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精选8篇)

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精选8篇)

时间:2023-01-26 13:50

  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一:

  佛教石窟艺术

  一、课程教学目的:

  通过佛教石窟艺术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到佛教的兴起对美术的影响。

  二、思政育人目标:

  通过佛教石窟艺术灿烂辉煌的艺术成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明的情操,并树立起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艺术创作中将中华文明发扬光大的理想。

  三、思政育人方案设计及实施

  1、佛教基础知识背景

  佛教文化的本源是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东传到中国各地有两大倾向,南方重义理,北方重功德。文化的融合影响到了石窟艺术的风格样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国美术史的过程中应参照西方美术史进行比较,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也要能够融合多种元素进行创新。

  2、石窟艺术的建筑形制、雕塑样式和壁画内容

  在对佛教美术“样式”问题,如“凉州模式”、“云冈模式”等进行探讨时,将社会政治经济关系、文化诉求、传播路线等问题带入,增加石窟美术史研究的深度,从宏观上把握北魏到隋唐之际中国石窟美术文化传播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3、中国主要石窟

  石窟艺术丰富多彩的视觉形象吸引了南北各个社会阶层的信众,从皇家赞助、地方官员提倡到普通百姓全身心投入,我们可以注意到各个石窟的异同,外来建筑、雕塑、绘画等一系列因素都出现在中国本土,对繁荣汉代流传下来的视觉艺术,产生了全面影响,它们的融合形成了重要的思想和文化铺垫。

  莫高窟156窟张议潮出行图(局部)

  通过学生在课堂分享的石窟艺术调研报告,可以发现他们通过调研不仅熟悉了石窟艺术不同时间、地域所体现出的不同风格和题材;也对石窟艺术所反映的宗教活动及社会风尚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分别对龙门石窟、克孜尔石窟、炳灵寺石窟、莫高窟、麦积山石窟、云冈石窟等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成果来看,学生能够通过相关文献、图像和视频资料对石窟艺术的主要内容、风格及其与当时政治、经济生活的关联作出相应的解读。

  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二:

  《远大前程》:资本主义社会中个人理想与现实的错位

  一、课程教学目标

  1、介绍查尔斯·狄更斯的创作背景、写作特色及其主要作品。[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2、介绍19世纪中后期英国批判现实主义特色。

  3、分析《远大前程》中的人物形象,赏析小说开放性的结尾。

  二、思政育人目标

  1、认识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绅士文化价值观的实质。

  2、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1、课程导入

  (1)思考问题:《远大前程》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小说?它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匹普是一个成功的绅士吗?他的思想品格如何?他的成长经历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精神?

  (2)图片展示:

  提问:图片中的匹普与你心目中的英国绅士有什么区别?绅士是一种文化现象吗?绅士文化体现了英国社会的什么特征?主人公匹普的梦想与幻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匹普的绅士梦与他的爱情梦有什么关联?

  总结:英国的绅士文化体现了英国社会的等级特征和金钱至上的价值观。金钱和地位成了年轻人的远大理想,财富的价值与其来源无关,“向上爬”成为当时英国青年一代的座右铭。

  2、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内容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核心,决定大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它包括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3、深层阅读与深度反思

  (1)英国绅士文化的本质:“绅士”本指行为优雅有礼的男士。然而19世纪的英国社会风尚已经将“绅士”变为一种上流社会的符号,与金钱和地位划上了等号,与教育程度和礼仪关系不大。连像麦格维奇这样的罪犯,都梦想成为绅士,为此他把自己的梦想当作恩惠施与可怜的穷苦孩子匹普。“绅士”已经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绅士文化也成了英国等级社会金钱至上的象征。

  (2)“思政”教育:匹普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远大的理想不能脱离现实,否则就是虚梦一场。实现理想要脚踏实地,要有拼搏精神和辛勤劳动的付出,绝不能寄希望于不劳而获。理想是奋斗目标,不能与不切实际的梦想等同;成功是价值观取向和信念追求,不能与金钱和地位挂钩。

  当代大学生应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要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阶段,个人成长过程中会受到西方文化势力的影响,应该学会辨别是非的能力,牢固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三:

  从“瓦森纳协定”到“中兴事件”,看中国自主创新之路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第五章《微波元器件》的学习,实现下述教学目标:

  1、了解波导中的电抗元件工作原理,会对微带电路的不连续性进行分析;

  2、了解连接元件与终接元件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

  3、理解掌握衰减器、相移器、定向耦合器等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征。

  (二)思政育人目标

  1、坚定学生对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拥护国家科学发展战略,增强国际视野,培养国家忧患和国家安全意识。

  2、树立学生履行时代赋予使命的责任担当,激起学生学习报国的理想情怀,从而满怀创新精神、钻研精神和奉献精神。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本案例的思政教学采取课堂教学专业教学后,布置学生课后通过图书馆查询文献或网络获取,撰写《从“瓦森纳协定”到“中兴事件”看我国芯片技术发展》论文,作为1次作业(思政内容)。在下一次授课的开始,结合大家的文献阅读和网络查询,为学生讲授5-10分钟的下述内容。

  如图3所示,《瓦森纳协定》又称瓦森纳安排机制,它是世界主要的工业设备和武器制造国在巴黎统筹委员会解散后于1996年成立的一个旨在控制常规武器和高新技术贸易的国际性组织。《瓦森纳协定》虽然允许成员国在自愿的基础上对各自的技术出口实施控制,但实际上成员国在重要的技术出口决策上受到美国的影响。中国、伊朗、利比亚等均在这个被限制的国家名单之中。

  图3瓦森纳协定和美国对中国的高新技术禁运

  《瓦森纳协议》严重影响着我国与其成员国之间开展的高技术国际合作。在中美高技术合作方面,美国总是从其全球安全战略考虑,并以出口限制政策为借口,严格限制高技术向我国出口。中美两国虽然在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科技合作比较活跃,但是在航空、航天、信息、生物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几乎没有合作。在半导体领域,受限于《瓦森纳协议》,从芯片设计、生产等多个领域,中国都不能获取到国外的最新科技。

  通过本案例的思政学习,学生最大的收获是加强了国家安全、国家忧患意识,深刻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对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充满热情。

  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四: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创世的第一缕曙光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第九章《面天线》的学习,实现下述教学目标:

  1、理解面天线理论。

  2、掌握等效原理和面元的辐射场分析。

  3、理解掌握喇叭天线、反射面天线的基本结构设计与应用。

  (二)思政育人目标

  1、坚定学生对国家科学发展、生态发展政策的认同,增强国际视野,满怀爱国热情,勇担民族复兴使命,发扬时代精神。

  2、对学生进行了辩证唯物论的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加强了学生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规范修养。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本章的思政教学,在章节讲述的中间段,以课堂的最后10分钟,以PPT结合讲述的形式进行思政教学。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为了改进卫星通讯,建立了高灵敏度的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与本章面天线知识相关)。1964年,在用此天线系统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时,发现总有消除不掉的背景噪声,通过分析,他们认为这些波长为735厘米的来自宇宙的微波相当于35K,1965年,又证实为3K并公诸于世。彭齐亚斯和威尔逊都是普通的工程师,但因为他们的工作和发现,荣获了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工匠精神”思政元素融入其中)

  根据大爆炸学说,在创世大爆炸之初,尚未形成恒星与星系,宇宙中充斥着致密、高温的氢等离子体以及辐射。光子退耦时从混沌中走出来的光子,就带着创世的信息,一直穿行在宇宙中,直到撞上人类的探测器,这种辐射就是“宇宙背景辐射”。宇宙的膨胀会使这些光子越来越暗,波长越来越长,能量越来越低,根据理论,当今的宇宙背景辐射应当相当于3K的黑体辐射(辩证唯物论思政元素融入其中)。

  图6左所示为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CMB的射电望远镜(Holmdelhornantenna天线),图6右为科学家们最新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图。

  宇宙微波背景并不是宇宙的尽头,而是我们所看到的极限,无论是距离(尽可能远),还是时间(尽可能古老)。宇宙微波背景(CMB)成为我们最早观察时间的窗口:大爆炸之后的38万年。因此,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被称为“创世的第一缕曙光”,它为科学家们研究宇宙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五:

