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精选8篇)

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精选8篇)

时间:2023-06-17 16:32

  第一篇: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

  今天,我约了闺蜜去看一部叫作“八佰”的电影。电影讲述的是上海沦陷前战士们和日本人战斗。

  电影刚开始,画面就是一条河,河的名字叫苏州河。河的一边是租界,歌舞升平;一边是四行仓库,硝烟弥漫。

  哇,那场面太震撼了。有用计把日本人引进仓库,关起来打的解气画面;有战士牺牲小我,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惨画面;有国际友人不顾自己安危,前仆后继送电话线的感动画面……此时我已热泪盈眶。

  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八十八师升旗,向国际组织证明中国战士临危不乱,誓死保卫国土的壮举。战士们大喊:“中华不会亡,中华名族必胜,中华名族万岁……”他们喊到一半。日本人就出动战机,想要炸毁国旗,八十八师拼命守护国旗。几个回合后,眼看国旗就要倒了,战士们用身体堆成人山,把国旗护住。但是,人与子弹比,就是以卵击石呀。又一次射击,战士们与国旗一起倒在血泊中了。躲在暗处的战士又冲出去把国旗举起来,跟敌机近距离开火。最后敌机被打跑了,战士的肚子也被打穿了,血肉模糊,他牺牲了。看到这里,我的眼泪又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

  电影让我知道了落后的中国才会被人欺负,只有好好读书,为社会做贡献,使国家越来越强大,世界就能越来越和平!

  第二篇: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去看了电影《八佰》。

  故事发生在一九三七年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战役最后一役。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这是一项死亡任务。指挥官谢晋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后一块阵地。你们是孤军,没有后援。这句话,等于间接判了他们死刑。谢晋元带着四百过名士兵在四行仓库里宣誓:此地就是我们的埋骨之地!因为河对岸是租界,日本人不敢用重型武器,悲壮的一幕出现了,对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苏州河,亲眼目睹了这场战争。有的人举着大黑板高呼,告诉将士们日军的行动,成群结对的人站那里为对岸的战士们呐喊,助威。古时行军,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百人为佰。这个“佰”是在告诉大家人才是最重要的。

  一座仓库,四百人,四天四夜。看,旧仓库那破旧的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单孔,感觉战争就发生在昨天。[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这部电影告诉我们,如今的和平年代是用了多少鲜血和生命才换回来的,我们要不忘初心,不忘历史,要珍惜,铭记那些英雄们,要爱国——有国才有家!

  第三篇: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

  今天我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看完之后,影片的一些片段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1937年淞沪战役结束以后,上海被苏州河隔成两个世界,一边是热闹非凡的英法租界,一边是充满危险的旧仓库。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

  一开始是一些老百姓和逃兵被抓到四行仓库一起抗击日本人的场景。有一些胆小的老百姓和逃兵,想尽办法逃走,可看到一个个士兵英勇抗战顽强拼搏之后,他们也拾起了枪支,加入战斗组成了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

  最让我感到震撼的片段是士兵们身上绑满炸药,一个个从楼上跳下去,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场景。没有一个人是退缩,一边跳一边说出自己的名字和最后的遗言。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国旗不能倒,这些战士们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撑住国旗,河对面的中国人,他们看到这些,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他们积极捐助食物药品,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运送到对面,许多人甚至冒死把电话线送到对面。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绝不能让它重演,并在这一段历史中得到前进的力量。

  第四篇: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

  今天,我抽空在家观看了管虎导演的新片——《八佰》。

  从歌曲《苏州河》响起,一个守卫仓库的故事开始了:1937年10月,日军入侵上海,国民党拍88师524团驻守上海四行仓库,为的是掩护难民逃往租界以及阻击日军的进攻。最后,他们伤亡惨重,由原来的的800人锐减到后来的二三百人。

  影片中最让我惊叹的是那些捆绑着手榴弹,跳下去突破日军防护线的无畏的战士们。他们怀里抱满了手榴弹,纵身从四楼一跃而下,冲进日军的盾牌阵里,随后拉响了手榴弹……。他们每跳下去一个人,都会喊一声自己的名字,那坚定不屈,视死如归,铿锵有力的声音,使每一个人包括外国人都对其肃然起敬。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军人。

  看完这部电影,我思绪万千,每次国家有难,第一个冲上去的一定是中国的军人:汶川大地震,天津化工厂爆炸……。特别是今年的洪涝灾害,我们的解放军逆流而上,在灾区抢救灾民和物资,有的甚至为此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他们是我们最可敬,最可爱的人。

  第五篇: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

  这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看了电影《八佰》,在之前没做过任何功课的情况下,到了才知道讲的是战争片,而且是很沉重的片子——八百壮士。

