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一:
“林县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四十多年前上小学时,就学过红旗渠的故事,红旗渠的故事在河南乃至全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先后三次来到红旗渠参观学习。每一次来,都受到一次心灵的洗礼,内心的敬仰和震撼无以言表。林县人民十万大军战太行,历经十年,战天斗地,吃了难以想象的苦,修成了号称中国“水上长城”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这是林县的奇迹,也是中国的奇迹,亦堪称世界奇迹,只有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创造这一举世无双的人间奇迹。前辈们流血流汗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代林县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砥砺奋进。红旗渠精神是博大宽广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精神谱系的方方面面,都在红旗渠精神中得以体现。通过观摩学习,我体会比较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昂的政治热情。林县人民在那十分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在悬崖峭壁上,修建了1500多公里的干支渠,加上末端小渠,总计近万公里。犹如一条绿色彩带盘绕在太行山间。之所以能完成这么一个伟大的工程,正是林县人民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对共产党的无限热爱,由此换发出巨大的政治热情、工作热情,由此启示我们,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只有不论什么时候,都坚决听党话、跟党走,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才能实现宏伟蓝图,践行初心使命。
二是超强的凝聚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团结一心向前进。这在红旗渠的修建中得到集中体现。县委决策定了之后,一声号令,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进太行山,超强的动员能力,步调一致的行动,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会实现。去年以来肆虐的疫情,在短期内得以控制,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很快得以恢复。而西方一些国家至今疫情不但没得到控制,还有日益严重的趋势。现实情况的对比,足以说明制度的孰优孰劣。通过学习,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
三是坚韧的吃苦耐劳精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时间不长,百废待兴,条件相当艰苦。尤其是林县,地理条件恶劣,十年九旱,缺吃缺喝,对大多数人,实现用水自由成为一种奢望。在那种条件下,广大林县人民,啃着粗干粮,甚至以野菜充饥,喝着凉水,住在荒郊野岭、悬崖绝壁,冬天风雪严寒,夏天蚊虫叮咬。在没经历那个时代的人看来,真的是不可想象,靠一根钢钎、一把锤子、一个箩筐,干成了不可能干成的事。在当代,物质条件十分的丰富,但艰苦奋斗精神永远不过时,千万不能被安逸消磨了斗志,作为瀍河的一员,在建设美丽新瀍河的实践中,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什么时候放松了、懈怠了、安逸了,我们就可能在建设洛阳副中心城市中被动落后,到那时就悔之晚矣。这是我们最最需要警醒的。[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四是严谨的科学态度。这么一项宏大的工程,单靠热情和蛮力是不行的。据介绍,超过八千比一的误差,工程就可能通不了水,就可能前功尽弃。在悬崖峭壁上施工,上千公里的战线,科技条件又比较落后,在那样的条件下,能够做到分毫不差,着实令人叹服,条件再艰苦,也要讲究科学。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一样,千万不能干拍脑袋的事情,一定要审时度势、尊重科学、尊重规律,这样做事情才能顺利,才能事半功倍,才能避免造成损失。
五是严格的质量标准。红旗渠是一项浩大工程,百年大计、质量为本,从老师的介绍中,从现场的感悟中,惊叹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能够修建这么高质量的工程,处处体现了精心,处处体现了标准,不因条件艰苦就降低标准。红旗渠建成五十多年了,坚固如初,没出现任何的质量问题。实际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记细节决定成败,标准决定好坏。就像红旗渠,上千公里干支渠,如一处出现问题,就会影响通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比如我们在道路修建中、老旧小区改造中、房屋建造中等等,一定要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做到进度和质量的统一,宁愿进度慢下来,也不能干因抢工期而忽视质量的问题。真正办成对党和国家负责、老百姓满意的高质量工程。
六是敢于纠错的自省精神。修红旗渠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刚开始过于乐观,定两个月完成,初期全面铺开,在实践中行不通,后又实施分段实施,不断在实践中修正思路、完善方案。注意听民意、汇民智、纳民言。我们干任何工作,一开始可能考虑并不完善,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纠偏,不断地完善,不断地修正缺点错误,这样才能使事业不受损害。千万不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最后可能会半途而废或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七是淡化的名利观念。当时修红旗渠,物资财力相当缺乏,公家只能保证钢钎、炸药、石灰、水泥等,其它的全靠自己。县委一声令下,群众自带被褥、干粮、炊具,不计报酬,投入到火热的修渠大军中。可以说基本上算是义务劳动。因为有了大公无私精神,才弥补了物资资金缺乏的瓶颈,使工程得以顺利进行。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新形势下仍需大力弘扬。当前,我们瀍河处于重大发展时期,一个个重点项目、重大工程纷纷上马,强力推进,如果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很难担当起这一历史责任。目前全区上下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工作已成常态,奉献意识已深入人心。按这种势头发扬光大下去,瀍河的美好明天一定会很快实现。
八是清明的环境感召力。这么一项浩大的工程,尽管再艰苦也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修渠的所有进出账目清清楚楚,每一项开资都精打细算,每一个物品都用在恰当之处,并且账目向群众公布,群众心服口服,干部群众融为一体。没有任何的特殊待遇,甚至待遇还不如群众高。清廉的环境,激发了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不管什么时候,公生明、廉生威,各级党员干部的清廉都具有示范和表率作用。十八大后,持续加大的反腐倡廉,八项规定的贯彻执行,清廉的政务环境正在形成,风清气正的环境,一定会快速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完成。中国梦、强国梦一定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
九是浓厚的为民情怀。红旗渠的修建离不开林县老书记杨贵。刚开始决策时,阻力重重,逐渐地,大家从杨书记的执着中看到了他一心为民办事的高尚追求,他家不在林县,完全可以不上马这一工程,稳当干几年,调别处做官。但他没有这样做,始终守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以实际行动感动了全县上下,最后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激励了斗志。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这就是共产党员应该有的公仆意识。我们干任何事情,都要以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为标准。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时刻把群众装在心上。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境界才能逐步升华,工作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党和政府的形象才能在群众心中得到光大,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更加牢固,事业才能永续和辉煌。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二: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有幸参加了由县委组织部举办的弘扬红旗渠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培训班,于3月1日奔赴太行山区河南省林州市,实地参观了举世闻名被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学习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五天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在红旗渠的所观所感令我震撼不已,下面就这次学习培训谈几点心得体会:
红旗渠全长1500公里,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是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建而成的。红旗渠是毛泽东时代林州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创造的一大奇迹。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已经成为中国人民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结束了十年久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被称为世界水利第八大奇迹,每年吸引着数百万中外游客。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这十六个字是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精神。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尤为重要,既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勤劳坚韧的优良传统,又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理想信念和不懈追求。今天的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水利工程,它已经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学习红旗渠精神,首先要坚定理想信念。60年代,物质匮乏,技术落后,人们吃饭都是问题,在这样的困苦时期能建成红旗渠这一世界奇迹,靠得就是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才有了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最终修成了红旗渠。理想信念坚定,就能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理想信念缺乏,就会感到思想空虚、精神不振、无所事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弘扬红旗渠精神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水平,确保党和国家永不变节;有利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继承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热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修建红旗渠的十年,无数党员为我们做出了榜样,“这种奉献无私到命都可以不要,共产党就是为群众无私奉献才赢得了民心!”正如当年在修渠中光荣入党的特等劳模任羊成所言,“那时都是共产党员冲锋在前,然后是共青团员顶上去,群众紧紧跟着我们,我最佩服的就是共产党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现在一些干部吃不了苦、贪图享乐、不求进取,久而久之便会丧失对腐朽思想的警惕和免疫力,以致滑入犯罪的深渊。因此,红旗渠精神也是党员干部弘扬正气、抵御邪气、廉洁从政的有力武器。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有责任心,勇于担当。六十年代修建红旗渠的时候,面对工程浩大、施工环境恶劣等种种挑战,又需要解决缺乏资金、缺乏物资、缺乏技术等种种难题,甚至还遭到一些人的不理解和冷嘲热讽。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硬是顶住各种压力,带领全县人民利用十年时间打赢了这场硬仗。当前,我们工业园区正处在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这就需要我们拿出当年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拼劲、韧劲和干劲,克服困难,勇于担责,不断以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为托克托工业园区的发展贡献全部力量。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作为一名工业经济战线的党员干部,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时,我要以红旗渠精神为动力、为榜样,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永远保持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要时刻牢记共产党员身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时刻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使红旗渠精神永活心中。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努力服务好企业和重点项目,尽己所能推动重大项目顺利实施,为工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三:
让历史之光照亮前进之路
秋日之太行,峰峦叠嶂,层林尽染,千百年间的地质演变经过夏季烈日的烘烤和秋风劲吹般的洗礼,为本就雄伟的太行山增添神韵。11月1日至5日,跟随院党史学习教育的脚步,来到故乡林州红旗渠畔,追寻先人足迹、重温艰苦岁月、传承奋斗精神、砥砺初心使命。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林县,历史上是一个穷苦大县,水贵如油、土地荒瘠,林县人为缺水找水盼水世代煎熬。新中国成立后,为解决吃水难题,在党的带领下,10万林县英雄儿女走进太行山,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削平1250个山头,凿通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在壁立万仞、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的壮举至今屹立在在太行山腰间,像一条高挂云端的彩带日夜从千里之外的浊漳河穿山引水。每次走进红旗渠我都会感受到有一种蓬勃的朝气激荡着我的心灵。这是一种巨大的心灵震撼,尤其是当你游离在太行山间,触摸着悬崖峭壁上的紫红色岩石,凝望着这座靠人工双手打磨、重新安排的山河壮举,你就会发现世上原本没有什么困难能够超越如此之苦,没有什么业绩不是人们奋斗不可为,没有什么目标不是人民努力达不到。
伟大的时代创造伟大的事迹,伟大的事迹背后都有伟岸的人民去创造。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怀念三书记。群众眼中所说的三书记指的是兰考的焦裕禄书记、辉县的郑永和书记还有就是林州的杨贵书记。提起红旗渠不得不提杨贵,在红旗渠展览馆,我曾经看到有这么一段话,“如果红旗渠水不能从山西顺利引入林县,那么红旗渠工程就是一场劳民伤财的工程,我和县长李贵将会从太行山上跳下去,以死谢百万林县人民”。说这句话的正是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当时由于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人们不断质疑修好后的水渠能不能从山西借势引水,杨贵老书记以一个共产党人背山求水的勇气和担当响亮地回应了人们的质疑,坚定了人们走向胜利的信心和勇气。什么是共产党人的情怀,在杨贵书记身上,我读到了责任和担当。这份责任是一个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向难而生的抉择,这份担当是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勇毅前行的伟岸壮举。正是有这样的情怀,才能将千百年来顺势而下的浊漳河逼水上山,在太行山群山峻岭间哗哗流淌1500公里、滴滴滋润寻常百姓人间烟火,在土地荒寂的太行山间点亮朵朵希望之光。
在太行山的红旗渠青年洞,你会发现每一段渠首的青石上都刻有一块责任状,上面明确写明了当年修渠的公社、修渠的时间、修渠的长度以及修渠渠道责任人。在红旗渠沿岸神工铺,你能看见当年修渠人,天为被石为床,山川卷帘、星月为榻,劈山凿石、抬纤夯土的劳动画面。在话剧《红旗渠》中,你能听到当年修渠人经常说的一句话“饭要吃好、活要干好”。为什么太行山间红旗渠的能够创造六十年不倒的人间奇迹?在太行山间的流淌的红旗渠水中、在那群垒石夯土的修渠民工身上,我们又读到了责任和担当。林县的老一辈人为了子孙后代不再吃苦受罪,在党的领导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不等不靠,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十年辛苦,用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执着韧劲,换取了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的历史丰碑。风雨侵蚀五十年,这期间无数的草木枯荣,无数的山石风裂,但这份责任和担当随着红旗渠工程的坚固耐用传承至今。
抚今追昔鉴往知来。当前,人民法院工作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改革关键期。为民司法执掌人间生死自由、权衡世道利益得失,关乎民间疾苦、责任重于泰山。司法的过程也是“修渠”的过程,司法的工程更要像红旗渠那样坚固不倒,否则即是“劳民伤财”、就会损民害己。我们应该像修渠人一样,在司法不同的岗位上勇于担责、敢于担当,以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解决好一个个人民心中的烦事难事,努力把每一笔案件精准锻造案件事实基石,挖掘自身所学努力划分清案件的法律责任,敢于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卷宗中为人民背书,用一把心尺丈量是非曲直,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能感受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四:
习近平总书记说:“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6月5日至7日,我有幸参加了瀍河区“传承红旗渠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第二期,这三天的学习经历让我收获颇多,通过理论讲解、实践教学、观看演出和主题研讨,我充分领悟了红旗渠精神蕴含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红旗渠精神给予我奋勇争先、顽强拼搏的勇气,指引我解放思想、坚定信念、磨砺意志,推动我进一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美丽新瀍河贡献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
学习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发扬自力更生的优秀品质。红旗渠工程动工时,正是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期,物资匮乏。但林县人民不等不靠,更没有伸手向国家要投资、要材料,而是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依靠集体力量自己筹划。林县县委明确提出:“自力更生是法宝,众人拾柴火焰高,建渠不能靠国家,全靠双手来创造。”红旗渠就是林县人民依靠集体力量、发扬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建成的,这对我区现阶段工作很有学习借鉴意义,在全区发展的紧要关头,我们每名干部都要充分发挥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毅力,为全区发展主动谋划、集思广益、倾力奉献。
学习伟大的红旗渠精神,践行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面对粮食紧张、物资短缺、技术设备条件落后的极端艰苦情况,林县人民坚定地提出:“修自己的渠,流自己的汗,不能靠天靠神仙,渡过困难就是胜利。”为了节省来之不易的工程建设资金,林县人民在施工过程中总是精打细算,勤俭建设。非生产性费用,一钱不花;自己能制造的,坚决不买;非花不可的,也要算了又算,从上到下开展起了“以土代洋,废物利用”的勤俭办水利热潮,将艰苦创业优良传统发挥到了极致。当前,我们全区上下也要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学习红旗渠的成功经验,不断开拓进取,争创一流业绩。
