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咏雪教案(精选6篇)

世说新语咏雪教案(精选6篇)

时间:2023-04-08 12:38

  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篇一:

  教学目的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背诵短文

  4.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赏析名句

  仿写句子

  教学难点:了解比喻的形似和神似

  教学过程:

  导入:以复习串讲三单元课文内容导入

  朱自清的《春》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充满新、美、力的春光图。

  梁衡的《夏感》向我们展示了忙碌、紧张,处于承前启后的,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的夏忙图。

  何其芳笔下的《秋天》,丰收在农家、游戏在渔船、荡漾在牧羊女的眼中,每一句诗都是一幅清新多姿的画面。

  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更有让人怜爱的温晴、舒适。最妙的雪后山景别有一番韵味。

  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在作家笔下流光溢彩,我们知道雪是冬天的精灵,那么在古人的眼中,又是怎样的画面呢?今天我们就借助于《世说新语》中的短文精品,走进古人的文学世界。

  新课:

  一、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通过看课下注解了解文常

  教师补充讲解,介绍作品不问政治、清新的特点。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二、研读《咏雪》

  (一)朗读课文:教师范读

  扫除字词障碍

  注音:

  谢太傅(fù)雪骤(zhòu)差可拟(nǐ)柳絮(xù)无奕(yì)道韫(yùn)

  学生朗读课文

  注意朗读节奏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疏通文意

  朗读课文

  学生通过阅读注解逐字逐句翻译、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1)与儿女讲论文义(讲解诗文)(2)俄而雪骤(不久)(急)

  (3)公欣然曰(高兴的样子)(4)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随)

  (5)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可以比拟)

  学生翻译课文

  重点句子翻译

  (三)分析课文

  小组讨论完成

  根据记叙的要素理清课文内容

  时间:寒雪日

  地点:内

  人物:谢太傅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

  学生再读注解,理清人脉关系,感受高雅的家庭氛围。

  学生再读课文,感受温馨的家庭氛围

  (四)赏析句子

  看画面,感受情景

  找出句子,分析妙处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做裁判,评价两个句子

  教师点拨:

  明确: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基础。柳絮给人春天即将来临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你认为作者偏向于哪一句?

  从补充谢道韫的身份看出,作者暗示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成语“柳絮才高”,表示人有卓越的文学才能。多指女子。

  比喻形似--神似

  例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运用修辞的作用:形象生动

  四.练笔

  (一)仿写咏雪的句子

  白雪纷纷何所似,差可拟,未若。

  师生互动:

  同学们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老师曰:“天女散花差可拟。”

  同学们曰:“白雪纷纷何所似?”老师曰:“未若白蝶翩迁舞。”

  (二)课件呈现古代诗词中的咏雪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三)看画面,写句子,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

  课件呈现画面

  学生写作

  五.方法总结:

  观察仔细,

  用词准确,

  修辞恰当

  六.作业:积累

  收集含“雪”的成语

  收集含“雪”或咏雪的古诗句

  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篇二:

  余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未若”等。并且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意,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事物。

  3、情感目标: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的学习方法。并积累文言字词。

  2、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

  2、探讨法和点拨法相结合:本文叙事中包含议论,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学生的参与探究相结合。

  3、延伸阅读法:巩固积累咏雪名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

  (二)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读文

  骤:zhou似:si差:cha拟:ni奕:yi。

  齐声朗读这篇课文。

  2.译文,知大意。

  现在请同学们用五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并结合注释,试着翻译全文,同时把

  不懂的字词句,做好记号,等下请同学们提出来。(提示:不理解之处打个“?”)

  3.梳理明确:

  明确(重点讲解):内集,儿女古今异义,俄而,未若,拟,骤等。以及两个咏雪名句的讲解。

  4.全体译读

  5.复述

  (三)质疑探究,深化体验

  1.谢太傅和家人聚会时屋内的气氛如何啊?又从那些词可以看出来呢?快速浏览课文。

  明确:轻松,欢快,融洽。从欣然,笑乐看出来的。

  那么请同学,先齐声朗读课文,把那种融洽欢快的气氛读出来。

  2.当谢太傅问:白雪纷纷何所似?时,对于胡儿与谢道藴的回答,他是什么反应啊?笑乐。那同学们思考一下,他是为谁的回答而笑乐满意呢?

  明确:①对他们两的回答;②笑胡儿,乐兄女;③只为兄女笑乐。

  3.编著这个故事的作者又觉得谁的回答好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

  明确:是谢道藴的好。最后点明她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谢道藴的回答。因为这个故事谢道藴有了“咏絮才”的称号。

  4.他们的回答,谢太傅是一笑了之,编者是赞赏谢道藴的,那同学们觉得哪个回答好呢?

