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点解析解读(精选4篇)

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点解析解读(精选4篇)

时间:2023-03-12 14:19

  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点解析解读 篇一: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能力点与[C4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与表达]存在共同之处,也有区别的地方。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技术环境和创新性的方法三个方面。待后文解读[C4支持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与表达]时再进行分析。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能力点单从名称上就知道,该能力点的活动必须是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的活动,注重学生的作品展示和交流。

  测评规范将[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能力点归属于混合学习环境,也意味着课堂活动是围绕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开展和实施的。

  整体能力要求为: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课堂内外的讨论、辩论、成果展示等活动,从而

  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与积极性

  拓展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实时展示与分享过程性学习成果

  实现基于成果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度互动

  推动过程性成果的沉淀与积累

  完成该能力点测评要关注哪些问题呢?

  1、必须提交的测评材料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两项:

  一、活动设计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文方式呈现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二、展示交流过程描述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长不超过5分钟。

  2、各项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材料一:活动设计

  提交一份运用技术手段支持学生展示与交流分享的活动设计,包括活动主题与目标、对象分析、活动过程、所用的技术工具,以及技术工具使用的目的。

  优秀指标:

  要素完整,表述清晰;

  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

  技术工具选用合理,操作便捷,有助于及时展示交流成果、扩大参与范围,促进学生对学习成果的思考;

  对技术应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周全考虑,并制订了应对方案;

  技术选择和使用方式新颖,具有学习与借鉴价值。

  要注意的问题

  要素完整(参考提交材料样式);

  技术工具选用合理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了预案

  材料二:展示交流过程描述[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描述展示交流的过程,包括展示内容、交流展示方式、活动实施效果以及技术的使用过程等。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

  优秀指标:

  讲解内容全面、逻辑清晰,对展示交流的内容、方式及效果做了详细的分析;

  技术应用准确恰当,促进了学生对学习成果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度互动;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解说明确到位,无冗余信息。

  从要求可以看出,视频所呈现的内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讲解内容全面、逻辑清晰,也就是要包括展示内容、交流展示方式、活动实施效果以及技术的使用过程等。

  对展示交流的内容、方式及效果做了详细的分析。

  技术应用准确恰当,促进了学生对学习成果的批判性思考和深度互动。也就是要描述技术的作用和效果。

  注意:需要教师个人形象哦。

  3、可借助的技术工具

  [B6技术支持的展示交流]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比较多,往往都是些学习平台和在线教学社区,当然也可以是学生利用学科工具进行展示等。

  一、课堂中的教学工具和平台。如:让学生展示利用几几何画板或仿真实验室等学科工具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利用UMU实时镜像分享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时收集课堂交流与反馈信息等。

  二、课中课外的在线学习平台。如:通过在线讨论功能实现师生、生生间的多维互动交流,或将作品上传至在线社区,实现与学习伙伴的实时分享与协同创造,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社交媒体交流展示工具。如:利用美篇,微信公众号或QQ、微信等即时交流工具,发布作品或开展交流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点解析解读 篇二: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能力点的难度不高,因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在日常的课堂中已司空见惯了。但也存在着有些教师在上交的材料中没有体现技术运用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认真去阅读测评规范的能力描述。

  我们可以先看下该能力点的[能力描述]: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从而

  丰富学习小组产生方式

  提高小组成员学习活动的参与度

  保证小组成员平等地获得学习资源

  及时了解并有效推进小组学习进展

  促进小组成员及时交流与深度互动

  推动了集体智慧的沉淀和分享

  在这里首先明确了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必须借助信息技术来进行;

  学生的参与度,学习资源的获得,小组学习进展情况掌控等。

  接下来,我们分析下完成该能力点测评要关注的问题。

  1、必须提交的测评材料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

  一、实施计划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文形式的文档,如WORD,PDF等。

  二、技术使用记录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图文形式的文档,如WORD,PDF等。

  三、学生反思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要求2份学生反思,每份时间不少于2分钟。

  2、各项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材料一:实施计划

  提交一份利用技术支持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的实施计划,至少需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活动计划(时间、分组策略等)、过程监控举措、学习成效评价、技术环境设计等。