学习伟大的红旗渠精神,传承无私奉献的为民情怀。在红旗渠的修建中,党员干部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自觉成为修渠的宣传人员、工作人员、战斗人员,成为了走在前列的带头人。正是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修渠工地上先后涌现出舍己救人的共产党员李改云、把一生奉献给水利事业的林县水利局技术人员吴祖太、带头实干的五好连长石文祝、艰苦奋斗的五好施工员路银、除险英雄任羊成、长期坚持在工地奋战的五好民工郑文锁等,他们都是无私奉献的先进典型。瀍河的发展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无私付出、担当奉献、攻坚克难,我们要充分发扬“三牛”精神,聚力谱写瀍河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一段学习的结束,伴随的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在学习过程中迸发出的思想灵感,成为了指引我办实事、开新局的动力源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坚持学习,淬炼初心。坚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学习党规党章,学习百年党史,在学习中增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永葆初心使命。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应用到工作中,面对困难毫不畏惧,面对挑战勇攀高峰。二是攻坚克难,勇于担当。今年,围绕区委“123456”发展战略、“两步协同”实施方略,华林街道将集聚“四力”,构建“四维”党建体系,全力打造君河湾社区、华新社区大党建示范点;牢牢抓住“攻坚落实年”重大任务,按照坚持党建引领、尊重群众意愿、完善功能服务的原则,充分发挥老旧小区改造民情议事站、党员瞭望台的作用,努力将老旧小区改造打造成全区、全市标杆工程;同时立足实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和全区“十百千万·群众大走访”,聚焦困难群体、精准开展工作、提供精细服务,把大事小情都办好、办到百姓心坎儿上。三是立足本职,开拓创新。作为一名基层干部,首先要践行好群众路线,多到群众中去,多听群众呼声,多向群众学习,尤其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要坚持听民意、集民智,把民生工程落实好。其次要有持之以恒的韧劲,秉着“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攻克难题,坚决贯彻好区委区政府的各项指示要求。最后要坚持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工作中谋实事、出新招,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两抓一保”,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五: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历时近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5日-7日,按照区委组织安排,我参加了“传承红旗渠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在为期三天时间里,通过听讲座、看展览、赏话剧、走水渠等理论教学和现场体验学习方式,我深刻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政治上受到了锤炼,思想上受到了教育,灵魂上受到了洗礼,对自身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坚持弘扬红旗渠精神,增强大局意识
红旗渠的艰苦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10年的修建,面对数不清的曲折和坎坷,杨贵书记用钢铁般的信仰和政治定力为我们做了表率,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杨贵书记认为,红旗渠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特别是“为了人民”,堪称红旗渠精神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必须要在任何时候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与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及我区“十百千万·群众大走访”活动不谋而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百千万·群众大走访”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干好事。把解决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的问题,用真情和实干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
二、传承发扬红旗渠精神,保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生动写照。红旗渠修建历时十年,虽然缺资源、缺财力、缺科技支撑,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坚持自力更生,创造一切条件修渠,鼓舞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扬斗争精神,积极攻坚克难。红旗渠精神的落脚点是实干、是奋斗。自力更生是根基,艰苦创业是根本,团结协作是核心,无私奉献是源泉。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新时代的工会干部,要把红旗渠精神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转化成战胜风险挑战的坚强意志,转化成更大的责任担当和更高的目标要求,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更好的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努力抒写新时代我区工会事业发展新篇章。
三、坚持学用结合,践行红旗渠精神
新时代对工会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新形势对工会人提出更多挑战。眼里有百姓,就会把他们的事情记挂在心上,无论是宏大的事还是细小的事。做好工会各项工作,需要我们像“修渠”一样,拿出应有的责任担当,在工作岗位上创造新业绩。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去思考、把握、谋划,主动融入大局,找准工会工作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实现本职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二是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作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三是锻造锻炼优良作风,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素养,落实好省总、市总及区委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今天的红旗渠已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更是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之魂。作为党员干部,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向先辈先烈学习,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中、付诸行动,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把重实绩、干实事、求实效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作为一名工会干部,在下步工作中,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引导广大职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把主业干好,把学习教育激发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真正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建设美丽新瀍河凝聚伟力!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六:
首先感谢区委组织的红旗渠干部学院读书班,通过此次学习让我感触很多,也思考了很多;其次,感谢领导让我发言,让我有机会向各位领导汇报我的所思所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习红旗渠精神正是对总书记指示的贯彻和落实。
这次学习除去路上的时间,实际学习了有两天两夜,但短短的两天时间的学习,我已收获很多。下面,我用3个字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我的学习感悟。
一是学。学习杨贵书记的为民情怀。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时刻牢记我们是谁?我们为了谁?首先,我们是谁?我们是一名党员。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牢记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我们要牢记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其次,我们为了谁?为了人民。红旗渠和红旗渠精神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产物。为彻底改变林县父老乡亲恶劣的生存环境,杨贵同志带领全县人民以改天换地、改变贫困面貌的强烈责任感和事业心,作出修建红旗渠的决定。我们区一直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为了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在区委的带领下,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积极谋发展、敢于求转变,加班干工作、保质赶进度,形成了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好局面,这正是对红旗渠精神的最好诠释。
二是思。结合本职工作去思考反思。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盘阳会议是一次至关重要的会议。在党校老师讲到盘阳会议的时候,说这是一次“自我纠错”。在听课的时候,我在本子上写了一段话,这也是我的一点思考。“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而我们需要根据事物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计划,不能因为碍于面子的自私心和迫于压力的功利心而止步不前,这样将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比如说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提质工作,从3月20号开始,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开工背街小巷11条、老旧小区23个,在写汇报材料的时候,数据看着上去了,但实际工作却推进缓慢、杂乱无章,大面积的开工严重影响了工作的有效、有序推进,且出现了很多的居民投诉。5月12号,召开全区老旧小区改造提质誓师大会后,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抽调精兵强将成立了三大战区,我个人认为,誓师大会的召开、三大战区的成立,就相当于盘阳会议的召开,一举扭转了被动局面。同时,在返程的路上我也对自己从去年7月到住建局工作以来的进行了反思。将近一年里,工作中存在思路不清,统筹不够,把握不住工作的中心和重点的问题。导致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当前也急需在全局召开一次“盘阳会议”,变“被动”为主动,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前进;变“瞻前顾后”为迎难而上,鼓足干劲抓落实;变“眼前之功”为立足长远,实现统筹协调可持续。
