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征文唯美 篇一:
我心中的建大魂
建大之魂,于我,是那多姿多彩的建筑。
犹记得高考前报志愿,一所一所学校去查资料,唯有建大第一眼就深深吸引了我。图片中的图书馆,在夜晚依旧灯火通明,似乎在指引着渴望学习的学子们。那样美丽的地方,真的只是一所学校吗?建大,在我心中,便与那美丽的建筑系上了深深地纽带。
建大之魂,于我,是那心底而生的浅爱。
终于踏入建大的校门,在朋辈们的带领下领略建大的情怀。一张张美丽的图片,现在已经化为现实,这真的是一所可爱的学校。走过小湖边,凉风习习,吹走夏日的酷热;走过教学楼,铃声响起,学长学姐们挂着微笑走入楼内;走过小树林,花香阵阵,各式各样的花朵在绿油油的草坪上竞相开放。我真的很幸运来到建大,来到这个美丽的地方。建大,在我心中,便是那心底的浅爱。
建大之魂,于我,是那精炼深远的校训。
拿到学生卡,背面八个字深深引入眼帘,“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对人,我们要团结,对己,我们要勤奋,对事,我们要求实,对未来,我们要创新。这八个字,寄托了建大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融入了建大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四年的大学生活,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只想在这四年中,认真学习,积极进取,不让自己后悔,不让建大母亲失望,而我努力的信条,便是这意味深长的八字。建大,在我心中,便是那深远的校训。
建大之魂,于我,是那和谐温暖的氛围。
从刚入学时朋辈们的笑脸,到现在与学长学姐的倾心交谈;从与老师第一次见面时的羞涩,到现在敢于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在这个美丽的校园,领略了很多景,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有苦有甜,有哭有笑,可心里是那样暖暖的。我感谢建大让我遇到的每个人,感谢建大让我经历的每件事,感谢建大给予我的一次又一次蜕变。我知道,刚刚入学一个月而已,以后的我还将经历更多,遇到更多,然后继续蜕变,由衷希望我能在离开建大的那天,成为崭新的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建大,在我心中,便是那温暖的家。
北京建筑大学,这个我即将学习生活4年的地方,您将迎来80岁的生日,我感谢在今年入学,我可以为您庆生,可以在您的怀抱中成长。由衷祝愿:建大母亲八十周年快乐!望您乘风破浪!铸造更多的辉煌!【www.guaiweng.com】
校庆征文唯美 篇二:
回忆一中语文组
我和光锡、正荣、玉成,同一年分来无为一中语文组。我在无为一中工作了十年,一生最好的时光,感受最丰富的时期,在此度过。无城在宋代是和扬州城一样扬名天下的,四面有围墙,城门,外面有护城河,里面有东西两座寺庙,西边寺庙边的地被徐庭瑶买去,做了洋楼和书楼,后来形成的西大街劈开了徐庭瑶家的地盘,把他的洋楼归到了无为县医院,书楼归到了无为一中,还有一部分楼体归到了无为中学,最初无为一中、无为县医院、无为中学都紧挨着。84年刚到无城时,好像还有旧城门楼子旧城墙,墙缝里满是草。北门破落黄金塔上,全是草和麻雀,味道好极了。同年到县城来的,都走得近,无为中学的李锡林二中的戴茂年职业中学的汪国兵师范的周可斌沙德新政府的小马小冯,我们都亲如一家,命运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但又无处不在,人间,同年同月,同船过渡,一起厮混,就是不同,一辈子记忆里,就是这些人。更熟悉的,当然还是无为一中的老师。当年我们都住在校园里,玩在一起,吃在一起,闹在一起,同事关系之外又加了一层更深刻的伙伴关系。
当时我们语文组年龄最大的是吴越老师,刚退,每天从他家门口经过,看到他,他已经不上课了,据说他绘画很好,是工笔画,可我没有看过。又听说他是学法律的,国家公检法被砸烂许多年,他没有用武之地,来这里教语文。还有一个徐老,徐慎修,在办公室,每天抽烟,脸上都有釉色,教初中,据说是淮海战役中投诚的国民党文书,大概是高中语文组长施丽男对我说的,或者就是初中语文组长王长松,或者就是倪受保倪小平。徐老后来给我介绍对象,和我聊天,说解放初,他拿两块钱下馆子,两块钱,那就吃不掉啊,人家还要找钱。他们两个人的儿子,一个叫吴泱,一个叫徐斌,我们都认识,他俩踢球配合默契,撞墙式过人,很溜。我当年也踢球,但都是野鸡武术的路子,能腾空扫球,能跃起胸部停球,但更多时候找不到球。进球了,是歪打正着。刻意要进的球,一般都不进。就如人生。王长松和徐老说,你在无城教书这么多年了,有没有认识的女孩子。