  优秀指标:

  计划完整,设计合理、结构清晰;

  有助于学习目标达成;

  技术在小组形成、成员协作、交流讨论、互评展示、资源分享等方面作用明显;

  技术能促进学生深度参与;

  技术有助于集体智慧的沉淀与分享;

  技术的应用有效支持了教师的监控和评价反馈。

  要注意的问题

  一、计划的完整性: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学习活动目标与任务][活动计划(时间、分组策略等)][过程监控举措][学习成效评价][技术环境设计]等。

  二、要充分说明技术在小组形成、成员协作、交流讨论、互评展示、资源分享等方面中所起的作用。

  三、技术是否能支持教师的监控和评价反馈。

  材料二:技术使用记录

  用照片或截图的方式呈现技术使用的过程或重要环节,建议配上必要的文字说明(如活动环节、任务等)。

  要注意的问题

  提交的照片或截图要突出呈现出技术的使用,并配上说明文字。

  材料三:学生反思

  请两位学生分别回顾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并描述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以视频形式提交,不少于2分钟。

  优秀指标:

  学生对过程的描述清晰、完整;

  学生对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准确的表述;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主体角色明显,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较强;

  技术促进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感受到了合作意义与集体智慧价值。

  要注意的问题

  1、要求提交2位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

  2、要突出表述技术在此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3、每个视频的时长不少于2分钟

  3、可借助的技术工具

  [B5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比较多,但有些工具受到了教育部手机不能进校园的限制。

  可借助的技术工具主要为三类:

  一、诸如希沃班级优化大师之类的教学活动管理工具。

  二、协作学习或资源共享平台或工具。如:Zoho、Groove、有道云笔记等。

  三、即时互动交流工具。如:微信、QQ、钉钉等。

  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点解析解读 篇三:

  这个能力点而言,在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在[导学案]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所以广大教师并不陌生。

  本期继续就教师关心的三个方面对这个微能力点进行解读。

  要完成的测评材料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

  一、工具介绍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以图文方式的文本文档,如WORD,PDF文档等。

  二、实施方案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

  三、学生体会

  提交文件格式为[音频]或[视频],每个时长不超过2分钟。

  需提交两名学生的体会材料。

  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证据材料不符合任务要求,或不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则评价等级为不合格。

  故该微能力测评必须同时达到下列三个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测评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满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测评材料为[工具介绍]和[实施方案][学生体会](2名学生)共三项,缺一不可。

  3、提交的测评材料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

  [工具介绍的评价标准]

  优秀

  工具介绍详细完整,清晰地说明了工具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对工具的应用情境做了深入分析,分享了有效的应用策略;

  工具操作便捷,使用策略具有创新性,值得学习和借鉴;

  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合格

  工具介绍详细完整,清晰地说明了工具的基本功能和特点;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对工具的应用情境做了分析,并分享了工具应用策略;

  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1、工具介绍:选择一种你常用的测验与练习工具,介绍其基本功能以及特点,同时结合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分析其应用情境与使用策略。建议结合图文进行呈现。

  从指南中和评价标准可知[工具介绍]要包含以下要素:

  介绍工具的基本功能以及特点;

  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其应用情境;

  结合教学实践分析其使用策略;

  结合图文进行呈现工具的使用。

  [实施方案评价标准]

  优秀

  对测验/练习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流程清晰、安排科学合理;

  充分考虑了实施条件和师生准备等因素;

  针对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了详细预案;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讲解清晰,无冗余信息。

  合格

  对测验/练习过程进行了描述,流程清晰、安排合理;

  考虑了实施条件和师生准备等因素;

  视频清晰流畅,画面稳定。

  实施方案要体现的内容有哪些?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2、实施方案:请描述测验/练习实施过程,包括实施时机、实施条件、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以视频形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

  从指南中可知实施方案要描述测验/练习实施过程:

  实施时机

  实施条件

  教师准备

  学生准备

  实施过程

  现在,让我们回到[能力描述]和[实践建议]的要求上:

  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从而

  丰富测验与练习的活动形式

  提高测验与练习活动的评价反馈效率

  及时诊断学习掌握情况,为教学策略调整和差异化学习支持提供依据

  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积极性

  有助于通过积累形成测验与练习的资源库

  小提示:

  该微能力点属于[学情分析]维度,所以描述实施方案时要把测验练习与学情分析相结合进行分析。分析测验与练习活动的评价反馈情况;分析诊断学习掌握情况等。同时说明通过这些测验与练习有助于通过积累形成测验与练习的资源库。

  利用信息技术在课堂中或课堂外开展测验与练习活动。

  [学生体会评价标准]

  测评规范中的提交指南要求:

  3、学生体会:两名学生对参与过程进行了回顾,说明他们在该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以音频或视频形式呈现,每个学生的回顾时间不超过2分钟。

  此项材料没有任何难度,要注意的是需要两名学生的佐证材料,且材料文件格式为[音频]或[视频]格式。

  可借助的技术工具

  B1技术支持的测验与练习微能力点,可借助的技术工具相当丰富:

  一是诸如[雨课堂][课堂派][腾讯课堂][钉钉]等各类在线教学平台都具有在线作业功能;

  二是诸如[问卷星][考试酷]等问卷工具或在线考试工具。

  信息技术应用微能力点解析解读 篇四:

  面对[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这个微能力点,有众多教师的存在畏难心理。实际大可不必,因为评价量规在日常的教学中,随处可见,如班级活动评优评先的一些打分细则,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估用到的一些评分表都属于评价量规。

  量规是一种结构性的量化评价工具,它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级指标,具有操作性好、准确度高的特点。

  该能力点在测评考核时,要关注的是量规的设计及具体运用。

  本期继续就[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微能力点进行解读。

  要完成的测评材料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要完成的测评材料有三项:

  一、量规

  提交文件格式不限,建议为文本文档,如WORD,PDF等。

  二、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长不超过10分钟。

  三、教师/学生反思

  提交文件格式为[视频]或[音频],时长不少于2分钟。

  测评材料合格标准

  根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校本应用考核规范》第一部分使用说明中要求:若提交的证据材料不符合任务要求,或不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则评价等级为不合格。

  故该微能力测评必须同时达到下列三个要求才能合格:

  1、提交的测评材料至少在文件格式上要满足基本要求。

  2、提交的测评材料为[量规]、[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和[教师/学生反思]共三项,缺一不可。

  3、提交的测评材料满足合格的评价标准。

  材料提交指南要求

  量规:

  提交一份量规,要素至少要包括评价指标、评价等级、指标的分级描述。

  设计量规时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需要什么类型的证据

  即要根据需求设置与达成目标相关的表现性任务,设计特定的测试。如核查表、分值系统、分析性量规、整体性量规等。

  哪些特征可用来判断

  也就是评价指标的设定,这是指标和量规发挥作用的地方。

  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如何

  量规要能真正起到测评学生能力的作用,也就是量规中的指标和等级描述(所计划的证据)是否能让我们推断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

  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

  结合教学主题、评价目标和应用对象,讲解量规设计的依据、设计过程以及应用计划。以视频方式提交,需出现教师个人形象,时间不超过10分钟。

  量规设计与应用思路应用建议:

  使用前公布量规,让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评价要求

  在自评或互评活动时使用量规,发展学生评价能力

  尽量让学生参与设计量规并讨论量规的应用方法

  活动后依据量规对活动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总结

  教师/学生反思:

  请提交教师或两位学生针对该评价量规使用过程与效果的总结与反思,用视频或音频格式提交,每份反思不少于2分钟。

  提示:这里教学反思或学生反思是选择性的,二选一即可。

  可借助的技术工具

  [A11评价量规设计与应用]微能力点,应当是30个微能力点中少有的对技术工具要求不高的能力点:

  借助WORD或EXCEL等办公软件设计量规表;

  借助互动交流平台或问卷工具运用量规开展自评或互评活动。

Copyright © 2019 www.guaiw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乖乖作文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