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观影电影柳青观后感 篇一:
“柳青”是80、90后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有着似曾相识的熟悉感,但问起代表作和细节,很多人是茫然的。
这次有机会一同观影《柳青》,从各个角度了解这位伟大的作家,才发现他是如此的可敬可贵,值得认真学习,效仿他的足迹在生活、在工作中脚踏实地的努力向前。
镜头光转,金灿灿的神禾塬上走来了柳青先生,身披阳光的璀璨,像一个太阳般照亮了这个古老而略带陈旧的土地。初来的他中山装笔挺,油亮的头发是文人的桀骜独立,后期的他剃了老乡头粗布褂子草帽,脸庞晒得黝黑偶尔粘着草梗灰尘,但眼神却更加坚定仿佛可以穿过时光洞察秋毫。
柳青先生在剧中说过“想要写作,就先生活”,他的一生都脚踏实地的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愿景。写作如此、工作也如此,每一项热爱的事业的人大抵都是有着坚韧的性格吧。他真实的走入乡村、切身的感受生活、然后用自己的笔写下那段岁月让更多人阅读并体悟。
闭门造车,更要出门合辙。任何事情的成功绝不是空想营造一个空中楼阁,看起来华美异常,却经不起任何推敲。如同剧中一带而过的大跃进,柳青先生字字泣血的说出,能做到的我们尽力去做就好了,不能做到的绝不夸口(大意)。直到剧情的落幕,柳青先生疾病缠身,他也依旧坚守着心理的底线,不为作品添加任何假想的虚构。描写神禾塬上农耕时代风波《创业史》也绝笔于第二部,这部“经典性的史诗之作”也成为当代现实主义文学巨著的遗珠之憾。
柳青先生诸如片中描述,他不仅仅是一位杰出的作家。在黄埔村的14年他主管农业互助合作,深入调查结合实情。亲自指导王莽村七一联合农业社,黄埔村“胜利农业社”。使长安农业社运动健康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的先进典型。第一部《创业史》成书发表后,他将全部稿酬捐给王曲公社做工业基建费用,创作第二部时为了黄埔村预借稿费拉通电线,点亮神禾塬。那时他的家庭只能吃清汤寡水,食不果腹。干部的不解劝阻也无法动摇他要建设这片热爱的土地的信念,看大银幕上灯火一盏盏点亮,漆黑的土地闪耀着暖黄的璀璨,无数人潸然泪下。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以己度人,他爱这片土地是如此的热忱和深沉。[www.guaiweng.com]
想想影片初遇老乡时老乡的调笑挖苦,后来热情地和村民融为一体打成一片。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作家、领导,他是和这片土地上生长生活的人们一样,埋头黄土地,扎根在乡村,奋斗并坚持。
这是有了柳青先生这样的人,我们才从百废待兴的时代,筚路蓝缕的一步步走过看到如今的星光璀璨繁华盛世。感谢那个时代的无数英雄们,为我们踩平脚下泥泞,开创一条波澜壮阔的通天之道。
“胸中怀大义,笔下有乾坤”柳青先生虽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永留历史丰碑。
我始终无法忘却那一个个细节,从开始到最后柳青先生的书桌上一直放着一张他站立在列夫·托尔斯泰目前的照片。或许这是他的信念,或许这是他的精神引路人,但是我看到的是柳青先生的执着和坚持,不畏艰难不畏世俗眼光的坚持!