三是践。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红旗渠精神。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一级带着一级干,一层做给一层看,在实干中出成绩、树威望,把履职效果体现在“干成事”上,不是“写在纸上”。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的关键之年,又是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时期,瀍河已经由洛阳“东大门”变成了中心区,在这重要的历史时期,作为一名瀍河人,必须抓紧机会用心干,努力提高眼力、提升能力,立足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在各项民生实事的落实工作中践行红旗渠精神。在工作中不做“口号党”,增强斗争意识,做到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视野、“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概、“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血性,敢于亮剑、勇于亮剑,做敢于斗争、勇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以斗争精神为实现美丽新瀍河的美好未来作出应有贡献。
最后,借用红旗渠学习时老师讲过的一句话结束我的汇报,今日之困难,是否难过当年修建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七:
走了一路,看了一路,惊叹了一路,思考了一路,感受很多。红旗渠精神那种“战天斗地,改天换地”的雄伟气魄,令人震撼。作为共产党员,我认为应像谷文昌老书记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实实在在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学习、弘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没有终点,关键要把红旗渠精神落实在行动上,贯穿到日常工作中。
一路走来,使我倍感震撼,深受鼓舞,收获颇多,受益匪浅。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水贵如油”以及林县人民修渠的迫切需要。林州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使我精神上受到了鼓舞,心灵倍受触动,体会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这是一次富有成效的培训,行程安排紧凑而精彩。虽然天公不作美,下着蒙蒙细雨,却阻挡不了我们热情学习的脚步。
首先来到“扁担精神”纪念馆,参观学习了石板岩供销社党员干部在艰苦条件下,凭借一颗全心全意为山区百姓服务的赤诚之心,凭党员干部两条腿和自己的肩膀,铁肩担道义,两脚踏乾坤,用一根小小的“扁担”,却连接起了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之间的血肉相连,感受了“扁担精神”的强大力量。在谷文昌生平事迹展,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对“四有干部”谷文昌同志信念坚定的人生追求、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清正廉洁的从政品格有了深入的了解。随后,在红旗渠纪念馆,参观了“序厅”“旱魔”“奇迹”“丰碑”“梦想”“精神”六个展厅,感受了当年10万大军战太行的震撼场景。下午在红旗渠干部学院就餐后,观看了红旗渠总设计师、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纪录片,进一步加深了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理解和领悟。
通过参加此次培训,重温历史、体验现场,听着这些感人的英雄事迹,加上讲解员声情并茂的出色解说,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忆往昔峥嵘岁月,让我们深刻领悟了“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的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在心灵受到洗礼和熏陶的同时,我认为“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三者之间既是一脉相承,又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此次活动激发了我作为一名党员、一名网络工作人员,在新时代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努力干事创业的自觉性。
我们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奉献意识、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立足本职岗位,为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互联网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我市“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任务,为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助力中原更加出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八:
弘扬红旗渠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
百年一世纪,六十一甲子。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华诞,也是世界奇迹,人工天河红旗渠开工修建六十一周年。在这个特殊意义的日子,我想,最好的纪念莫过于认真思考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奋力弘扬宝贵的民族精神;如何扎实践行党的宗旨目标;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什么是“红旗渠精神”?用红旗渠修建的决策和指挥者,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的话说: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用省、市、县委的概括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我认为这些概括都高度体现了党的宗旨目标和思想政治路线。也正是因为当时的林县县委一班人在杨贵书记领导下勇于践行党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上,始终保持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才能率领全县人民苦战十年,修建成了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县人民干旱缺水的现状,把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人民群众的千年梦想完全变成了现实,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拥戴。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新时代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泉,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认为要弘扬好红旗渠精神要坚持好以下几点: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红旗渠修建中充分发挥县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工地党委,党政群团都置于党委统一领导之下,把党的组织领导转化为组织优势。无数的实践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法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一是要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党委要把政治责任扛在肩上,结合实际情况,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提升动员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凝聚起强大合力。二是要夯实组织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是坚强战斗堡垒,做好各项工作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坚定信心,接续奋斗,汇聚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强大力量。三是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是一面队伍最前方的旗帜,必须以过硬的素质和作风冲锋在前,做好应有的榜样,坚决贯彻“十四五”战略规划,把党的政策宣传落实好,走在前作表率。
(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抓住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并且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和智慧,才会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党的事业就会无往而不胜。”红旗渠的修建充分发挥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林县县委广泛宣传动员,调动人民群众修渠的积极性,十年间全县55万人口中先后有30多万人参与修渠。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人民群众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体,必须注激发其内生动力。一是加强思想宣传,激发人民群众奋进的意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要坚持以红旗渠精神宣传教育群众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教日月换天”,摒弃“等靠要”的思想认识,树立自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心意志。二是注重组织动员,发挥人民群众奋进的主动性。人民群众具有无穷的创造力,必须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支持人民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致富,激励和引导人民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三是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培育人民群众奋进的创造性。知识经济时代,能力欠缺主要源自知识与技能的贫瘠。要通过加强文化培训、技术引导、知识学习等方式,培养人民群众的奋斗能力,提高全民自我发展能力,促进长久的可持续发展。
