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教学设计 篇一:
月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默读课文,借助《作业本》中的导图,用较快的速度梳理文脉,了解月亮足迹出现的地点和寻月的过程。
(二)通过抓关键词,发“朋友圈”,小组合作等方式,感受作者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感受,体会寻月过程的趣味盎然。
(三)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对语段的欣赏、评价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
1、千古流传,明月永恒。同样一轮月亮,却带给人不同的感受,有时候连足迹也各不相同。(出示诗句)月亮的足迹分别出现在哪儿?(群山、松林、海上)
2、你瞧,它的足迹又出现在了——竹窗帘儿上。这个画面出自——贾平凹写的《月迹》。(齐读课题)
3、介绍作者:其实作者叫贾平娃,从小生活在陕西农村。因为“凹”在陕西方言里读wa,所以长大后作者就自称——贾平凹。
4、这是一篇一篇略读课文,文前的导语给我们提了哪些阅读要求?用笔划一划,标上序号。(默读导语,标出阅读要求。)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出示自读要求:
快速默读课文,找找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些地方?找到一处圈一处,完成《作业本》第二题的这张图表。
2、交流反馈。
(1)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有不同意见,请补充并说明理由。
(2)引导学生串联起来说一说月亮足迹的变化。这样介绍月迹,显得多而乱,你能按照地点的变化分分类吗?(学生自主分类:中堂—院中—河边)
3、结合这两条线索,再来说说月亮足迹的变化。
4、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抓关键词梳理了月亮的足迹,并进行了归类整理。发现作者追寻月亮的足迹,从中堂——院中——河边(顺势板贴)。
(三)品读“家中月”,感受“有趣”
1、下面,让我们走进中堂去寻月。出示第二自然段和相应的学习要求:
默读第二自然段,什么地方特别有趣?圈划关键词句,你体会到了什么?
2、汇报交流,品读语段。
预设一:“溜”、“爬”等一系列动态词。(guaiweng.com)
(1)学生交流,说感受。
(2)联系生活,理解“溜”所传递的月亮的调皮可爱。
在你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你也会这样悄没声儿地溜呢?
(3)句子凸显,朗读指导(指名读)。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4)小结:“溜”这个表示动态的词,写出了一份浓浓的趣味。像这样表示动态的词,还有很多。
(5)预设其他动态词:长了腿、爬,学生交流感受,融情朗读。
预设二:描写月亮形态变化的词。
(1)引导发现:调皮的月亮会溜,会爬,还会变呢!谁找到了?
(2)随机圈划:白道儿——半圆——满盈——亏了——没了踪影(框起来)
(3)老师带来了一面穿衣镜,谁能根据课文提示,上台摆一摆“小月亮”?(学生摆,教师引导说出理由)
(4)串读:你看,在作家的笔下,月亮多调皮多可爱啊!它会——会——还会悄悄地发生变化呢!先是一个——再是——渐渐地便成了——后来,慢慢儿又——末了便全——。
(5)小结:像这样的描写,就是——动态描写。(板书:动态)作者就是通过这些动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寻月的乐趣。
预设三: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
(1)学生读句子,抓“生怕”等词,说感受。
(2)演绎“屏住气”,看月亮爬窗格的视频,再次说感受,理解心情变化。
(3)带着感受读句子,读出心情的起伏。
3、小结:在家里,我们寻找月迹,作者不仅通过用具体的动态描写(相应文字变红)来展现这份有趣,还融入了细腻的心情(相应的文字变蓝)。(板书:心情)
4、配乐,师生合作读。
5、小结:刚才我们边读边体会,从不同的词句中有了不同的感受。如果把这点点滴滴的感受串在一起,就是一份很有价值的阅读感受。
6、分享“朋友圈”的阅读感受。
(1)对比阅读。
有同学读了这段文字,将他们的阅读感受分享在朋友圈里。(出示两则阅读分享)谁来读一读?(指名读)你更喜欢哪一种呢?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1:喜欢左边一则的理由是,写得很具体,感受很深。
预设2:喜欢右边一则的理由是,虽然简短,但像诗一样。
预设3:都挺喜欢,它们各有各的优点。
(2)小结:这两则分享各有特色,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都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想法。所以我们在分享朋友圈时,除了要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还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和流畅。如果有一些个性化的表达,就更吸引人了。
