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800字
从诗词大会中我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深深为诗人中描绘的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心生向往。
路遥曾在《祖国是什么》中写到:“世界上有许多美丽的地方,但是那里有黄山么,有黄河么,有长江么,有长城么?”我以前看了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些旅游景点嘛。但是,自从我看了那些诗词,不管是王之涣写的“黄河远山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徐霞客写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还是李白写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毛泽东“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从这些诗句中,不仅对诗人的文采所折服,更是对他们笔下描绘的壮丽河山而倾倒。我知道了那不仅仅是一个景点,他们包含着我们中国的文化,是我们祖国的象征,就像我们的祖国是无法被替代的。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在当时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任务,当初建设第一座武汉长江大桥,还是有学生、工程师、复原军人组成的建设队伍,当时经历语言不通、建设经验不足等种种困难,但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办到了,真的架起了一座天堑变通途的大桥。到今天,世界第一座港珠澳大桥的顺利通车,我国的桥梁建设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体现了我们中国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一路驼铃响到西,万匹丝绸济美眉。”西汉时期,张骞出使从长安出发途径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走出了一条繁华之路,那些代表古丝绸之路繁荣风貌的印记,历经沧海桑田之后,到现在似乎仍有驼铃阵阵在耳边回响。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重提“一带一路”,重新开启那充满着神秘,商机与挑战之路,给予丝绸之路更丰富的内涵。通过扶持周边及沿线国家,大力兴办基础设施来促进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改变历史上中亚等丝绸之路沿途地带只是作为东西方贸易、文化交流的过道而成为发展“洼地”的面貌,彰显着中国为推动建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的决心。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诗人的爱国心就是这么纯粹,让人不禁心生敬仰。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正是处于“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祖国已给予我们太多,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第二篇: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800字
你是否念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望着窗外,思念起家乡的亲人;你是否念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胸怀信心,孤身一人想去外闯荡;你是否念着“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洁身自好,而不与世人同流合污。看《中国诗词大会》,你会不自觉地来到这引人入胜的诗词空间里。
在《中国诗词大会》里,高手如云。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选手,莫过于陈更姐姐了。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她从未缺席。上台十几次,多次获得擂主。但是,出乎我的意料,她不是文科生,而是一名北大理科生。谁也无法想象,理科生出身的她竟然同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她以超强的实力行走在诗词之间,让质疑她的人对她有了新的认识,让更多的人对他产生了敬佩,也让我更加的喜爱观看《中国诗词大会》。
对待诗词,有的同学说,诗词晦涩难懂,每到学习诗词的时候,都很难记住,因此也就懒得去记了。还有的同学说,现在已经是现代社会了,诗词的那一套东西已经很古老了,我们没有必要去学习古诗词,更不必去背诵。其实,诗词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中华诗词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中华诗词里流淌着我们民族的血液。高山虽难却仍可攀,有些诗词虽然难以理解,但我们应该尝试着去理解、去背诵,进而沉淀为我们自身的文化基因。
在看过《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后,每当想起那些与我年龄相仿选手在台上的精彩表现时,我总是自叹不如。同时,我也惊叹于那些年龄很小的选手们的诗词储备量如此之多,仿佛他们天生就是为诗词而来,早已把诗词融入血脉之中。“唐诗,宋词,元曲”就如他们天生的烙印。而我,几乎能背的古诗都是教材中的,长时间都在脑中无趣地游动直到考试的到来。我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想背诵更多的古诗词,有机会,我也尝试去朗诵一下。
此刻,在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中国诗词大会》的声音:“人生自有诗意,诗意美在四季”。谁道,踏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听夏:“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赏秋:“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吟冬:“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我们徜徉在诗意的四季里,尽情领略这美妙的风景。
第三篇: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800字
诗词美就是国风美。我爱诗词,更挚爱国风。
斟一杯香茗,呷一口清茶,品一本好书,吟一句诗词,在重门深掩,轻启窗扉中,享一刹中国古风情味,我亦独爱此。古人的情趣,匿于字句格律间,平仄的韵味历经千年未曾湮灭,正是这些,洗涤着我心灵的污垢,使我的身心愈加澄明豁然,拂去闲愁。诗词给了我心灵的慰藉,国风给了我精神的治愈。诗词是汉语最美好的精粹,是中华文化真、善、美的体现;国风是独具华夏特色的民族风,是一种端庄婉约的情风。这份挚爱让我骄傲于出生华夏,让我携着崇敬去感悟它,传承它……
一周前,中央频道开播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让我们继续着诗词之旅,享受一段有关诗词的美的历程。老师们的寄语和解说,再次引起了我心中无尽的诗情画意,让我的心在唯美诗词里暖软悸动。诗词是中国风最直观生动的体现,每一首诗、每一句词都蕴含着中国风情趣。《中国诗词大会》让我更多更确切地接触诗词历史,每一位选手的答题都让我更坚定不移地去热爱、去传承中国风。
来自河南的初二学生邓雅文,在连赢四期擂主后,让我的心灵为之震撼,她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个举动都让我感受到,她与诗词国风交融的气质。我惊叹着,因为一个初中生,能对诗词有着如此的体会和爱,着实让我深感意外和佩服。邓雅文同学对诗词的造诣深厚,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学生,除了在校学习,还应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风!作为00后的新一辈,在科技发达向前奔驰的社会新时代里,我们应不忘中国文化,认识到要有传承中国风格、中国精神的责任!
因为热爱,所以保留;因为热爱,所以要传承。有一种快乐,是热爱诗词;有一种享受,是挚爱国风;有一种责任,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观看《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似抛却了喧嚣,没入了另一个世界,诗意缱绻,诗情满溢。疏影横斜,花前月下,湿云青瓦,温酒煮茶,共话诗词,共品中国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乐亦在其中。
青春年少正当时,传承国风不停滞!
第四篇: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800字
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唯有诗词久经千年不朽。诗词是平平仄仄词语中的凝练,诗人写诗能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一方面描写了美丽的大好河山,一方面也体现了诗人命运及国家的兴衰。然而中央广播电视台有这样一档节目,以广泛的题目,激烈的比拼,精彩的解读等等形式将诗词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是“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从2016年到2020年共播出了五季,春节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观看。这个节目以打擂台赛的方式进行,选手则是从全国各地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种族的选择100人组成百人团,然后又从中分成少儿团、青年团、百行团和家庭团参加比赛。现场在百人团中选择四位答题最快的选手参赛,参赛选手要参加个人追逐赛、飞花令中来选出一位最优秀的选手和擂主进行比拼。这档节目的出题也是多样化的,如:嘉宾现场作画,根据图片猜诗句,以出土文物的图片,让你判断其朝代和相关的诗句等等,一系列不只是靠你对诗词的死记硬背来答题,而是要理解诗句了解诗人的朝代背景等才能对答如流……
通过“中国诗词大会”,我也渐渐体会到了诗词之美,诗人以诗抒情:高兴得意之时会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醉酒豪迈之时会写“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诗人一心想杀敌报国之时会吟出“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诗人感叹生命太短之时会写,“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在赞美大好河山之时会写“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们在阅读诗词时会感同身受,从而深受启发。
这一季中,选手们年龄上至90岁,下至6岁。他们千里迢迢来到北京参加比赛。在众多选手当中,我最喜欢彭敏,他前几季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为此,他懊恼了很长时间,但他凭借自己对诗词的热爱,从诗词中真正感悟到鼓舞人心的力量,终于在总决赛他以大量的诗词储备量和对诗词的深度理解,终于获得了成功,成为第五季的冠军。
让我们通过中国诗词大会,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长江后浪推前浪”让我们把中华悠久传统文化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