(三)发扬实干干实的优良作风。红旗渠精神的落脚点是实干、是苦干、是奋斗,为了彻底改变“十年九旱”的历史,林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宁愿苦干、不愿苦熬,风餐露宿、日夜奋战,一锤一钎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道211个,架设渡槽152个,用热血和汗水铸就了精神丰碑。面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广大党员干部需要坚持发扬认真精神、实干精神、钉钉子精神,抓紧每一天,干好每件事,一步步向目标靠近,以实干、实绩和实效来诠释忠诚和担当。
新的时代呼喚红旗渠精神,只要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与人民的血肉相连,我们就一定能再铸一条党心连民心,民心向党心,幸福美丽的壮丽天河!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九:
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州市(原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历时近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全长1500公里,被称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精神是党和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6月5日-7日,按照区委组织安排,我参加了“传承红旗渠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在为期三天时间里,通过听讲座、看展览、赏话剧、走水渠等理论教学和现场体验学习方式,我深刻体会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政治上受到了锤炼,思想上受到了教育,灵魂上受到了洗礼,对自身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坚持弘扬红旗渠精神,增强大局意识
红旗渠的艰苦修建,体现了共产党为人民所想,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原则,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10年的修建,面对数不清的曲折和坎坷,杨贵书记用钢铁般的信仰和政治定力为我们做了表率,是林县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光辉典范。杨贵书记认为,红旗渠精神最重要的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特别是“为了人民”,堪称红旗渠精神的灵魂。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必须要在任何时候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努力地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与当前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及我区“十百千万·群众大走访”活动不谋而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十百千万·群众大走访”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深入群众、服务群众,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干好事。把解决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的问题,用真情和实干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成色更足。
二、传承发扬红旗渠精神,保持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工作态度
红旗渠精神是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生动写照。红旗渠修建历时十年,虽然缺资源、缺财力、缺科技支撑,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坚持自力更生,创造一切条件修渠,鼓舞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扬斗争精神,积极攻坚克难。红旗渠精神的落脚点是实干、是奋斗。自力更生是根基,艰苦创业是根本,团结协作是核心,无私奉献是源泉。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作为新时代的工会干部,要把红旗渠精神转化成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转化成战胜风险挑战的坚强意志,转化成更大的责任担当和更高的目标要求,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甘于奉献,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抓住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的基本职责,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才能更好的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努力抒写新时代我区工会事业发展新篇章。
三、坚持学用结合,践行红旗渠精神
新时代对工会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新形势对工会人提出更多挑战。眼里有百姓,就会把他们的事情记挂在心上,无论是宏大的事还是细小的事。做好工会各项工作,需要我们像“修渠”一样,拿出应有的责任担当,在工作岗位上创造新业绩。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工会工作放到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去思考、把握、谋划,主动融入大局,找准工会工作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努力实现本职工作和中心工作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二是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为广大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作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致力于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三是锻造锻炼优良作风,提升工会干部队伍素养,落实好省总、市总及区委各项重点工作,进一步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今天的红旗渠已不仅仅是一项单纯的水利工程,更是象征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之魂。作为党员干部,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我们要向先辈先烈学习,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中、付诸行动,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把重实绩、干实事、求实效作为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作为一名工会干部,在下步工作中,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引导广大职工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坚持把主业干好,把学习教育激发的工作热情和进取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把群众观念牢牢根植于心中,真正把广大职工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建设美丽新瀍河凝聚伟力!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十:
又到红旗渠纪念馆,再走“人工天河”,驻足青年洞,观看《红旗渠》话剧,走进扁担精神纪念馆、谷文昌故居,让我再一次更全面、更系统、更直观地受到红色教育净化洗礼,使我更深刻感悟到了红旗渠精神实质,领会到红旗渠精神时代价值,进一步锤炼了党性、坚定了信念、鼓舞了斗志、激发了动力!
一渠绕群山,精神动天下。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州市河山”的英雄气概,历时十年,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举世闻名的“水长城”,用勤劳的双手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用坚韧的意志孕育形成了“自力更生、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在太行之巅树立起了一座伟大的精神丰碑。从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战太行”的艰苦斗争到新时代“美太行”的伟大征程中可以感受到,红旗渠工程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干旱缺水面貌,提升了林县人民思想境界,实现了“青山绿水、麦香仓丰”的林县梦,围绕红旗渠水系形成的生态系统,不仅成为林州建设秀美山川的有力抓手,更为林州生态崛起提供了强力支撑。红旗渠是巨大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更是巨大的生态财富。红旗渠精神是林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体现,是林州探索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不竭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作为新时代林业人,更应该对标红旗渠精神反思自身差距和不足,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认真履行岗位职责,保护绿水青山,当好生态卫士,在推动紫阳生态空间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勇担当、作奉献。