脚踏实地,坚持自我。或许我们无法成为柳青先生那样影响一代一代的人,但是我们足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红色观影电影柳青观后感 篇二:
仲夏的一天,笔者走进西安群光影视城,观看了由天朗控股集团出资拍摄的《柳青》这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的影片,让人感动不已。
电影《柳青》忠实于历史,讲述了作家柳青怀着对关中土地和人民的热爱,以“要想写作,就要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要先塑造自己”的创作态度他放弃城市的优越待遇,居家落户西安长安皇甫村的一所破庙,深入农村建设一线,参与农业合作社创办,和公社社员一起劳动生活,建设新农村的情景。
影片生动展现出一名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的赤子情怀和坚定信仰,再现了一名党员干部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公仆情怀和奋斗精神。
《柳青》的真实深刻和感染力,让我泪目而陷入沉思。聚焦于柳青扎根农村14年,创作长篇小说《创业史》的艰辛历程,艺术地呈现了人物独特的形象和人格魅力,具有自觉地探索现实主义影片的美学品格。
笔者曾两次专程到过西安市长安区神禾原上的黄埔村柳青文化园,参观柳青的故居、观看他的用品及图片介绍,聆听柳青在黄埔的感人故事。
柳青(1916—1978),原名刘蕴华,陕西省吴堡县人。当代著名小说家。他早年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奔赴延安。
抗战胜利后,任大连大众书店主编。解放战争后期,又辗转回陕北深入生活。解放初期,任《中国青年报》编委、副刊主编。1952年任陕西省长安县(今西安市长安区)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4年。
“文革”期间,柳青遭受残酷迫害,被迫停止工作。
他一贯深入生活,几十年如一日生活在农民中间,有着丰厚的生活积累。柳青的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
据了解,每逢周末,经常有人来这里缅怀纪念柳青。
在柳青故居,《创业史》中人物“才娃”的原型刘田民,40多年来,他一直在这里义务为访客讲述柳青的故事。刘田民对柳青送他看病,教他做人很感激,并称柳青为叔叔。“叔叔到这来,第二天就到王曲街道去买了农民衣裳,剃了光头。村里不管有啥困难找他,或者他知道了那家遇到了困难,他都去过问,去帮助。”刘田民回忆道。柳青为了让农民与自己没有距离感,到皇甫村的第二天就脱下了西装革履,换上了跟农民一样的衣服。
在这部电影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的稿酬有16000多块钱,柳青的爱人马葳拿到汇款单之后异常兴奋。她对孩子们说,1斤鸡蛋8分钱,这能买多少啊!孩子们也兴奋地大叫:“有肉吃了”。但是柳青却把这笔钱全部捐给了王曲公社修建机械厂、卫生院和一座桥。
当中青社的编辑王维玲来到柳青的家里看到孩子们吃的稀粥,都捞不上多少米粒时,他怒斥柳青:“你太过分了,家里的日子都过成什么样了?为什么不留下一点稿费给家里改善生活。”柳青说:“捐款是来皇甫村之前就作出的决定,留一分钱就不是全部了。家里的生活过得艰苦,对孩子们的成长有好处。”
就是这次见面,他又和中青社预支了7000块钱,给皇甫村拉上了电。王维玲问他:“村里拉电的事你非得管吗?”柳青说:“凡是百姓的事我都得管。”这预支的7000块钱,因为中断了创作,直到很多年之后才用《创业史》第二部(上)的稿费还上。那一天他开心地说:“终于不欠国家钱了。”其实这7000块钱对柳青个人和他的家庭来说,都是极其沉重的。
路遥把柳青奉为自己的文学“教父”,他在《病危中的柳青》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哦,尊敬的柳青同志,面对着病危中的你,我们简直连一句安慰你的话也说不出口来;你已经孱弱到了这个样子,但你比我们任何人都活的坚强。让我们所有的人都站在你的病榻前面吧,向你致以深深的、但绝不是最后的敬意,请你相信,就是一个最普通的劳动者,只要他从你的作品和你自己本身所具有的顽强进取精神中,接受过一些有益的教导,他就不会用鼾声去回答生活的要求。”
柳青去世4年后的1982年,著名诗人、时任中宣部副部长贺敬之来到皇甫村为柳青扫墓,在纪念柳青的诗里写下:父老心中根千尺,春风到处说柳青。
柳青所处和他笔下那个时代可能距离我们有点遥远,但柳青在那个时代所形成的伟大精神,却是今天的我们,特别是党员应该学习的。
柳青是陕西的,更是中国的;柳青标注了陕西文学的高度,更标注了中国文学的高度。文学是有力的,是温暖的,是能够为人类指出向上向善的精神路径的。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柳青,需要提炼并弘扬柳青的慈善精神。