  多方案经济性比选与方案优化

  1、课程教学目标

  深刻理解多方案比选对于方案优化、科学决策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不同关系类型技术方案的特征,熟练运用不同类型关系的经济评价方法。科学把握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系统考量基于资本结构优化理论的融资问题,科学权衡债务资金的避税优势和高财务风险,审慎进行资本结构优化决策。

  2、思政育人目标

  进行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是职业人员的基本动作,是提高工程咨询质量、增强决策科学性的关键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既是专业的要求,更是职业的使命。通过学业训练,帮助学生树立钻研奋进的钉子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进取得精神等工匠精神。

  3、思政育人方案设计及实施

  (1)要通过安排大量的多方案的比选和优化案例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进行工程设计方案比选及优化。

  (2)让学生以执业者(咨询工程师)身份置身于多方案比选优化中,通过真实项目的评价和优化过程,真实体验、感受多方案比选和优化的重要意义。体会由于备选方案少,评价结论单一带来的决策不稳妥、不可靠乃至不科学的问题,从而警示学生在未来职业中必须不断钉钉子、精益求精。

  (3)开展工程经济评价优秀案例教育,通过了解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几十年的漫长过程,感受咨询工程师的严谨、审慎、负责态度、客观、公正、科学的求实精神。

  (4)开展反面典型案例教育,从决策失败的工程案例中探寻现金流归集的错误、基础数据的主观、工程经济评价的败笔、决策建议的疏忽等导致失败的缘由,警示工程经济评价这个面上工作、文本工作对于现实工程、真金白银的影响,激发钻研奋进、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埋下工匠精神的种子。

  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六:

  观中国“天眼”,树民族自信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第六章《天线辐射与接收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实现下述教学目标:

  1、了解天线的分类、功能、特性;

  2、掌握天线的基本辐射单元基本原理;

  3、理解掌握天线的基本电参数基本概念、涵义。

  (二)思政育人目标

  1、坚定学生对国家的大政方针、科学发展理念的认同,增强国际视野,满怀爱国热情,勇担民族复兴使命,发扬时代精神。

  2、帮助学生树立履行时代使命的责任担当,激发学生学习报国的理想情怀;加强了学生的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规范修养;助力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本章的思政教学,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该章主要内容讲述的开始,通过PPT向同学们展示世界上最大的天线—500米口径“大锅”,如图5所示,有的同学可以迅速认出这是我国的“世界之最”-“FAST射电望远镜”,教师对FAST工程进行3-5分钟的简述,以引出天线专业知识的讲解。

  第二阶段,在该章主要内容讲述的中段,进行10分钟左右的思政教学。请同学观看7分钟左右的视频《中国“世界之最”工程“FAST”之父南仁东》。

  观看完后,教师做下述阐述。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被誉为“中国天眼”,工程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天眼”由我国天文学家南仁东于1994年提出构想,历时22年建成,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启用当天,习近平给科研人员和建设者们发来贺信:“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天文学是孕育重大原创发现的前沿科学,也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战略制高点。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被誉为‘中国天眼’,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的落成启用,对我国在科学前沿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该案例的思政学习,最大的感受是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并对南仁东坚持22年,只做一件事(“天眼”工程)的责任担当,奉献和职业精神,都有了最深的体会和感染。

  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七:

  一、课程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

  2、品评小说中祥子的性格特征。

  二、思政育人目标

  1、解读小说的主题(“自由独立的劳动之歌”),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

  2、通过对主人公人生经历的梳理,开展中华民族勤劳美德教育。

  三、思政育人案例设计及实施过程

  1、指出祥子“北漂一族”的城市梦,结合当下“北漂”热点增加代入感

  五四时期至1930年代的文学创作中,出现了大量描写人力车夫的作品。直到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现代文学对人力车夫这一题材的开掘才达到了高峰,《骆驼祥子》以真诚的理解与同情描写了人力车夫的真实命运,塑造了祥子这一人力车夫的文学经典形象。

  在农村失去土地的祥子,带着“乡间小伙子的足壮与诚实”来到了都市,十八岁的他想通过自己真诚的劳动来换取独立的生活,“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最后决定去拉车。带着“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的自信,祥子给自己订立了奋斗目标——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人力车。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期;又能吃苦,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标——这是自己能做的事。