  明确:①从外形上看,雪盐颜色相进,且撒盐和雪落下来的姿态很相似,形似才能神似。

  ②是个讲究的是意蕴与物象的统一。柳絮是春天才有的,似乎在暗示冬天已经来了,春天也将来临,有深刻的意蕴,并且把漫天飞舞的雪花比作满天的柳絮飘飞,意境很美。所以此喻有意蕴,而比作盐则没有。

  (四)发挥想象,拓展延伸

  1.那么同学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呢?

  明确:像鹅毛,蒲公英等。

  2.我们学过很多关于雪的诗句,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柳宗元《江雪》

  (五)布置作业,开拓视野

  聪明的少年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收集其中的故事,并完成相关练习。最后一起背诵全文。

  五、板书:

  起因:内集,讲论文意

  咏雪经过:胡儿咏,兄女咏

  结果:公大笑乐

  补叙:道韫身份

  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重点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一、导入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同学们,刚才我们都听了“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二、新课学习

  (一)复习有关《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二)学习《咏雪》。

  1.一读课文:

  听录音,根据文意断句,加上标点符号,再朗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二读课文,理解加点的词语: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4.四读课文,研讨问题:(四人小组合作)

  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融洽欢快轻松

  ②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③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5.五读课文能背诵:

  6.归纳主题: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7.想一想议一议: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如何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三、拓展思维:

  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天。

  ——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四、课后作业:

  1.阅读《世说新语》,选择你读懂的一篇给予鉴赏、评点。

  2.片断练笔:自拟题目,景色描写。

  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二、教学重点

  1.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三、导入

  俗话说“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一直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勃勃生机。眼下,虽已天寒地冻,但我们却收到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北方冬季的代表景物“雪”。从古至今无数诗人呤咏过它的美好,还有许多与雪有关的俗语,谚语,以及众多描绘雪的词语。你能举个例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雪有关的故事。

  四、学习新课

  (一)了解《世说新语》和刘义庆的知识。

  (二)了解文言文翻译五字法:

  留:文言文中沿用至今意义不变的词语,以及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予以保留;

  换:把古今异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词语;

  调:特殊句式翻译时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语序;

  补:文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等翻译时必须补出;

  删:删去文中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又不影响原义的虚词.

  (三)学习《咏雪》。

  1.一读课文。

  听录音,根据文意断句,加上标点符号,再朗读。

  2.二读课文,理解加点的词语。

  3.三读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4.四读课文,研讨问题:(十人小组合作)

  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②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③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5.五读课文能背诵。

  6.归纳主题。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7.想一想议一议。

  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如何看法:

  ①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笑”前喻,“乐”后喻;

  ③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五、拓展延伸

  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呢?

  请欣赏:

  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毛泽东《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李白《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六、课堂练习

  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正确朗读短文,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3、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一课时教读,如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咏雪》选自——?)

  二、预习检测

  1、关于《世说新语》

  (1)《世说新语》知多少?请介绍的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关键词。

  (2)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美学家李泽厚将魏晋时期的特征概括为“魏晋风度”,那这些风流“名士”们会有怎样的风度呢?

  2、请同学根据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3、读得对不对呢?请根据范读进行自我检测。

  4、齐读课文。

  三、疏通课文

  1、给大家5分钟时间独立翻译课文,重点弄清划横线的词语解释。

  2、翻译过程中有问题的同学向组内同学寻求帮助。

  3、疏通文意检测,小组间比一比,请出小组代言人,一人一词解释,看哪个组的正确率高。

  4、再请两个组比一比,看哪个组的代言人翻译的句子更好。(其他组的同学当评委)

  5、全班一起口头翻译课文。注意用词准确,句意完整。(自我纠正与老师纠正兼用)

  四、初背课文

  请大家根据译文尝试背一背课文吧。

  五、感知课文

  现在要考考大家,通过翻译课文,看看你们到底弄懂了这个故事没有。请用原文字词齐声回答以下四个问题。

  六、比较赏析

  1、在讲论文义的时候,因风雪骤起,谢太傅临时起意考察孩子们的学艺,胡儿和无奕也是灵机一动,随口而出,事前并无准备。那么你们认为,把雪比作盐和柳絮,到底哪一个更好呢?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文章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回到文中来,文末为什么要详细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呢?(由此可见编者的态度是倾向于谢道韫的比喻的。)

  3、宋代诗人蒲寿宬(音同“成”)曾赞扬“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可见其钟爱之深。那么这个比喻究竟妙在何处?