于是徐老就认真地给我介绍,见过几个,处过一个,但我后来转筋,翻掉了,她的妹妹就在一中念书,读高中,有次到我门前来骂我,骂了一句就走了。现在想起来,很多感慨。和我谈的那个女孩说有次打雷,一个滚雷进了她家。幸亏我没有进她家门。记得有次来人,襄安中学的黄达腾,让单,到她家住过一晚。往事历历,都能想得起来。如果不想,许多往事会被埋葬。年轻时候,我们对那些曾经好心帮助过我们的人,都不思回报,理由是我很忙。回忆是重活一遍。人先是用自己七情六欲的身体在红尘滚滚的世上活一遍,那时并没有什么逻辑,活得生猛,等回忆时,有些事,才真正搞清楚。终场胜利的永远是莫衷一是的人间,但人之所以是人,还是要分得清一些好歹是非。我们都是肉身,尘埃之身,凡尘一粒,并不能老是公正,正确,不能永远珍重值得珍惜的一切,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和错误相伴。她妹妹当时骂了一句什么,我没听清,那次我的单身房门是开的,她冲着里面的我说我才发现。她发现我发现她了,就走了。我猜,她大概是说她姐现在很伤心。后来徐老和王长松都和我谈了,问我到底怎样怎么决定的,王长松老师甚至还出了一个馊主意,说她姐姐你看不上,你还可以处下去,她妹妹还是很漂亮的,马上毕业了,王长松老师是一个很漂亮的美男子,儿子黑蛋也漂亮,女儿王江村也漂亮,他知道漂亮的价值,知道人世上美貌如何受人欢迎,能得到许多便利。他是真关心我,为我着想,我没敢想下去,也没有继续走下去了。我大概的意思是,局长的女儿不愁嫁,让我走吧。我没有勇气去告别,去和她的爸爸妈妈说一句再见。其实一个男人,应该有正视一切的勇气。
我最好的青春期就是在无为一中度过的。人只有一个青春期。
当年语文初高中在一起活动,办公。语文组是平房,一个很大的空间。隔壁是政治组,金立志他们,小许多。那边是数学组,也很大。差不多一间教室大。施丽男的老公邹广仁在无为中学教语文,后来也调到无为一中来了。潘礼秀老师的老公在教育局当局长,又到无为中学当校长。县长的妻子也在我们语文组。还记得汪庭凤老师,而且我对她有一件抱歉的事,有一天傍晚,她和潘老师在说一件什么事,小声说,说了好久。我在老远我的办公桌上看《新华文摘》,很大的办公室大概就我们三个人,下晚,我看好东西后,忽然对她们的谈话接嘴,说了一句没有恶意的话:过分谦虚就是骄傲。当年我们是多么喜欢用一些名言警句啊,年轻时候的所好!过了许多天以后,潘老师忽然对我说,你那天把汪老师气坏了。我这才知道,你不在那个语境里你就不能插嘴,多嘴。后来我在杭州日报上写一些小文章,写过一篇《一地泡桐花》,就是为这个事道歉的。当年我们语文组前面,土、瓦砾中间,有一棵泡桐,在蒋主任陈修珑陈修国的教导处窗子边,春天会有一地的泡桐花落下,看了让人伤感。人世上的事,有些很脆弱,如果彼此信任、理解,混得很熟,随便怎么说都可以,不会闹出许多不愉快。
受保教语文,他从纺织厂造反,贴大字报,串联,去过越南。他是中年人,健谈,和我们很能接近,说得来。喜欢看武侠小说。当年许多老师喜欢看武侠小说,到西大街摊子上,一本一本租借。书都看成烂狗肉了,学生也借。我们就收。数学组吴曙光老师、赵啸泉老师每天傍晚在家门口叼根烟看。那时候也不做家教,就是为了吸引学生,一个教书的没看过几本精彩的书还怎么哄学生?那个年代是一个青黄不接的时期,国家特别需要人才,每根电灯杆子下都有学哈哇伊的,大中小学校里教师也青黄不接,我们正牌大学生来了,是新鲜血液。无为一中初中高中在一起,需要许多语文老师,老师太紧缺了。文印那里,刻钢板的调来了一个,教初中语文,他主动要求,以前我们教语文的写字都不错,至少你要写得一手好字,他没有文凭,没受过教育,来了后,虚心请教我们许多许多。他刻钢板,字写得最好,字写得好,也是你的语文基本功,以前很重视板书,这属于语文仪式感上的东西,语文分形式语文,包括器物语文,和内里语文两种。言辞,词不达意、语境不合,就是伤人的言辞。一个人学语文如果永远停留在言辞阶段,就是到老不争气。言辞的后面,才是事理和逻辑。语文的最终指向是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杂相,万物的联系,和你所能理解出来的秩序。
有时候我们语文组开会,鲍继光校长会来,他总是不做声,但能决定我们的去向。他是徽州人,也是教语文出身。教了初中一个学年不到,我到高中教语文了。当年我备课非常认真,查资料,翻王力的《古代汉语》,他看了我的备课笔记,写满了,而且都是原创的,应该很满意。正荣在带班主任,光锡已经教高中了。我带的高一3班是农村班,高光曙做班主任。那时年轻,想带学生看些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比如外国诗歌、散文啊,常在课外补充给养给他们,早读读给他们听,上课还讲些现代派,但是学生不感兴趣,他们认定课文的价值,考试的作用,你和他们扯那些他们理科生不大理你,当时他们佩服的就是数理化老师,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一个新大学生,他们只是尊重和含糊你而已,一离开我眼皮就晓得做题,一天到晚做题,我无法植入他们细腻的文学感受力,他们从全县各个学校来,来的目的就是要混一个好的未来,他们不认为文科能带给他们一个好未来,但是我还是把我喜欢的东西介绍给他们,不怕他们拒绝。