践行红旗渠精神,当好生态卫士,必须始终做到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无论是历时10年自始至终主持修建红旗渠的杨贵,还是带领东山县人民苦干14年把荒岛变成宝岛的谷文昌,他们都始终心中有党,忠于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无限忠诚与不变的信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今年来陕考察时指出,陕西要深刻吸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的教训,痛定思痛,警钟长鸣,以对党、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履行好职责,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决不能重蹈覆辙,决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践行红旗渠精神,最首要的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始终遵循“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科学论断,坚决扛牢秦巴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和政治任务,切实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到实际行动上,当好秦巴生态卫士,努力实现紫阳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践行红旗渠精神,当好生态卫士,必须始终做到勇于担当守土尽责。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当年修建红旗渠不是上级要求、不是硬性指标,而是林县县委基于对党的事业和群众利益高度负责的主动担当,他们一不依赖国家,二不向上伸手,三不等靠要,而是坚持自力更生,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身力量,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一锤、一铲,用两只手硬是在巍巍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建成了堪称世界奇迹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新时代践行红旗渠精神,关键是看能否具备强烈的担当意识、创优意识当好生态卫士,就要牢记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的谆谆教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饱满的干事创业激情,担当起自己应尽的岗位职责,不断提升林业生态空间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要围绕城乡增绿,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加大矿山、道路等建设项目破坏植被恢复力度,确保森林生长量和蓄积量持续增长,森林覆盖率稳定提高;围绕生态安全,扎实做好防火工作,抓好松材线虫病防治,全力确保森林资源安全;围绕绿色惠民,紧扣乡村产业振兴,加强生态扶贫工作,大力发展核桃、板栗等林业产业,持续用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培育森林(康养)人家和森林康养基地,着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山林经济发展典范;围绕依法治林,完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长效机制,从严审核审批、规范管理林地征占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把每一棵该管住的林木坚决管好,把每一寸该守住的林地坚决守住,严守林业生态红线,让紫阳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践行红旗渠精神,当好生态卫士,必须始终做到严守清正廉洁底线。翻开50多年前的红旗渠工程账本,账单都有整有零、清晰可查,修渠物资分类管理,出入有手续、调拨有凭据、月月清点,粮食和资金补助严格按照记工表、伙食表、工伤条等单据对照执行,历时十年、投资近亿元的红旗渠工程,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没有出现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分钱挥霍浪费,没有一例贪污受贿,没有一个干部挪用修渠物资、为自己亲属谋取私利。把纪律作为管党治党的尺子、不可逾越的底线在红旗渠建设中得到了生动体现。践行红旗渠精神,当好生态卫士,必须做到心中有戒、严于律己、去欲戒贪,无论在什么环境、何种条件下都始终保持一颗明白心、敬畏心、戒备心、律己心,始终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为诱惑所扰、不为“围猎”所困,不逾制度“红线”、不碰纪律“警戒线”、不触法律“高压线”,管好自已的社交圈、朋友圈、生活圈,时时、处处、事事都要做到守住底线、不越红线,自重自警自省自励,慎言慎行慎独慎微,努力做组织和群众信赖的人。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十一:
通过三天的体验式教学我感受很深,强烈的视觉冲击带来了猛烈的心灵震撼,对红旗渠精神的孕育、形成、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感受。
铭记一组数据。“岁月失语,惟石能言。”淌流不息的“人工天河”默默承载这样一组数据:在物质极度匮乏、生产力相对不高的上世纪60年代,林县55万人口中先后有30万人投身到红旗渠修建工程中,81人在修建过程中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最小的17岁,最大的60岁,没有大型机械的情况下,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了1250个山头,打通了211个隧道,挖土石方1818万立方米,历时10年,总投资6865。64万元,总投工3740。2万个,建成总干渠70。6公里,干渠、支渠和斗渠总长度1520多公里。一个个数据凝聚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区委制定“123456”发展战略,建立“两步协同”实施方略,擘画“四三目标”,明确“两抓一保”工作重点,145个重大项目全面铺开,党建、城建、产业、民生事业竞相绽开,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高涨,美丽新瀍河跨越发展的关键时刻,历久弥新的红旗渠精神穿透岁月时光,照亮我们前行道路。
强化一个引领。“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红旗渠是在以杨贵为班长的林县县委领导带领55万林县人民开创的伟大事业。林县县委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引漳入林,彻底解决“十年九旱、水贵如油”问题,最初提出了“大战八十天,引来漳河水”的目标,一个月以后发现战略决策出现偏差,召开盘阳会议修正错误,把全线开工改为集中分段施工,集中力量突击山西境内的20公里渠道,修一段渠,通一段水,以通水促修渠,鼓舞群众,并正式将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催人奋进的红旗渠。在遇到“百日休整”时,找准缺粮这个主因和林县不缺粮这个有利因素,绝大部分民工回生产队修整,留下300多名青壮劳力,组成青年突击队,继续开凿二期工程的咽喉青年洞。在受到上级调查时,秉持一颗为民公心,不气馁、不妥协,冷静思考、从容应对,变压力为动力,争取上级支持,党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贯穿始终,成为红旗渠成功开凿的根本保障。我们要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立足岗位全面落实大党建任务,在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向着美丽新瀍河阔步前行。
走好一条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的实践证明,只有依靠群众、带领群众,干群众想干的事,我们就能得到群众的支持。红旗渠修建过程就是群众路线的一次生动实践,党员干部落实“五同”“六定”要求,即干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商量,定任务、定时间、定质量、定劳动、定工具、定工段,冲锋在前、吃苦在前,与群众打成一片、融为一体,3万多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基干民兵冲锋陷阵,夫妻并肩、父子同行、老中青三代前赴后继,十万大军战太行,创造出人间奇迹。群众路线永远不过时,当前最大的危险仍是脱离群众,要牢固树立“人民为中心发展”发展理念,开展好“十百千万·群众大走访”活动,交朋友、结亲戚、办实事,以群众满意度检验工作成效。
扛牢一代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20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开始大兴以增产增收为目的的农田灌溉水利建设。毛主席在为《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所写的按语中提出:“每县都应当在自己的全面规划中,做出一个适当的水利规划。”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林县县委担起修渠引水富民责任,开凿出红旗渠,并在红旗渠精神指引下,“治山山变样、治水水长流、治穷穷变富”,谱写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部曲,成功入选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市)。而今,站在历史交汇的新时代,我们扛牢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新使命,珍惜当前瀍河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态势,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瀍河的一草一木,沿着区委正确的发展思路前进,决不能在最美的时光里睡大觉,要以每个人的目标完成,来确保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目标的完成;以每个单位、每个部门目标的完成来确保全区目标的完成,与瀍河同发展、共成长。
激发一腔豪情。“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为了解决林县人民群众吃水和农业灌溉问题,林县县委组成调研组进行了多地实地考察。尽管在调查中也发现太行山地势险要,乱石横出,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到,大兴敢想敢干敢担当之风,果断决策引漳入林,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就像夹马营断头路如鲠在喉,却总因征迁量大、资金筹措困难而搁置,新一届区委创新工作方法,以片区整体改造统筹推动路网改造,一举破解多年难题,群众多年夙愿一朝得偿。我们要以党史学习教育和“走出去、请进来,大学习、大讨论”活动为抓手,持续加强理论武装,通过解放思想适应新形势,破除落后的观念、陈旧的思维方式、不良的思想情绪,激发干事创业的豪迈情怀和雄心壮志,用新的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抢抓“三大国家战略、三个历史机遇、三个有利时机”,创造一番业绩。