  柳絮因风起:飞扬之态(盐过细而无形了)、轻盈之雅(盐虽轻却太俗)、文学之韵(诗文中常见柳树之姿,折柳之情,却无从寻到赞美盐的词句)。简简单单几个字就从形、神、韵三个层面展现了雪的美态。

  七、拓展延伸

  而此时的谢道韫还是垂髫总角之年,却又如此灵性。曹雪芹在《红楼梦》对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判词中就曾用“咏絮才”来称赞两位佳丽的才情出众。

  蒋老师也读到一篇有趣的人物传记散文,想要与大家分享。《谢道韫:她身后,众神喧哗》。读后感:女人走出闺房,与男子侃侃而辩;义正词严,敌将手下全身而退;素颜素服,坦然待客,赢得异性敬服……谢道韫一反封建社会女性保守刻板的印象,展现出洒脱不群的个性风采。这也是《世说新语》令今天的读者耳目一新之所在。它主要记载了汉末年到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和风气。

  八、意在言外

  你从《咏雪》这个故事中感受谢家哪些特点?(这种思想自由的风气源于社会风气的相对自由。)

  九、课外作业

  1、认真背诵课文并默写一次;

  2、认真预习《陈太丘与友期》。

  3、读一读《世说新语》的小故事,了解那个鲜活的时代和鲜活的人。

  世说新语咏雪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如“俄而、欣然、拟、未若”等。

  2、背诵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发挥想象,学习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事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情境中感受机智、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引导学生敢于跳出书本,形成创造性阅读品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教学方法]

  1、诵读法。这是学生进入初中后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要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本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两个比喻句,你认为哪个更好?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问学生雪花像什么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猜个谜语:“头戴六角帽,身穿白衣裳,寒冷全不怕,迎风空中舞。”另外,纪晓岚有一首诗:“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芦花皆不见。”说的是谁?

  学生回答:雪

  教师:你会将雪花比喻成什么?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跟随古人刘义庆去看看古代的少年才女是如何咏雪的?

  教师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学生介绍刘义庆及《世说新语》,齐读注解①。

  2、教师补充《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的。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被鲁迅先生称作“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全书有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

  3、学生齐读全文,教师听纠正读音。

  三、小组合作翻译,整体感知

  1、集体再读课文,注意停顿。

  2、四人小组合作翻译,教师巡视解决小组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示:注意下文注解的运用,解决难翻译的字词。侧重分辨、掌握词语的翻译。用圈点、标注法做好笔记。

  3、四人小组展示交流

  教师要求:展示时按两人朗读——1人句子翻译——1人重点词语强调的顺序进行。一句一组。

  4、教师适时点拨讲解古今异义词如“儿女”,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等文言文积累知识。

  5、小组朗读(齐读或分角色朗读),加深理解,明确朗读停顿。

  四、研读课文、品析比喻句

  (一)、四人小组梳理文章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各层内容,教师板书。

  (二)、教师引导、品读赏析:

  1、教师提问:中心事件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两位孩子的回答运用怎样的修辞?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学生跳读课文,勾画、品读、体会咏雪语句,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1)认为“撒盐”好,运用比喻将雪的颜色和下落形态很形似的表达

  出来,符合比喻的基本要求。

  (2)认为“柳絮”好,同样运用比喻,但侧重神似,意象中给人以春

  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意蕴深刻。

  2、教师追问:文中一家之主谢太傅对两种回答有何态度?为什么?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教师归纳明确:

  (1)对子侄辈的回答很满意。

  (2)“笑”前喻,“乐”后喻。

  (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称谢道韫为才女,说“咏絮才”,就是从

  这里来的。

  3、教师再问:作者对两种回答又有何倾向?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学生品读、勾画、理解,同桌商讨,得出结论,回答交流。

  4、学生看板书尝试背诵

  五、拓展延伸、积累名句

  回忆你的学习积累,你知道古人有哪些喻雪的名句?

  学生背诵展示,教师补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

  六、课堂小结

  本文叙述了谢家子弟“咏雪”的故事,以描写人物语言为主,全篇语言简练。在不足百字的文章里,清楚地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缘由以及经过和结果。虽未作一字议论,但从文末补充交代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更加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咏雪》

  2、完成课本“研讨与练习”第一、三题。

  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熟读,翻译。

  八、板书设计

Copyright © 2019 www.guaiw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乖乖作文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