  影片中有几处剧情另我颇为感动,尤其是欧豪饰演的端午一角,由起初的想活下来,想当逃兵,到后来的英勇护旗,他那句“飞机被我们打跑了!”是发自内心的呐喊,令我的内心触动,也是因端午的蜕变,他在弟弟小湖北心中的形象才变成了一个身披战袍,骑着白马的英雄。

  影片中还有一处,是战士们争先身捆炸药包,跳下楼以身炸敌人的一幕幕,此时,对面租界里姚晨实验的角色(忘记了名字叫啥)含泪喊道:“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引起我诸多感想,真的是国人胆怯懦弱吗?回忆起,八国联军侵华时,仅不到两万外军,面对我国16万清军,只死伤几人就能获得“满载而归”,真的是我国人无能?懦弱?胆怯吗?远非如此,武器——实乃我国人之硬伤!骑兵、弓箭对战枪弹、飞机,战果可想而知啊!所以,也不怨士兵们胆怯,实在是曾经的代价太大,心中的恐惧太深;也不怨我国的创造力不行,实在是没有充足的时间去等创新,武力装备急需啊!

  遥观古今,只有正确的领导统治,上下一心,才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第六篇: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

  ——1909班边永强

  1937年淞泸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团留守四行仓库。面对日军数万人的围迫堵截,他们没有退缩,而是死守阵地。

  令我感触最深的一幕是:国军战士们面对敌人撑起的钢铁阵,他们立刻了解到敌人的意图。以钢板为保护罩,掩护下方日军砸开墙体。即使子弹无法穿钢板,手榴弹被钢板一次次弹开,他们想出了一个极端的办法,一个战士率先在身上绑上炸弹,站在窗口前,拉下引线,虽然此时他已中弹,但还是纵身一跃,重重地砸在钢板上,顺利落入钢板下方,正在此时,伴随着敌人目瞪口呆的眼神,炸弹引爆了,那一片的敌人无一生还。奈何敌人这么多,又补上了钢板阵,于是战士们纷纷效仿之前那位英雄,前赴后继地与敌人同归于尽……

  “这些日本人简直是屠手!”随着代表团的惊呼,我才幡然醒悟:是啊,日本人以几万人来围攻524团420号人,甚至动用了重炮、毒气弹以及飞机,甚至杀死了租借的平民,哪怕是租界也无法阻挡贪婪的日本,而524团的全体人员,就是数位屠龙勇士,屠的是日本人的邪恶之龙、贪婪之龙!

  第七篇: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

  周一晚上,妈妈公司又组织员工去看电影。妈妈说这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电影,于是我又屁颠屁颠跟着妈妈去了。

  这部电影叙述了当时日军进攻上海的真实战况,1937年8月日军进攻上海市,为了掩护大部队转移,第88师524团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继续阻击敌人。谢晋元所部约四五百人,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宣称八百壮士。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战士们一个个背着炸药跳下楼,与敌人同归于尽。还有影片最后战士们像潮水般冲过桥,我都数不清他们流了多少血,但不管流多少血都阻挡不了他们为国捐躯、一往无前的脚步,还有战士们舍命护国旗的决心。这就是我们中国军人的英勇与壮烈,他们不惜丢了自己的性命,只要老百姓们平安无事,他们就安心了。所以我们现在幸福快乐的生活,是无数军人用生命换来的。

  仅仅是一河之隔,一边是炮火纷飞,一边是歌舞升平。一边是地狱,一边是天堂。妈妈和她公司的老板娘坐在我身边哭得稀里哗啦,眼泪都停不下来。

  电影结束后,妈妈告诉我:国不太平,何以为家?妈妈说,现在的太平盛世,我应该感恩,更不能忘记历史。我一定会记住妈妈的话……

  第八篇:八佰观后感作文400字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因为今天老师将带我们看一部名叫《八佰》的电影。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国民革命军为了守住上海后最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数十倍的日本军进行浴血奋战。在这场战斗中,我们仅仅只有四百多人,要面对三十万日军,中国军人毫无畏惧,坚持战斗,一幕幕血与泪的镜头,我不禁眼睛开始湿润了。

  在这部电影中每个人都让我们记忆深刻,其中,陈树生,在敌军猛烈的攻击下,他做出来最果断的选择,在自己身上绑了七八个炸药包,用人肉炸弹与敌人同归于尽。他视死如归,整个过程他没有丝毫的犹豫。此刻,我差点哭出声来,他有亲人,他也是母亲所生,怎么会不怕死呢?但是,为战友,为了人民,他不去打开一个口子,那谁去打开一个口子呢?他别无选择,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他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还有这么一段,大家决定把旗帜竖立在四行仓库楼顶上。当旗帜竖立好之后,日军的直升飞机从天掠过,几次将旗子炸倒,让大家无法想象,哪曾想到中国人如此顽强,甘愿用自己的身体挡子弹,用人体堆成山护卫旗帜不倒下。

  看完这部电影,我心酸了,这些英雄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为祖国做出贡献。

Copyright © 2019 www.guaiw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乖乖作文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