练就一身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红旗渠开凿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10万林县儿女在艰苦实践中磨砺出的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没有水泥自个儿烧,没有炸药自个儿造,没有技术干中学,没有水准仪就用一脸盆水和一根管子代替;没有住处,就石洞安身,露天野宿,薅草当被,星辰作窗;没有大型施工器械,就铁锹、镢头、小推车齐上阵;为了节省资金,修渠工具由群众自带,施工器械由群众自制,就连事务繁忙的杨贵也是打眼、放炮样样都会、样样都干,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我们要落实“忠诚+专业”要求,强化党性修养,转变工作作风,挺起勇担当的硬脊梁;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能,磨砺善作为的铁肩膀;抓好党的建设、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练就能成事的真本领。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弘扬红旗渠精神重在落实,充分融入建设美丽新瀍河的方方面面,以优异成绩献礼百年华诞。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十二:
按照区委统一安排,我于6月5日到7日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瀍河区第二期“传承红旗渠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我们先后来到红旗渠纪念馆、“水长城”、青年洞、止方村等地现场观摩学习,聆听了陈晓萍副教授的《红旗渠精神及其当代启示》专题讲座,观看了话剧《红旗渠》和纪录片《巍峨山碑·杨贵篇》,并围绕“红旗渠到底是怎样的一条渠?”、“林县人民为什么能够修成这条渠?”、“十年修渠过程中孕育形成的红旗渠精神在今天到底又给予了我们怎样的精神给养?”三道思考题进行了热烈讨论,此次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我近距离接触到红旗渠这一震惊世界的伟大水利工程,重温了林州先辈战天斗地的英雄事迹,深刻领悟了红旗渠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我的思想受到一次再洗礼、党性受到一次再锤炼、理想信念受到一次再提升。红旗渠精神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此次学习给予我带来以下三点启示:
一、要进一步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20世纪60年代,正值国内遭受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人民缺衣少食,生活十分艰难。修建红旗渠开始既面临着物资紧缺,资金困乏、施工条件艰苦重重困难,同时面对着四面八方的质疑指责声,甚至顶着丢官罢职、可能成为“千古罪人”的精神压力。但以县委书记杨贵为首县委班子,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始终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锲而不舍、一往无前,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战胜种种艰难险阻,修成举世闻名的红旗渠,开创了新中国成立后建筑史上的先河。
当前我们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共产党人要心怀“国之大者”,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守住信仰的精神高地,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政治判断力、政治执行力,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全区“123456”发展战略和“两步协同”实施方略,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为建设现代化的美丽新瀍河的伟大事业不懈奋斗。
二、要持续涵养“人民至上”的为民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的修建正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林县人民吃水问题,让人民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美好生活,才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广泛的支持,才能不惧任何干扰和阻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历经十年在悬崖峭壁上凿出了人工天河,让红旗渠成为一条人民满意的生命渠、民心渠、幸福渠。因此,我们聚焦居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利用“共建美丽新瀍河”四级微信群和“十百千万·群众大走访”线上线下两个平台,走到群众中间,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真正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好事、解难事、干实事,把老旧小区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提升、乐养居养老工程、社区服务等民生实事办好,不断提升居民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要不懈淬炼勇于担当的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红旗渠的修建从一开始就面临重重困难和种种质疑指责,但杨贵书记没有丝毫退缩,顶着种种压力,力发扬英勇无畏的精神,带领林县人民排除千难万险,逢山凿洞,遇沟架桥,连续奋战十载,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1250个山头,开挖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硬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凿出一条蜿蜒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谱写了修渠引水、改变命运的伟大壮举。因此,我们要围绕全区“两抓一保”重点工作,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攻坚克难,奋发作为,为美丽新瀍河的建设发展贡献应有之力,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十三:
我有幸参加了第二期“传承红旗渠精神履行新时代使命”党史学习教育读书班的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但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已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成为工作、学习的永恒动力,这种精神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和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在红旗渠纪念馆内,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真实再现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山河”的气概。没有机器设备,没有专业团队,仅仅凭借着手中的铁锹、铁锤,凭借着绑在腰间的绳索,一次一次撬,一下一下锤,历时十年,硬是从几十公里外的山西平顺县把漳河水引入林县,解决了祖祖辈辈缺水的落后境况。长渠如歌,高山是碑,红旗渠精神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且充溢着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情怀。当前,在建设美丽新瀍河的征途中,也更需要我们发扬这种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特别是作为检察机关,要把红旗渠精神当作一个标杆、一面镜子,坚定理想信念,服务大局,努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检察产品。
就当前检察工作而言,就要更加自觉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人民检察事业同党的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人民检察史是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1931年7月,鄂豫皖苏区在信阳选举产生了工农监察委员会,成立了革命法庭,内设国家公诉处及国家公诉员,人民检察制度由此诞生。人民检察制度是党绝对领导下的制度,是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红色检察”的历史基因深深融入在人民检察事业中。
一要持续增强内心认同。通过深入学习党史,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特别是通过这次集中培训,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本质特征,要持续深化对检察工作发展历程的理解把握,把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这一“历史基因”传承好、延续好,把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上。
二要主动接受党的领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等党内法规,落实好请示报告等制度。对涉及检察工作、检察队伍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重大案件等,要主动请示报告。这是一项政治责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三要坚决贯彻党的决策部署。把讲政治实实在在融入到检察履职的各方面、全过程。要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更加自觉把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大使命,把检察工作置于服务大局中谋划推进,确保检察履职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与人民群众同声相应。要从实从细抓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任务落实,持续做好助力“六稳”“六保”、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深入推进“河长+检察长”制。要从政治高度认识和处理业务问题,让业务工作更深更实体现政治要求,持续推进讲政治和抓业务有机统一。
