陆传到了另一个大陆。就在准备欢庆的时刻,电缆设备又出了故障,菲尔德受到了大众的指责。他没有就此放弃,六年之后,他又一次铺设了海底电缆,终于获得成功。正因为菲尔德的坚持,才有了人类跨大陆海底电缆铺设的成功。

  成功之路不可能一马平川,一次失败或者挫折,也决定不了什么,最重要的是学会坚持。学习小提琴时,我也曾经厌烦过,但正因为坚持最终考过了10级,现在已经弹唱自如;学习信息学时,我也曾经气馁过,但正因为坚持最终走上正轨,在全国、全省大赛上取得名次。我相信,坚持是一种品质,不因失败而放弃,终会看见繁花烂漫。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书。我从中撷取的三个小篇章,故事大都平白直叙,没有华丽辞藻修饰,但它仍然吸引着我,感动着我,仍然是那么闪亮耀眼。写到这,我想到了今天,想到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想到了明天,想到了自己的初中生涯,想到了将要为祖国、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明天。

  为此,我致敬斯蒂芬·茨威格,致敬《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正如斯蒂芬·茨威格在书中告诉我们的那样:我之所以称呼他们为群星,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终将消逝的黑夜。

  第五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宋光耀

  《人类群星闪耀时》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的一本历史人物传记,类似我国的《史记》,这本书原名为《SternstundenderMenschheit》。其中,第一个单词的意思是:历史上决定命运的时刻,关键时刻,转折关头。《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每一篇主人公在历史关键时刻的决定,产生不一样结果。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拜占庭的陷落》、《滑铁卢:决定世界命运的一刻》。在《拜占庭的陷落中》。穆罕默德二世是一个梦想家,但同时他又是个坚韧的实干家。面对拜占庭最厉害的城墙,他竟想建造世界上最厉害的大炮,更厉害的是他竟然做到了!(主要是他撞上好运了。正好拜占庭穷,一个伟大的工程师就投奔穆罕默德二世了)!但这时还很尴尬,因为大炮并没有建在拜占庭的城墙之下。这个伟大的梦想家竟想把炮拉到城墙那儿,关键是他竟然又做到了!可怜的穆罕默德二世的士兵,直接“穿越”到古埃及去拖那些“石块”。为了发动总攻,这位伟大的梦想家在海湾中建立一支舰队,但他不能在通往海湾的河中开他的舰队。这位奇才就做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在陆地上“开船”。可怜的士兵们不得不又回到古埃及去拖那些“石头”。这位梦想家即大胆又切实。这就是这个人成功的资本。(有比尔·盖茨的风范)。

  拜占庭之所以陷落,不仅是因为梦想家有那些成功的秘诀,更是因为拜占庭的粗枝大叶。在总攻这“决胜局”中。大家都做好了准备,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态。但却因为忘了关上凯尔卡门,让敌军进入,一举攻下。反观自己,我是一个粗心的人,抄数字的时候总是抄错,屡屡丢分,我却屡错不改,让我在考试中经常“跌倒”。如果“病情”蔓延,则后果不堪设想。

  因为一瞬间而失败的不止有拜占庭,还有拿破仑。这个战争狂人,被俘后不甘失败。于是他越狱了,重整法兰西,卷土重来。在击败了普鲁士军队后,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普鲁士与英国两军的重创,就打算派一个将士带领1/3的军队追击普鲁士军。但他如云的将士死了死、退休的退休,只好派运气好,懂得服从却不擅长指挥的格鲁希去。后来英法对峙时。双方都在等援兵。可大家等到的却是摆脱法军追击的普鲁士将领布吕歇尔——可怜的格鲁希即便感受到强烈的回去增援迹象,死板固执的性格在没有收到命令,坚决不回师增援。最后法兰西全军覆没,革命失败——只因为格鲁希在思考的那一刻决定了盲从。

  这本书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成功了。但他们都完美的诠释了人性那关键时刻决定产生结果,这才是人类群星的闪耀。

  第六篇: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1000字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籍,是一份无尽的精神宝藏,予人以知识的丰盈;书籍,是一位妙手回春的良医,予人以渴求的救赎;书籍,是一扇通向美好的天门,予人以开阔的眼界。

  读了《人类群星闪耀时》,我的感触很深,不仅仅是因为被精妙绝伦的情节敲开尘封已久的心灵之门,更多的是因为沐浴书中人物身上闪烁的熠熠光辉的温暖。

  我们不是拿破仑,没有他傲视群雄的气概;我们不是亨德尔,没有他学富五车的才华;我们不是巴尔博亚,没有他机敏过人的勇气。面对困难,我们往往只会像情场失意的歌德一样悲伤沉沦,却无法焕发重生;又似中风瘫痪的亨德尔,步履维艰,却无康复的可能;恍如和平理想破灭的威尔逊,变得一穷二白;像家破人亡的富翁舒特尔,哀哀地抱怨着命运的不公,最终不甘地沉沦。

  泥沼之中的巨人啊!昂起你的头颅!你有着广袤无垠的肥沃土地,可你却不愿耕耘,任它们荒芜萧条;扬起你的手臂!你有着无穷的伟力,可你却不愿拾起锈迹斑驳的铁犁,任它们随着岁月积淀下赭红色的锈迹;端详你的身体!那湿漉漉、阴冷、污浊的泥泞不仅包裹住了它的伟岸,还狡黠地藏起了你心灵之窗的钥匙,等待其中之物的腐朽。

  难道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了吗?那不朽的心脏中的熊熊烈火就要熄灭最后一粒火星了吗?

  不!命运给斯科特开了个天大的玩笑。当他踏上南极大陆那一刻,寒冷就似蛇一般盘踞在了他的周遭,阴毒地凝视着这个胆大包天地闯入者,伺机进攻。煤油带来的温暖雄黄似的一次次挫败着它们的阴谋。不幸的时刻来临了——煤油短缺!寒蛇从四面八方侵袭过来,吐露着死神的讯息,无情地收割着生命的同时,也冻住了其他人向南极点进发的心。斯科特却凭借不屈的意志,顽强地将这面迟到的英国国旗插在了南极点上。为此,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然而,他并没有如先前自认为的因这份“迟到”被历史无情地抛弃,而是家喻户晓,这都归功于他伟大地探索精神和无与伦比的勇气给予世界无尽的精神财富。我想,英雄之所以为英雄,不只是因为其伟大的功绩,更多的是其敢于扼住命运咽喉的那份勇气。

  我们普通,我们平凡,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群星中的一颗。或许我们很渺小、光芒黯淡,但没有我们的坚持与努力,又何来这繁星闪烁、群星溢彩的夜空?

  我相信,平凡的我们会从书籍中汲取力量,使之成为我们不懈奋斗的源泉。生活,是一张洁白无暇的稿纸,等待着你书写下灿烂的篇章!

  让平凡的我们借助书籍的伟力,成就不平凡的未来,在人类之群星中熠熠生辉!

Copyright © 2019 www.guaiw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乖乖作文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