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宋濂比求学作文800字 篇一:
雷远洋 九七班
“天气怎么这么冷?我都不想去学校了,命怎么这么苦啊!”每当冬天来临,早晨的上学路上不免会听到这样的话,我也曾发出相似的感叹和无尽的抱怨。可当我们学了《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了解了宋濂的求学之旅后,才发现我们面临的这点困难根本不能与他吃过的苦相提并论。如果你不相信,那不妨与他来比比看。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他向前辈请教问题时,举止得体,言语礼貌,当老师批评他时他也不会感到生气,反而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而我呢?老师上课时,会时不时地走神,会偷偷打盹,甚至小眯一会儿。当老师批评我时,我急忙为自己的行为辩解,没有感受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却还自己赌气,何必呢?我们现在有学识渊博的老师,有宽敞明亮的教室,像宋濂那样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情况也是不存在的。那再扪心自问一下,你真的努力学习了吗?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他穿着破旧的衣服,与书香世家的伙伴们一同求学,却毫无羡慕他们的意思,只是因为他内心有值得快乐的事情,不觉得自己吃的穿的不加别人。但我也仍然记得自己想穿名牌的样子,看到同学的耐克、阿迪等知名品牌时,自己内心极其羡慕。可我却忘了自己的父母每年都给予四季的换洗衣服,没有让我冻着,更没有让我挨饿。宋濂也使我明白,腹有诗书气自华,底气让人光芒万丈。
对比了这么多后,我真是惭愧不如!宋濂将知识当作他黑暗生活中的光明,用勤勉守住自己的梦想,这也是他成为“开国文臣之首”的关键所在。在如此安逸舒适的日子里,我们还怎能无动于衷?来吧,让我们一起用勤奋抒写一曲成功的歌谣。
我与宋濂比求学作文800字 篇二:
王雨嘉 九七班
“怎么又在玩手机?作业写完了?书都背了?上周买的书看了吗?看了又看到心里去了么?怎么说你都不听,你看别人家孩子早上早早就起来写作业背书,哪像你啊,都初三了,还天天捧个手机看,能看出花来啊!”
母亲的话说了千万遍,说得我耳朵都快起茧了,可我依然我行我素,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当回事。或者说,我对此习以为常,反正这样做的肯定不止我一人。可自从学了《送东阳马生序》后,我吃惊不已。吃惊于宋濂的求知若渴,吃惊于宋濂的吃苦勤奋、吃惊于宋濂的虚心请教,吃惊于宋濂的太多太多,多到我觉得在他面前我或许连蚂蚁都算不上。[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宋濂,元末明初文学家,开国文臣之首。如此优秀的人想必是生于书香世家了吧?如果这样想那你便大错特错了!宋濂家一点也不富裕,甚至十分贫穷,连书都买不起。那么在这样贫困的家境里,他是怎样学习的呢?问得好,我们继续往下看,来寻找答案吧。
宋濂之成功在于刻苦,他买不起书,就向别人借书。借了之后又手抄一份,即使是天寒地冻,手指不能弯曲,也从不轻言放弃。算着日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诚信借书再借不难。因此有许多人愿意借书给他看,他也因此博览群书。
宋濂之成功在于虚心。成年后的宋濂更加仰慕圣贤之道,却又担心没有名人和他交往,同此前行百里向先达请教。在请教时,他俯身倾耳。遇到老师训斥,他表情恭顺,礼节周到,不说一句辩解的话,等到老师心情好了,再去请教。
宋濂之成功在于安贫乐道,坚守初心。同住一起的舍友都穿绮佩玉,而宋濂却穿着破旧的衣服,不羡慕他人,也不攀比。只因自己心中有足以高兴的事而快乐,从不觉得自己所食所穿有何不妥。
其实宋濂能够成功也无非这三点罢了,可正是这简单的三点,却难倒了大片人。当今世界科技信息快速发展,人们也在手机中,在琳琅满目的东西中迷失自我,变得懒情、虚荣、脾气暴躁、目中无人,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同宋濂一样,即使身处困境,仍脚踏荆棘前进。
学习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能力需要在日积月累中培养。同学们,拿起手边的书本吧,让我们在书的海洋中畅游,品味书的清香,沐浴阳光,迎着微风,稳步前进,朝着心中所坚定的目标努力奔跑!
我与宋濂比求学作文800字 篇三:
肖雅柔 九七班
学习《送东阳马生序》一文后,宋濂求学的经历使我深受触动,于是我决心以比求学的方式明方向、找差距、深反思。
宋濂出生于贫苦家庭,不说小康,怕是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多数贫苦家庭的孩子都是自小劳作于田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如海上浮沤,破碎后荡然无存。而宋濂却不同于常人,他用知识点燃心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开启逆风翻盘的人生征程。“无从致书以观”,如何?那便借书于人,手自笔录,毫不懈怠;“口体之奉不若人”,如何?那便以学习为乐,醉心于此,不觉岁月漫长。千百年后的今天,人们却追逐着金钱的浪潮,用各类名牌提高自己的身位,殊不知,惟有摘下名牌的标签,生命的本质内涵才得以显现。殊不知,素衣淡妆要比浓妆艳抹、一身华服美上千百倍。随波逐流很容易,倘若能如宋濂一般不畏世俗的眼光,坚守本心,则是人生的一重境界。我与宋濂相比,有大把的现成资源可以利用——免费的课本,开放的书店,便捷的网络……却总是在享乐中得过且过,没有设法去增长知识,充盈自己。所以说,我不如宋濂勤勉好学、淡泊名利。
当宋濂担忧没有人请教时,步行至百里外叩问乡之先达。当先达训斥时,他更是温和礼貌,不出一言,耐心接受,等到先达开心的时候又再度询问。这样的态度真是我难以企及的呀!莫说跋涉百里求解,哪怕老师近在眼前我都少有询问。每每老师说怎么没人请教时,我都不禁感到羞愧。若有人当面指责呵斥我,我或许不会出言相撞,但内心绝不会波澜不惊,定然是百感交集,“色愈恭,礼愈至”这一境界与我相差甚远。所以说,与宋濂相比,我不够平静好问。
穷冬烈风,雪深数尺的寒冷天气,宋濂仍不停下求学的脚步,而是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间。哪怕足肤皲裂、四肢僵硬,眼里也永远闪着不妥协的光。而我就弗如远甚了,每晚说好了第二天要早起,可闹钟响起时依旧一如既往,抱着“再睡一会儿”的心理溺于温暖被窝中,因此失掉了很多个清晨学习的机会,也被妈妈说了多次。800米的路程上,我拖着沉重的脚步,心里的声音说的是“我不行了”,而不是“再坚持一下,我一定可以”。尽管最后完成了任务,但并非全力以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我常常满心期待写下计划,渴求改变,却总是半途而废。与宋濂相比,我不如他肯吃苦、有毅力。
中考在即,重任在肩,做出改变迫在眉睫。今日我与宋濂比求学,发现问题,找到差距,获得启示。今后的学习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风雨无限是心态,风雨兼程是状态。我定将学宋濂山止川行的坚定意志,踔厉奋发,用拼搏守望成功,以汗水酿造属于我自己的一窖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