(四)小组合作,品读分享
1、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
(1)自主学习:在“院子里”和“院子外”选择其中一块内容,圈划你觉得有趣的词句,将自己的感受分享在“朋友圈”里。
(2)小组交流:互相分享,推荐一个人上台汇报。
2、交流展示。
第一组交流后,教师示范评价,第二、第三组交流后,让学生评价。
(1)预设“院子里”(第3—20段),抓叠词感受静态美。
“满满”、“玉玉”、“银银”、“粗粗”、2个“疏疏”、“累累”,感受月光下,桂树的静态美。——读一读,读出轻轻柔柔的静静的美。(随机板书:静态)
小结:动中有变化,静中有享受,这就是贾平凹文字的魅力。
(2)预设“院子里”,感受“想象神奇”。
把桂花的骨朵儿想象成繁星变的,把自己身后的桂树想象成月宫里的桂树,想象月宫中有嫦娥,真是有趣啊!——组间补充——哪些同学想为这条朋友圈点赞?来说说点赞的理由。——就是这份想象,让我们感受到了情趣所在。(板书:想象)
(3)预设“院子外”(第21—24段),发现文本隐含的哲理。
作者观察得很仔细,他发现月亮在弟弟妹妹的眼睛里,月亮无处不在,月亮属于每个人!我也希望自己有个月亮。——不光是月亮,只要我们愿意寻找,就会收获更多的美好!
(五)写法归纳,课堂小结
总结:这节课,我们和作者一起追寻月迹,不仅发现、欣赏那习以为常的月亮带给我们很多不一样的体验,还体会到动静结合的描写方法以及作者细腻的感受。愿大家也能像作者一样细心观察、细腻感受,你会发现,生活真的很美好。
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教学设计 篇二:
月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借景抒情的写法,通过拓展阅读进一步强化此写作方法并能使之应用。
2、培养学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把握寻月过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发展变化轨迹。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曾经读过许多描写月亮的文学作品,唱过许多与月相关的歌曲,有的是纯粹歌颂月的美好和纯洁,有的是借天上明月表达心中的情感和思绪。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与月亮相关的文学作品。(学生回答)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与月相关的散文。(板书课题:月迹)。
2、介绍作者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商州》、《山地笔记》等。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扫清三篇文章的字词障碍。
2、听课文朗诵录音(教师正音)。
贾平凹(wā)嫉妒(jí)
3、对课文进行质疑
(三)整体感知:分组讨论课文的行文线索。
1、教师:散文在结构上看似自由,但文中都有一条线索将文章的材料组织起来——形散而神不散。请同学们讨论分析本文的行文线索。
学生自行讨论并回答
明确:屋中之月——院中之月——沙滩之月寻月——赏月
2、下面请同学们翻开书本和预习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质疑。
(四)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课文开头写“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而结尾却说“大家都觉得满足了”,这是为什么?
明确:不满足——在孩子的眼睛里,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那么新鲜好玩,发生的任何现象他都充满了好奇,他的心里有无数个为什么,总想打破沙锅问到底,所以对孩子来说,他们总是“不觉满足”的。
(启发:孩子们做了哪些事情或经历了什么后,最后得到满足呢?)
满足——孩子们在寻月的过程中得到了满足
在屋中的穿衣镜上看到了月亮,没多久,月亮在镜上消失了,孩子们很失望;(指名朗读)(板书:屋中之月——失望)
孩子们跑到院子里寻找月亮,“满院子的白光”“玉玉的、银银的”月亮“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每个人都说月亮是属于自己的;(指名朗读)(板书:院中之月——争执)
寻月寻出了院门,在沙滩上、在每个人的眼睛里找到了月亮,他们陶醉在月色中,而且明白了月亮是属于每个人的。(集体朗读)(板书:沙滩之月——满足)
教师小结:在寻月的过程中,孩子们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既欣赏到美丽的月色,又表达了纯真的愿望——美好的事物人人都享有。寻月的过程就是孩子们追求美的过程。(板书)
2、“月亮是个好”,妹妹说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好”就是指美好的东西——月亮那么美丽和纯洁,给每个人都带来美的享受。
(教师点拨:好是什么?月亮的好体现在哪里?)