  祥子可谓“北漂一族”的鼻祖,只身来到大城市,有梦想有干劲有决心,能吃苦能拼搏能奋斗,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点明“北漂一族”为梦想坚持的决心,启发学生拥抱、坚持梦想,为梦努力不退缩的斗志。

  2、分析自由、独立的劳动者之歌,引导学生体会祥子的奋斗之美

  在强烈的信心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祥子终于凑足了一百块钱,并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自己的车”,对于祥子的意义是多样的:这是祥子生存的保障,是祥子独立、自由的前提,是祥子实现人生理想的途径,尤其是祥子的力量、祥子的自信、祥子的尊严和价值、祥子的整个生命的象征。拉上了自己的车的祥子是愉快的、昂扬的,“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我们看到,尽管拉车是个苦力活儿,但祥子是越干越有劲,小说写到这里,基调是明朗的。

  这是一首人力车之歌,人力车夫之歌,劳动者之歌,独立地自由地劳动着的祥子的人生之歌,如果没有自由和独立,祥子的劳动就是苦役而不是享受,是人生的折磨而不是人生的实现,归根结底,这是一首自由、独立的人格之歌。“如同骑着名马跑了几十里那样”!多么自由,多么自豪,多么痛快!在3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写劳动者的劳动多是从政治经济的层面,从阶级对立的层面来写,所以劳动的场景多是苦难的象征,是对于人的折磨;老舍从劳动对于人的意义的角度来写,写出了劳动的美,从五四新文学到1930年代,很少有作家对劳动给予如此的赞美。教学中可从老舍对劳动的赞美,引导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道理。

  3、点明梦想需要“他者”助力,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传统美德

  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当祥子钟情的妓女小福子自杀后,祥子对这个世界己经心无所系,他堕落成了一个懒惰、自私、有些无赖气的痞子。“北漂”梦彻底破灭。独立而自由地劳动,一个多么低限度的健康的愿望!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变得如此轻薄。

  祥子是卑微的,也是具体的,个别的,但是个别的、具体的愿望也是普遍性的表现形式。老舍是个爱国主义者,一个关注中国国民性的知识分子,从祥子自由劳动梦的破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舍对祥子的同情,对民族前途的深切忧虑!今天,我们早已超越了祥子的时空,在新时代,我们每个人的劳动都得到了充分尊重,我们该庆幸。每个人都可以为梦想而努力,实现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四、教学设计样例说明

  幸福需要奋斗梦想需要努力

  ——谈老舍小说《骆驼祥子》

  课程名称:中国现当代文学

  讲授内容:老舍小说《骆驼祥子》

  主讲教师:谢燕红

  上课日期:2019。

  课程教学目标:1。梳理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关系;2。品评小说中祥子的性格特征。

  思政育人目标:1。解读小说的主题(“自由、独立的劳动者之歌”),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明确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道理;2。结合作品开展勤劳团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主要环节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学习目标

  时间

  导入新课

  (看视频)

  回顾老舍的创作经历

  了解老舍创作《骆驼祥子》的缘起

  2分钟

  信息交互

  (情节与人物关系)

  说一说:分组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梳理情节。

  参与一组的讨论

  能理清小说的情节与人物关系

  4分钟

  画一画:小组成员合作,完成祥子起起落落的一生图。

  参与一组的活动

  3分钟

  讲一讲:分组展示,加深对祥子“北漂”的认识。

  组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3分钟

  概念交互

  (性格特征)

  议一议:分组讨论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

  参与一组的讨论

  会评价剧中人的性格特点

  6分钟

  沉浸式交互

  演一演:祥子三起三落买车失车的场景。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组织评议。

  揣摩祥子的性格

  特征

  8分钟

  挑战与提升

  (勤劳团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评一评:自由发言,关于祥子的多重解读(“勤劳、要强”)。

  组织学生发言、小结、

  评价

  1、理解祥子形象的多面性;

  2、明确小说的思想史和文化史意义。

  5分钟

  论一论:《骆驼祥子》的“劳动者之歌”与“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参与一组的讨论

  5分钟

  7分钟

  课堂小结(学习反馈)