柳青是一面镜。作为慈善人学习柳青的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为人和为文的高度自律,扎根人民,关爱他人的慈善精神。
红色观影电影柳青观后感 篇三:
柳青,离我们很远。但他所创作出的《种谷记》《创业史》以及《铜墙铁壁》等作品却始终在陕西文学创作路上熠熠生辉。尤其是《创业史》被誉为“经典性的史诗之作”。《创业史》这本书我看了几遍,很受启迪。
近日,我在影城观看了电影《柳青》。影片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著名青年作家柳青怀揣理想,放弃北京高级干部待遇,扎根陕西长安皇甫村14年,参与农业合作社创办,和公社社员一起劳动生活,甘苦同享,患难与共,开辟社会主义事业在农村新局面,历经半生扎根农村,书写史诗巨著《创业史》的励志传奇故事,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和对文学事业的攀登和超越。影片真实再现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展的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运动所经历的重重困难和取得的宝贵经验。再现了柳青波澜壮阔的人生画卷,以及他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艺术成就的心路历程,展现了一代知识分子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
作家柳青怀着对关中土地和人民的热爱,放弃北京优越的待遇,深入西北农村建设一线。柳青居家落户长安皇甫村的一所破庙里,扎根十四年,融入当地人民的生活,知行合一,历经风雨,面对从互助组到合作社等一系列重要历史时刻,带领公社社员克服重重苦难,铁肩担道义,把自己变成了土地和人民的儿子,忠实记录农村的时代变革和农民的生活,
不难看出,作家柳青在这部作品中更突显的是一个党的好干部的形象。作家柳青从联系群众、为人民服务,用自己的一生书写了一段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史。
电影《柳青》以柳青和女儿刘可风的对话开始:“人这一辈子,不经过千锤百炼,就是一堆废铜烂铁。”电影里有几幕,如柳青被王家斌背到医院抢救。墙上挂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画像,他仿佛一盏明灯,照映着柳青的生命。还有柳青与妻子忧心忡忡于时局导致二人分离及重新合好以至生死永别的片断,柳青将稿费全部捐献给乡机械厂和医院而一家人生活拮据,当我看到柳青的妻子为了爱情与他一同奔赴乡村时,脸上洋溢的喜悦时,这种反思更加强烈的诸多的电影情节。而在影片结束的时候,人物柳青面向秦岭北麓广阔的关中大地说:“襟怀纳百川,志越万仞山。目极千年事,心地一平原。”影片的真实深刻和感染力,让人心灵震撼。在观影过程中,现场许多观众潸然落泪。大家都被柳青的精神和风骨所震撼,现场的掌声久久不能平息。
柳青放弃城市的舒适环境和官职,住进乡下土屋,切实融入庄稼人的现实生活中,在引导农民走理想主义的合作化道路的同时,汲取艺术创作的营养。当遇到时势的挫折时,他也质疑并深思农村生产关系变化中的症结,实事求是地对待社会思潮和创作时风,坚守一个作家为人为文的初心。
《柳青》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柳青的选择,柳青的怅然,他将一生中最热络的体察投向了那片土壤,投向农民,投向自己。他在塑造自我,同时选择和眼前的苦难并肩。
电影的最后章节里,柳青的录音告诫作家“要先写作,就先生活,要塑造英雄人物,就要先塑造自己”并用“路遥,接着来”的一句台词,完成了陕西作家的精神谱系传承。
电影《柳青》讲的就是一人一事。一人就是做圣人,一事就是种庄稼。柳青是“文学陕军”代表性人物,对“陕派文学”影响深远。中国当代作家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在谈到柳青时分别表示,“柳青是我的文学教父,人生导师”、“要把当代最具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一个作家推出来,尤其是对于现在的当代年轻这一茬,应该是意义不可估量。”、“这个人是个非常伟大的人,作品也是伟大的作品,肯定还是会长久的流传的。”
总书记说:“中央的文件下来了,他就知道他的房东老大娘是该哭还是该笑,他很了解老百姓的想法。党政干部也要学柳青,他那么接地气,那么能够跟老百姓融入在一起。”
影片让我几次落泪而陷入沉思,人民作家柳青就是我们学习的标杆榜样。柳青是一条汉子,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他应该是每一个作家、每一个学者学习的榜样!