他们也不会拒绝,只是不会欣赏。我当年是订阅许多杂志的,自费订阅,王玉成比我更舍得买书,我们觉得天经地义,因为工资条里有报刊费一栏。我订的有《新华文摘》、《读书》、《西方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小说月报》、《读者》等。买的书就更多,各种文选都买,短小精悍的就推荐给学生。可惜的是,我那个班一开始就准备打造成理科重点班,大部分学生周末要回到很远的乡村,周一大清早,走二十多里路来,跟我的高中生活相仿佛。他们没有学文科的情调,或情致。文学艺术修养一开始是贵族的,后来文学里的小说率先描写世俗生活,小说才被大众接受。但反过来,又被一些贵族家庭认为伤风败俗,不能让子女看。农村学生的艺术素养,文学感受力需要格外培养,我当年没有认识到怎么就地取材,而是一个劲地提供全世界的阳春白雪,其实本土作家作品的个别性和独特性,他们会倍感亲切和熟悉,也能造就他们艺术感觉的。
当时我们语文组饶世祥李全富卞贵平是骨干,倪小平是团委书记,李先鳌的字写得不错,县长的妻子叫耿治凤。小左光晓章保是次年来的,和魏文生一道。还有调到巢湖去的霍世泓,季红。汪建华的故事我知道得更多,这里不说。梅南生也是我们语文组的老教师,有些人不说话,不多嘴,人们就忘记他了,这正好反映了世人的浮躁和迷失。我到他家去过,干干净净的摆设,除了书,没有多余的东西。还有一个同样不做声的儿子,来回都安静。梅南生的长子是学霸,在美国。我们这些青果豆子一来,他们老教师就松了一口气,这么大的学校,许多活要人干啊。老教师很多是文革时期,被打到乡村的,后来勉强上位。一届学生很快就过去,我带的那个班鲍三中考到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张显超考到了上海交大,张君宝考到了北京邮电学院,范静怡考到了中国医科大学,刘亚平现在在美国的苹果公司,陈盛云已经是上市公司老总,世界各地的,都有。老师最终收获的,就是那些活蹦乱跳的弟子。之后我就不停地带复读班,做班主任,文科班主任,理科班主任,也带应届班,还到无为中学去教两个班的复读班,忙,忙得吐血,到处缺人,缺教师,忙得高考到来之际会倒在讲台上,不是装的哦。
当年无为邮电局旁边有写毛笔字,写大字的,写门联门对子的,一到年底就有。有代人家写信的,代人家写诉状,写各种文本的。一支笔,一瓶墨,一方砚台,自己磨,蘸,写。这些都是活态语文。巴西电影《中央车站》女主也是干这的。学校里,初中生还写毛笔字,描红。高中生不管你的字如何丑,都不写了。写字,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这只是道具,形式语文。语文本质是世界的要义。语文要光照现实,你从书本上获得的语文能力,要重生到当下现实里的,要活在当下。否则,你只是记住了一些知识,储备了一些能力,不能运用它们。它们在你的知识储备里处于沉睡的状态,很容易忘掉。当时我们教语文,资料少,我们自己编题考学生,自己刻钢板,考试卷都是我们自己出的。那时,到省城新华书店买一本复习资料,可算稀缺资源,你拥有了学生没有的东西学生就会看高你,学生以为那里面就有高考题,所以他们开始崇拜你,这样你就成了优秀教师,有些老师整天夹着那本东西在胳肢窝,不让别人看他的独门秘籍。中国语文是被标准化考试害了,被各种复习资料害苦了,那些细分的切块的知识点把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语文,中国文化,肢解了,谋害完成,图财成功。当然它对知识的普及,梳理,是有功的,对知识点的准确掌握是有功的。当年资料少,我们语文教师既负责教学生,又要考学生,教和考两端是通畅的,老师也是全能的完全的老师。今天全中国的大部分语文教师已经彻底死在各种服务周到的资料里,淹没在里面,头脑里只有考纲考点,没有一个完整的语文了。语文是什么?这是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其实,语文涵盖一切,语文非常低级又非常高级,日常一切,都是语文,意识深处,文化深处,都是语文。
语文组还有一个金光俊。金光俊,金大爷,我们太熟了,家就在无为一中西大街去官巷那里,他爸的白顶永远在那里,站店,他家有一个妹妹,我们经常去打秋风,吃他家的香菜,麻油,干子,每次菜品都很多,装盘小,小桌子上,清清丝丝摆放。后来金光俊喜欢盆景,一中的房子里布满了架子,架子上是一副微型的祖国山河草木图。我带他去过我老家的山上,下雨,我们采黄色杜鹃花,掌故,药性,挖,带泥的,都是他教我。他对无城历史,有许多研究。哎,如果再遇到了,不要大鱼大肉的,安安静静地说说话,就是人间最美的清秋。我把当年无为一中语文组每一个语文老师都数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语文,左其贵有一个语文,何章保有一个语文,但语文不是单一个体生命里折射出来的语文,是综合、杂相的语文,这正好说明了语文的博大精深。作为知识序列里的语文,永远比不上现实世界里的语文。