3、理解“我突然觉得,我们有了月亮,那无边无际的天空也是我们的了,那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
明确:一轮圆月衬着无边无际的天空,像一枚小小的印章盖在书本上,既然月亮属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那无垠的天空也是属于我们的了。
教师小结:月亮是美的,天空也是美的。无边无际的天空象征着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寻找到生活中的美,对美的追求,应该是人生的座右铭,对于你们是如此,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如此。
(五)精读课文,深入研究。
经过同学们的讨论分析,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现在,我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文章要以月迹为标题?(月迹的含义)展开讨论:
明确:月迹可以理解为月亮在孩子心中留下的美好印迹;也可以理解为月的变化轨迹,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它有轨迹。
小结:无论哪种理解,最后都归纳到一点——“月迹”是美好的,寻月的过程就是寻找美的过程。
(六)课后巩固提高。
1、课外继续阅读有关写景抒情的散文。
2、要求运用写景抒情的写作方法,自选题目,完成一篇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月迹教学设计 篇三:
月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月迹》是贾平凹写的一篇散文,记叙了中秋夜,一群孩童从屋里追到院子,从院子到河滩,寻找月亮的踪迹的过程。文章用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夜色中不断变化的月亮,富有动态美,充满了童趣,更贴近孩子的生活。本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是学生在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语文要素后的一次尝试运用,品味积累。在不同的语气和节奏朗读中,更好地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袅、嫦”等六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悄、累”。
2、默读课文,能说出月亮的足迹出现在哪里。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月迹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和动人的描写。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
一、古诗导入,揭题激趣
1、回顾咏月诗。
预设:李白这样写——(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张九龄这样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维这样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2、这些千古名句,诗人写的分别是哪里的月亮?
3、今天我们要来学一篇当代作家,写月亮的散文。板书:月迹,读题。解题。
4、作家笔下月亮的足迹会出现在哪里,一起走进课文。
二、整体感知,发现月迹
1、快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找:月亮的足迹都出现在了哪里?
2、交流,梳理内容:作家笔下月亮的足迹你能按照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来说一说吗?
预设:镜中月、院中月、水中月、眼中月、空中月
3、质疑,发现行文线索。
(1)月亮一会在这里,一会又出现在那里,月亮的足迹乱不乱?
(2)出示奶奶的三句话,读一读:谁有新的发现?
第1自然段的最后,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
第2自然段的最后,奶奶说:“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找吧。”
第19自然段,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去找它吧。”
(3)小结:散文就是这样,看上去有点散乱,其实不乱,因为奶奶的指引就是一条线索,把月亮的足迹串联了起来。
三、自主学习,追寻月迹
默读课文,出示自学要求:把你觉得好玩、有趣的地方找出来,圈出关键词体会,再把你喜欢的部分有感情地读一读。
四、集体交流,感受月迹
1、交流:谁愿意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一听?
(1)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我们都高兴起来,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却慢慢儿又亏了,末了,便全没了踪迹,只留下一个空镜,一个失望。
①这段话中哪里好玩有趣?(预设:动作、形状、儿化)
②你感受到了什么?
③指导朗读。
(2)出示:第3自然段或第8自然段
①怎么个好玩有趣,能和大家说说吗?
②哪句话是写月光的?你能用一个字来说说院子里的月光给你的感觉吗?(美、白、亮)
③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作者是怎么把这种美写出来的?(叠词)请你圈出叠词。
(3)读9到16自然段,悟主旨
①自由读对话,出示三妹的话,谁来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②质疑:这段话是写的是什么的?这段对话能去掉吗?
③奶奶说:“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有走,你们去找找它吧。”后来我们又在哪里找到了月亮?找句子。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我们找到了月亮呀?这时的月亮仅仅还是月亮吗,还代表着什么?(预设:童年的趣事,童年的好玩,代表着美好的童年回忆)
五、介绍作者,推荐阅读
1、揭示作者。
(1):贾平凹。“凹”读“wā”。
(2)出示:了解贾平凹钟情明月(山石)的原因。
在其漫长的二十年里,是门前屋后那重重叠叠的山石,和山石上的明月,这是我那时读得有滋有味的两本书。好多人情世态的妙事,都从它们身上读出了体会。
——贾平凹《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
2、推荐阅读:《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