而反观电影《柳青》电影中的“人”也同样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国一体性”。在柳青这个“人”的塑造上,个人修身的私德同时即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公德。
作为新时代主流电影的精品力作,电影《柳青》情节感人肺腑,以人物传记的方式折射出时代的变革,具有震撼的意义,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样一部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史诗性作品,这样一部记录新中国第一代建设社会主义农民的电影,这部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创业史,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观看!
通过影片《柳青》的观看,让大家共同领略了柳青精神,共同穿越了那个极其特殊年代的中国。让我们感受“胸中有大义,笔下有乾坤”的文人风骨。让我们明白把自身的工作、学习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大事业当中。从新中国的第一代创业者肩头,接过让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历史责任。
红色观影电影柳青观后感 篇四:
前些日子,我观看了电影《柳青》。影片中柳青他为了自己心中的那片海,放弃北京优越的生活条件,带着妻儿落户到长安皇甫村,历经十四年,写就史诗巨著《创业史》,最终成为一代人民作家。毫不夸张地说,一部《创业史》,背后浓缩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和一位文坛大家的传奇人生。他历经磨难执著追求的精神品格,不仅鼓舞了一代代作家,也为当代年轻人提供一种新的人生楷模。
柳青是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我们、激励着我们。在人生旅途中,柳青始终没有动摇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对事业的信仰。我们也要坚定如此,向柳青学习,敢于挑战困难,在任何时候坚守住自己的那片海。时光荏苒,转眼已在乡村从教20年。回想过去,有欢乐幸福,也有忧伤迷茫。幸运的是自己一直坚守在农村,坚守在教学一线。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激励自己。在三尺讲台,与古今相遇,领略古人先贤大雅风范;处小小一隅,和孩童交流,引领少年儿童激荡心灵。一批批学生的接手,一届届学生的毕业,迎来的是稚气未消的幼儿,送走的是满怀信心的少年,千百倍的耕耘,谱写了满园春色。在人生的道路,教师职业让我们更多的参与他人的成长,是一份难得的经历,更是一份宝贵的财富。
柳青是一杆标旗,飘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风采。身为教师的我们应像他一样,立足本职工作,埋头苦干,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在工作中俯下身来,扎实学习理论,提升个人修养。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具有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当代社会发展,培育具有现代素养的新少年。工作中我们会有迷茫期、倦怠期,甚至有些教师会觉得压抑,焦虑。面对种种不适之感,我们只有心中怀着教育初心,想着学生的一生,我们怎会怠慢?当压抑时,我们可以想想孩子因我们而成长了多少,发生了哪些变化;可以学学心理学,抚慰不适,运用科学的方法,唤醒心灵。让自己守护那片海,专注教学,精心的备好每一课,上好每一堂,育好每一人,为教师职业负责,为学生的一生负责,更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柳青是一道光芒,照亮我们心里的迷失,给予我们前行的方向。因为心中的那片海,他深入人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和农民群众交朋友,用真心换真心。作为教师,我们也要用真心真情干事业。教师的道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学生和家长。面对不一样的孩子,不同的家庭,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但唯一不变的是你对孩子的真心。真诚的心犹如阳光,她能给孩子以温暖的力量,让孩子在长途跋涉时信心倍增,坚持到底;她能给家长以春风般的启迪,重建良好的家庭关系,让家长与孩子和谐相处,更好地助力孩子成长;她能让作为教师的我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将心化为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