正荣有次在绣溪公园,遇到一个年纪较大的女性,回来喊我们,我们都去了,那女的老公已经走了,不过留下了手写的剧本一大叠,让我们翻看。她的本意大概是让我们人间的人,来演他亡故的先生的剧本,重新发现她老公,但我们年轻,只能唏嘘。所有亡故的文化,和健在的文化,构成了文化。死亡,大于存在。我们把它们加在一起,才能真正地领会世界和宇宙。陈正荣后来考到了南京大学读研究生,现在是南京市作协的副主席,对南京城研究颇深。我和他、张清泽,住在一个寝室过。陶光晓比我来迟一年,我们一起在新楼上住,玩得很欢。还有教数学的童中文,教物理的洪雨华、汪帮根。左华、詹蓓、陈建平,我们经常在一起举办舞会,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朝气蓬勃,令人神往,可惜回不去了。希望文字能留住时光。
附一个甜蜜的点评,很有趣,是一个女生,说我的:我高一时的语文老师。很喜欢他上的古文课。切记得有一次上早读,他没上堂,班主任叫一男生去叫他,他那时就住在学校单身宿舍,结果男生也一去不复返,原来他在睡懒觉,指使男生帮他买锅贴饺子去了。好像就是从那起,他就一直是我的偶像……
校庆征文唯美 篇三:
神奇的皮格马利翁效应
这是一则古希腊的神话故事。塞浦路斯的国王是名雕塑家。他精心雕塑了一位美丽可爱的少女。亲吻她,赞美她,并期待她接受自己的爱。他执着的爱感动了爱神,于是雕塑活了,成了国王的妻子。真诚的期待产生了奇迹。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神话故事中受到了启发:积极的期待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罗森塔尔是二十世纪美国的心理学家。1968年的一天,他考察某小学,随意从每班抽了三名学生共18人。并把名单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告诉他,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部是智商型人才。他们的智商比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并再三叮咛,校长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和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的。半年后罗森塔尔又来到了该校。发现这些孩子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部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
这个实验明确地告诉我们: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被人们期待、赞美。每个人只要被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结果。把赞赏当成学生培养中的一种需要,是学生心灵的渴望。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积极的期待是一种认可、支持。在学生的心目中家人、老师、朋友是这种认可和支持的核心并更有塑造力。
笔者是一名退休教师,在岗时曾担任初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并深受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启发,在教学中曾应用过这一效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班学生小徐平时散漫上课不遵守纪律,随意小声说话,下课和同学打打闹闹,学习成绩差。在班级没有朋友,很自卑又显得很孤独,大有破罐破摔的架式,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问题学生。一次班会讨论春游事宜,大家踊跃发言,献计献策。他却若无其事不屑一顾,一会儿就大声自言自语《三国演义》的片段。“阿满兵败走华容,正遇关公狭路逢。只缘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虽然自认为很得意,但还是引得大家哄堂大笑,也有同学投来鄙夷的目光。他就不服气怒斥别人没有艺术细胞。作为班主任的我并没生气,向他摆摆手挺欣赏地说,“说得很好,继续讲下去”,小徐反倒脸红,不好意思低下了头。我这才意识到小徐挺聪明,而且还挺爱面子,自尊心也强,当时我灵机一动,一定要抓住这个闪光点,因势利导,转变他的态度。于是我准备在他身上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
