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 篇一:
11月9日晚,XX项目部全体人员在会议室观看了《永远在路上》的视频,专题片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度,列举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展示了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与成果,具有很强的警示和教育意义。
《永远在路上》采访了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由这些当事人亲自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这在反腐败宣传工作中是一次积极的尝试。让腐败分子作为活生生的人出现在屏幕上,讲述其被腐蚀和堕落的真实故事,本身就是生动的反腐败教育,值得全党深入学习,引以为戒,敲响腐败的警钟。
公开的反腐通报没有提供更多细节,因此,社会对腐败的认识往往隔着一层纸,对“大老虎”和“苍蝇”之类的概念其实比较抽象,认识中也是想象的成分居多。即使是一些身处其位的党员干部,也并非都有机会详细了解腐败分子的堕落过程和详情。腐败究竟是怎样发生的,离普通党员到底有多远,这些具有针对性和现实性的问题,都可以在专题片中找到线索,甚至获得灵魂深处的震撼。
落马后首度出镜的多名高官,在片中回顾了个人成长的不同阶段,有的人曾经兢兢业业追求理想,但最终走向了堕落。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到理想信念如何走向危亡之渐,或许很多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找到个人境遇乃至思想上的相似的危险之处。这就是生动的警示,这种让人浑身颤抖的警示是最好的学习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落马高官们不约而同谈到了外界的物质诱惑,以及家人、子女在其中充当的特殊角色,也提到了很多颇有市场的思想观念。人情世故也好,人生不同阶段的困惑也罢,这些乍看起来不起眼的诱因,很多党员干部都会遇到,甚至不可避免,但绝不是腐败堕落的理由,本质上都是个人理想信念的动摇,为个人打算的贪欲占了上风。
把这些细节展示出来,就是要让广大党员干部清醒地看到,腐败并不只是通报里言简意赅的陈述,而是真真切切存在于周围的隐患,更是每个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极高敏感度的心理防线。在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每个细节,都要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拒腐防腐的状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严守党纪国法的红线,坚持不忘初心,和全党同志一起,让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www.guaiweng.com】
永远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 篇二:
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归宿,是共产党人立身做人、为人处世的主心骨。人民之所以选择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党寄予厚望,就是因为我们党一直以来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创业艰难、守业更难,作为执政党,腐败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大危险,党员作风好不好,宗旨意识牢不牢,都关系着党本身的安危。
从严治党,要求每一名党员都务必保持高度清醒,在主观上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忠诚意识,时刻以服务人民、服务国家为己任。在客观上努力克服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的不利因素,增强主动工作的激情和热情,同时坚守“道德、权利、法律”三条底线。
图片
第一,道德底线。道德是一种自觉的、体现个人修养的行为。一切腐败动机的形成和腐败过程的实施,都始于对道德的悖离。一切思想松懈导致腐败行为的发生,都是从放松思想修养,丢失精神追求开始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守住道德也就成了遏制党员腐败的第一道防线。
图片
第二,法律底线。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与道德相比,法律更具客观性和强制性。党员领导干部要对自己有高度清醒的认识,要学会心存敬畏:敬畏律令、敬畏舆论、敬畏良心,以坚定的清廉操守守住法律的红线。
图片
第三,权利底线。谨慎用权就是要牢记职责,正确对待利益,主动接受监督,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正确权力观。以高尚的精神信仰,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之感,常打预防针,乐于受批评,做到闻过则改。
从业重恭慎,立身贵廉明,一个个落马官员的忏悔在警示着:理想和信念的坚守时刻都不能放松,一旦背离了自己的初衷和信仰,教训何其沉痛。其实廉洁意识同我们常谈的安全意识是一样的。安全意识淡薄会导致人身伤害,甚至丢掉性命;理想信念的缺失同样会给个人和家庭带来无法挽回的伤痛。从严治党,不是走过场,信仰长存、警钟长鸣,我们的生活才能和乐安康,我们的国家才能在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永远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 篇三:
近日,分局组织观看了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此次活动对我们全体民警开展一次党风党纪、廉政警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该影片中讲述了白恩培、周本顺及李春城等人步入歧途、日益腐败的亲身经历和深刻的忏悔,全景式地呈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不平凡的历程,是一部生动的、鲜活的反腐倡廉教材,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意义是真正的“反腐大片”。