  结合教材的表述、课堂讨论中其他同学的观点,深入思考劳动之美、团结之力。

  教师小结,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加深对老舍创作的认识。

  2分钟

  座位布局:

  教学活动场景:

  课前预习●草地读书会:《骆驼祥子》文本阅读

  “我”来演一演●小组排练:《骆驼祥子》片段

  ●小组讨论:《骆驼祥子》——祥子“北漂”梦想的起起落落

  大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优秀案例 篇八:

  人文素养展演活动

  一、课程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潜能,吸引和鼓励广大学生增强学习人文知识、阅读人文经典的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运用人文知识的社会实践能力,为学生的成才奠定更为宽厚的基础。

  二、思政育人目标

  1、提升与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开拓创新与积极进取的精神;

  2、促进学生在竞争与合作中学会进步,培养学生能动协作的实践技能。

  三、育人主题

  实践创新

  四、思政育人案例设计

  针对当代社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以及人才成长中文化因素的作用,本课程加强推行学生剧作表演、口语表达会、读书报告会、古诗词鉴赏会等多类实践活动,并举行年度人文素养展演,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引领学生通过实践将知识转化为创造力。

  五、实施过程

  (一)活动背景及意义

  我校当下正处于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的高速发展时期,面临从单一型人才向多元化人才培养的转型,因此加强我校人文素养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有助于学生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而形成内在的人格、气质、修养,从而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品质和价值趋向,争做社会所需要的有思想、有道德、有思维、有责任的复合型人才。人文素养展演活动已连续开展多年,充分彰显母语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张扬人文精神、陶冶审美情操、构建校园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全方位地展示我校人文通识类课程的教学成果,有效提升学生全方位运用母语的能力以及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开拓创新与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能动协作的实践技能,以打造我校特有的人文素养教育质量提升的实施体系,形成自己的品牌。

  (二)活动实施

  1、活动主题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2、活动形式

  经典诵读、戏剧表演、情境主持、创意配音等

  3、活动要求

  (1)可从哲学、历史、文学等经典著作中选题,也可以选用表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情感等题材;

  (2)要求作品内容积极健康,主题鲜明,富有感染力,兼顾思想性与文学性;

  (3)鼓励在艺术效果和表演形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

  (4)每个节目表演人数最少5人,节目时长为8-20分钟。

  4、参加对象

  全校开设《大学人文基础》课程班级(每年约20个班级,800名左右学生)

  5、活动流程

  准备阶段:(每年3-5月)

  (1)3月初各班级传达展演计划;

  (2)3月中旬各班级选派同学并组队为各项展演做准备训练;

  (3)4月-5月初举行展演节目排练。

  全校展演:每年5月底或6月初

  (三)活动内容

  年度活动

  节目内容

  2018年度

  人文素养展演

  ——人文短剧专场

  1、人文短剧《幸福照相馆》

  2、人文短剧《甄嬛后传》

  3、人文短剧《趣味运动会》

  4、人文短剧《感性与理性》

  5、人文短剧《小心走路》

  6、人文短剧《刘三姐》

  2017年度

  人文素养展演

  ——话剧专场

  1、中国古典话剧《范进中举》

  2、外国音乐剧《音乐之声》

  3、中国现代话剧《沙家浜》

  4、外国童话剧《白雪公主》

  2016年度

  人文素养展演

  ——戏剧专场

  1、中国古典戏剧《西厢记赖婚》

  2、中国当代戏剧《欢乐颂》

  3、外国戏剧《金苹果的传说》

  4、中国现代戏剧《边城》

  2015年度

  人文素养展演

  1、国学荟萃

  2、创意配音《东成西就》

  3、中国现代戏剧《伤逝》

  4、情境辩论《文学阅读与生活认知》

  5、情境主持《电视购物》

  6、外国戏剧《伪君子》

  (四)活动总结

  本活动的整台演出均采取全程拍摄并刻制成光盘,留存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内容丰富、节目质量优良得到高度肯定和广泛好评,充分显现了人文素养展演活动是丰富学生校园精神生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营造了我校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培养了我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与人文情怀,激发了我校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升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充分展示了我校人文素养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果。

Copyright © 2019 www.guaiw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乖乖作文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