放学后我找到小徐,用真诚的口吻肯定了他的优点,并夸他将来一定是一位天才的评书演员。他先是惊奇地看着我,一会儿又有些羞愧,但眼神却是对老师的信任和感激。我说咱们要讲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咱俩就捷足先登,未雨绸缪吧,先把文章攻下来,讲时叫你先发言,发挥你的聪明才智。他先流露出为难情绪,看我说的那么恳切也就答应了。师生共同努力终于立竿见影了,说心里话,孟子的这篇文章。学起来真的挺费劲。这篇文章论证严密、雄辩有力,采用了大量的排比句和对偶句,语势错落有致,且气势磅礴,同时这也是一篇极具励志的说理散文,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在循循善诱的启发下,在一丝不苟的帮助下,小徐热情高涨,大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
那天刚讲完课,我忽然提出谁能试着背出来。大家一时面面相觑,就是学习好的同学也连连摇头。这时直接坐在后排的小徐怯生生举起了手。大家目光不约而同的看他。这样的同学还举手,不自量力吧?当小徐勇敢的走到讲台前口若悬河,铿锵有力地背诵课文时:“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大家先是惊呆了,继尔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啧啧的赞叹声。这时的小徐一脸兴奋,神采飞扬,他笑了,笑得那么开心,他又哭了,眼里充满晶莹的泪珠。一个卓尔不群的阳光少年像一位凯旋而归的英雄一样,站立在大家的面前。他有了自尊,找回了自信,从此他改变了,慢慢的变成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
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使他失落的心又重新燃烧起来,一种强烈的上进意识在鼓舞着他,他胸中涌动着激情,仿佛有几个生命在支持着他,他感到眼前一片光明。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更是一种心里暗示。暗示的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会使人的情感和观念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
我把这个效应用在儿子身上,儿子小孔已经小学二年级了,贪玩、淘气、成绩不稳定,忽高忽低,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拜访了他的班主任李老师,老师自然都是一些告状的话,当我问他有啥优点时,老师迟疑一会儿,说他上课对词语解释有兴趣,会猜、会蒙有点儿灵性,我听后如获至宝,回家便说:你词语解释在班里是No。1,我封你解词大王吧!我平时拿出一些字词,佯作不知何意,用肯定的语气说,你一定知道。然后立刻回避,只听到他的小书房里传出刷刷的翻字典的声音,一会儿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答案,我夸他真了不起,比爸爸强一百倍。这样,久而久之,儿子养成了爱阅读的好习惯,博览群书知识比较丰富,以后上了大学学习理科,但文采总是名列前茅。
我深刻的意识到,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要对孩子、对学生进行唤醒,训练激活他潜在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得到心灵的满足,他就会朝着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你期望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小学生年龄小性格不稳定,心理不健全。他们最强烈的需求和最本质的渴望,就是得到别人的鼓励和赞赏。尤其是需要他最崇拜的人的鼓励,没有机会,我们去创造机会,就没有达不到的目标。
成功教育的重要因素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态度。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人之心,莫过于情,学生是有着丰富感情的个体,情感也是每个学生精神生活的核心,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和支配作用。教师的良好情绪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向心力。对学生的宽容是一种爱,也是一种激励,会鼓舞他的一生,也会使他走向成功。