记得小的时候,我们做事总是随心所欲、任意而为之,但随着年龄在不断的增长,我们也渐渐紧跟着社会的脚步,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记得以前我的一位中学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是学校,还是终究踏入的社会,我们都要遵守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我们就难以成功!”是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它是有针对性的强调说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守规矩、守纪律、守法则,而我们也必须遵守这些规矩、纪律、法则。《永远在路上》就是以案为鉴、以案明纪的反腐教材,成为一面镜子,它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到公安队伍在当代社会中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严酷性,也让我们从影片违纪案例中吸取到血的教训。从另一角度讲,也使我们更加认识到自己的职责所在,使命担当所在,更加认清了自己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回想自己从2008年进入公安队伍以来,我更加感受到了对各项纪律法规忠于职守和执着的重要性,这也是作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因为在这部影片中有多少成功者从巅峰跌落到失败的阶下囚,其身上的教训是极为深刻,其结果令人深思……影片时刻警醒告诉我们,要朝着正确的、遵纪守法的方向不断前进!通过此部影片,我感到违纪违规,往往就在一步之遥,当你走错了一步路,触犯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那你的人生就会发生完全质的转变。而我也常常在促进自我学习的同时,也不断的警醒着自己一定不要触及和挑战国家法律法规的底线……
通过观看该影片,我从中深受启发,深感作为一名普通公安民警,我们时刻要坚定信念、牢记使命、端正思想、履职尽责、注重学习,强化素质;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群众路线、强化党性修养;要加强纪律作风、恪尽职守、清正廉洁。无论是八小时之内,亦或是八小时之外,永远记着我们都是一名人民警察,一名共产党员,时刻在努力坚持着自己当初的从警之梦,因为初心不忘,永远在路上……
永远在路上纪录片观后感1000字 篇四:
2016年11月份,公司利用三个学习分享日组织科级以上党员干部观看了反腐专题片《永远在路上》。专题片共分八集,通过苏荣、周本顺、李春城等10余位因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的省部级以上官员的现身说法,还原心路历程,表达深切的忏悔,给已经或者正在违法违纪边缘上的的党员干部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反腐倡廉课,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引以为戒。
专题片中,那些曾经位高权重、春风得意的官员,如今镜头前却一脸沧桑、辉煌不在。说到底,是自己理想信念不坚定,是贪欲太重,私欲太强,忘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了做为官员“为人公仆”的根本任务。专题片中的这些案例只是国家反腐一角,但希望通过这小小的一角能够让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引起思想重视,进一步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廉政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确保“四风”问题不反弹,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变化是唯一不变的真理。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我们身边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廉洁作风的变化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一些以前大家认为习以为常的事情突然不正常了,一些不良作风有了改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得到突破,“四风”得到有力整治,正能量宣传无时不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为之一新。这些实实在在的成绩,使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进一步树立,党心民心进一步凝聚,形成了推动改革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虽然我党改进作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使反腐倡廉、作风建设成为常态化,常抓不懈。对领导干部来说,要从严治党,就要对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要从小事抓起,加强和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发现苗头性问题时,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对听不进去的,要及时采取组织措施,这是对干部的爱护。唯有这样,才能从根本解决作风问题,最终建设一个风清气正、为国为民、无私奉献、全民拥护的政党。
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只要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尽职履行“一岗双责”,在继续打好党风廉政建设这场硬仗,推进党的建设良性发展的道路上紧跟步伐,不松劲、不掉队,我们的国家必定赢得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