耿耿园丁意,拳拳育人心,身于幽谷处,孕育兰花香。为心中那片海,我们不忘初心,不负韶华,勇于担当,砥砺向前。
红色观影电影柳青观后感 篇五:
历时数年,几经周折。电影《柳青》终于在建党一百周年的五月走向院线,与全国观众见面。作为电影投资方天朗集团的一名员工,在了解电影幕后制作的种种艰辛后,怀着喜悦的心情也将这部电影推荐给了身边的亲朋好友。而我自己在观看过电影后,对于柳青及柳青精神也是有个更深的感悟。
由于负责长安唐村·柳青文学村项目的缘故,早在入职天朗之前,就拜读了柳青先生的代表作《创业史》,以及柳青女儿刘可风老师所著的《柳青传》。坦诚来说,由于年代相隔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对于《创业史》中所描述的故事,我并没有感同身受的深刻共鸣,但对于柳青先生入木三分的人物和乡土风物描写,却深感佩服。真正打动我的是《柳青传》,通读完柳青先生的生平经历后,我觉得柳青先生在我心目中中的形象是无比的真切和感人。一个人的一生,或许就应该如柳青一样活着。无关于职业、信仰、成就、功名、就只是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言,我们也需要像柳青一样,真实的活过自己的一生。
谈及柳青先生,有很多的身份可以被后人进行无限的解读,心怀家国热衷革命的共产党员,文学陕军的开山创派领袖、扎根群众关注民生的好干部等等。
与我而言,柳青先生最让我肃然起敬的就是他做人的真实。真实的对待自己的信仰,真实的对待扎根的土地,真实的对待土地上的人民,真实的对待所处的社会局势,真实的对待文学创作,真实的对待自己的家庭。在我看来,如果脱离了真实,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将变得毫无意义。关于柳青先生在皇甫的生活创作经历,很多细节正是验证了这种真实。
人们常说艺术源于生活,但少有人提及艺术的真实目的是为了什么。通过对《创业史》原著的阅读,以及《柳青》电影中些许细节的感知,我理解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对于真实生活的刻画和铭记。在柳青先生所处的年代里,关于普通劳动人民的艺术作品,相对较少,所有的关注都聚焦在宏大事件和伟大的人物身上,很少有艺术家能用真实的笔触去描写最平凡的劳动人民。在那个崇尚朴实的创业的年代,《创业史》中所描绘的人物,才是真正代表民族发展希望的存在。柳青先生为了记录这时代的一幕,放弃政府工作,住进皇甫村,与村民为邻,关注农业生产,关乎乡村发展,关注社会民生。同时竭尽所能的以自己的力量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最终把自己的生活和作品融为了一体,所以才有了《创业史》朴实、真实、带有乡土气息的温暖人心。
一个人在顺境中的表现,往往还不足以突出他的真实人格和性情,只有在极端的磨难中,人性的光芒才会熠熠生辉。在柳青先生平稳的度过皇甫的生活创作后,一场席卷全国的风暴来临。在那场人人自危的动荡中,柳青先生以他瘦弱的身躯和刚硬的风骨,隐忍的承受了所有的难以承受的重创。直到最终,也没有说一句违背自己信仰和良心的话。在我看来,这不只是文人的风骨和傲气,而是一个大写的人在矗立人间的一种态度,而这种态度最深的本源还是源于对于生活对于生命对于信仰的真实。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但只是依靠着文字和影像中的残篇,都被这种精神所深深的感染,为柳青先生的遭遇而唏嘘。
说回现实生活,我就一个普通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梦想,干着平凡的工作,偶尔也会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或者观看一些反映真实生活的电影。这次《柳青》电影的公映,给我带来的所有感触,其实也没有那么宏大或是庄严。抛却所有的身份、主义、光环、精神,对于柳青先生,以一个相隔多年的晚辈的角色,我深刻的表示敬意。在我向往的生活中,我需要的是柳青先生一样的真实。但愿我能在这错综复杂的世界里,真实的走过自己平凡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