据传说大文豪叶圣陶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怕写作文,老师提前布置了一篇作文,他怎么也写不出来,只好抄了一篇名人之作,然而老师并没有斥责他,而是和气的说,照此努力的话,你将来一定是位了不起的文学家。他怀揣着老师这句温暖的话,孜孜不倦的读书,勤勤恳恳的写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世界大文豪。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完全占据他幼小的心灵,支配了他一生。试想,如果老师不顾学生自尊,说出让他沮丧的话,一代英杰就可能就此泯灭了。
南京师大周荣教授的女儿周婷婷,从小失去了听力,曾是个全聋全哑的女孩儿。多年来,父亲相信她能克服一切困难。在父亲耐心帮助下进行语言训练和智力开发,3岁半开口说话;6岁认两千多汉字;8岁时创造一项吉尼斯世界纪录——熟背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10岁创作了一部六万字的科幻小说;16岁考入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她以优异成绩被美国加劳德特大学录取,她的事迹曾感动并激励了许多中国人。什么原因会使一个残疾孩子取得如此成就呢?那就是赏识的力量。周宏教授说,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老师和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命运。
当前,我们开展了大规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和品质的教育,它强调知识内化和人的潜能的发展,强调人的身心和谐而全面发展的教育。笔者以为皮格马利翁效应理论为教师家长提供了教育的理想模式。我相信皮格马利翁效应会在素质教育中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必将大放异彩。
校庆征文唯美 篇四:
《晓庄,你好》
何其有幸能在学校九十五周年华诞期间,用我稚嫩,拙劣,朴素的文笔写下这篇文章,在这里,我想先祝贺南京晓庄学院,生日快乐!
九十五载沧桑砥砺,九十五载春华秋实,九十五载薪火相传。从1927年陶行知先生创建中国近代第一所乡村试验师范学校——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到今天南京晓庄学院迎来九十五岁生日,晓庄初心不改,始终坚持以“教学做合一”为校训,培养出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人民教师,被誉为“乡村优秀中小学教师的摇篮”。陈华说,“晓庄人不忘育人初心,传承大爱精神,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师德教育基地和教师培训基地,为江苏乃至全国的教育现代化和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做出贡献。”
“燕矶夕照,莫愁烟雨,方山樵歌,聚山水灵气,育华夏栋梁。”这是我偶然看见的词句,觉得十分贴近我心中对晓庄的印象,便想着一定要留下来,写在文里。
我在晓庄生活了三个月,看见过灯火通明的图书馆,在一个个平凡普通的夜晚,晓庄人或是在自习区伏案苦学,或是在拐角处低声诵读,或是在书架旁书山寻宝;我也看见过充满生命活力的运动场,篮球场上,是防守与接球,是跳跃与进攻;足球场上,是脚下生辉,带球过人,是横扑拦截;羽毛球场上,是挥动球拍,有来有往;我更看见过三三两两的人儿在俯身探寻一朵花的馥郁芬芳,在仰头共享慷慨月色,点点繁星,在阳光下抚摸慵懒的猫咪,在食堂感受热腾腾的烟火气息……同学们在这里生活,学习,在这里挥洒汗水,恣意跃动,享受青春,在这里拼搏努力,向上奋发,成为更好的自己。大学校园承载着莘莘学子心中的梦,也是心中的梦实现的地方。让我们以美妙的青春为圆心,以丰富的知识为半径,在大学校园中画出人生中最完美的一个圆。
九十五岁,是人类的耄耋之年,可对于晓庄而言,却正是壮年,晓庄拥有无限的前景和美好的未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再次向晓庄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祝愿晓庄欣欣向荣,蒸蒸日上!
祝愿晓庄辉煌灿烂,充满生机!
我愿你桃李满天,代代英才。
我祝你前程似锦,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