红旗渠精神是共产党人一本常读常新、永不过时的教科书,是一堂永远在上的党课,它告诉我们什么叫人民至上,只有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才能让人民真正地满意!检察工作要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立足检察职能,充分发挥司法办案在防控风险、服务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坚持为民办实事。要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紧扣重点工作思考问题、实践问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抓班子、带队伍、上台阶,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从而为美丽新瀍河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十四:
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十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林州80后,听着红旗渠的故事、沐浴着红旗渠精神长大。少年时代我们的课前晨歌是:“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高中时期林州一中的校训是:“吃大苦,立大志,敢为天下先”;大学毕业后曾有幸在林州水利战线奋斗5年,耳濡目染见证了新时代林州水利人如何坚守初心,用行动践行“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与时俱进的红旗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如今,作为红旗渠精神的传人,要承担起守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红旗渠精神的历史责任,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去。
信念坚定,坚韧不拔。红旗渠修建长达10年,既面临工程量浩大、施工环境恶劣的种种挑战,又要解决缺钱、缺粮、缺水、劳动力不足、缺乏技术的重重难题,最终绝壁穿石、挖渠千里修成红旗渠,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坚定的信心和必胜的信念,靠的就是心中憋着那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山硬硬不过决心,困难吓不倒英雄,任你山高石头硬,铁山也要钻个洞”,当前,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正处于组织变革、“三项制度”改革落地的攻坚克难、爬坡过坎关键期,需要我们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各项改革中去,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我们都要啃下来。
率先垂范,务实重干。红旗渠是一锤一钎凿出来的,是一滴一滴汗水淌出来的。修建红旗渠时,党员干部不仅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更是走在前头、干在前头。分工时,领导干部先试验,再给群众定指标,干部推进一米,群众定八分;领配给粮时,群众分两斤,干部只分一斤半,后来群众分一斤二两,干部只分八两。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干部能搬石头,群众就能搬山头;干部能流一滴汗,群众的汗水流成河。我们要从红旗渠精神中汲取经验,从严从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各级经营管理干部的关键少数作用,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自觉说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话、做与自己身份相匹配的事,在实干中出成绩、树威望,把履职效果体现在“干成事”上。
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红旗渠干渠、支渠、斗渠,全长1500多公里,越崇山峻岭、过百道峡川,全线按1/8000坡度设计,并实现了全程自流。就地取材、土法制作的水平仪、三角炮、连环炮、拐弯炮,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竖井作业”“隔三修四”,立足当下、兼顾长远的“一桥多用”“一渠十带”等创新思维和超前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要从红旗渠精神中感悟真谛,以“清晨之问、静夜之思,案无积卷、事不过夜”的工作状态,把工作做早、做实、做优。以更长远的眼光、更大的勇气锐意创新,用改革的意识、开放的观念、战略的眼光,谋划工作路径,推出创新举措,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一个方向、一个声音、一个步调,确保集团公司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严守纪律,清正廉洁。红旗渠既是一条生命渠、幸福渠,也是一条廉洁渠。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一贯要求。修渠10年,再苦再累再难,林县党员干部始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投资6865万元的红旗渠工程,未发生一起贪污或挪用修渠物资事件,没有一个干部失职渎职,没有一次请客送礼,没有一处挥霍浪费,林县党员干部用心中的“戒”,换得了群众心中的“信”。我们要以红旗渠精神为镜,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拿出修建红旗渠时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以贯之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经营管理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无私奉献,砥砺奋斗。在红旗渠修建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舍小家为大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计报酬,不怕流血牺牲,81名同志在修建红旗渠中献出了生命。红旗渠工程和红旗渠精神是“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重要论断的生动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高质量发展,我们就要立足集团看部门,融入全省看集团,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事实”实践活动,真正扑下身子为员工办好事、解难事、干实事,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踏踏实实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让集团发展更有温度,员工幸福更有质感。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十五:
我们这代人从小在记忆中就有红旗渠宣传的模糊粗浅印象,参加工作后陆续阅读到一些关于红旗渠宣传报道方面的资料,对红旗渠及其精神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这次亲临红旗渠所在地林州市接受现场教育,给我个人思想上极大的震撼和自省,特别是对红旗渠精神得到了切实的理解体会和由衷敬仰。林县人民面对严重缺水的巨大困难,在以杨贵同志为书记的县委带领下,发扬中国人民勤劳坚韧的伟大精神,十年中坚持劈山开河、垒石成渠,硬是在丛山峻岭中建成1500余公里的人工天河渠道,彻底解决了林县人民缺水而贫穷问题,结束了林县人民千年苦难历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绩最突出、最典型的代表,受到当时党和国家、世界多国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以致红旗渠被称为新中国建设两大奇迹之一,到现在仍然成为闻名全国的旅游景区和红色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基地。
红旗渠的修筑过程,既体现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同时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领导核心作用。“红旗渠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我们党的崇高精神境界。这种精神跨越时空和历史,魅力永恒常在。
红旗渠精神启示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取得建设事业成功的最根本保证。林县在千年政治社会历史更替中,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没有任何改变,多少统治者漠视这片土地上的苍生听天由命。只有在我们党领导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中,林县县委特别关注到这里几十万人民的历史苦难,充分发挥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巨大能力和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统一思想,发挥党组织及其党员干部的主心骨和带头引领作用,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创造出历史上想都不敢想的人间奇迹,林县人民从此开始迈向幸福的道路。从红旗渠修筑到祖国今天翻天覆地变化、巨大建设成就,实践不断在证明,只要有党的坚强领导,也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问题、没有干不成的事业。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更加需要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坚决维护”,正确把握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以更为自觉的态度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保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
红旗渠精神启示我们,开展一切工作必需牢记党的群众路线。林县县委作出修筑红旗渠的重大决策,其出发点就是解决全县人民当时最迫切的生产生活问题和需要,谋及全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发展。县委领导班子成员长期驻村驻户、踏遍山岭沟壑,走村串户、问计于民,充分吸收民意民智。所以,能够动员起全县干部群众的空前力量,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创造,共同克服艰难困苦和付出很大个人牺牲,得到全县干部群众的巨大支持,调动了全县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和征服自然的强大精神动力,激发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浩大集体行动,成就了改造自然的人间奇迹和造福子孙后代的绵长工程。红旗渠的建成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果,是党的群众路线最具体的教育体现,它最有力地说明,只要对党和人民忠诚,就会赢得人民一心;只要为人民谋福利,就能得到人民群众真心拥护支持。
红旗渠精神启示我们,作为领导干部就要敢于担当和勇于作为。修筑红旗渠在当时的困难条件下需要何等的眼光、魄力和担当,林县县委书记杨贵同志带领全县领导干部切切实实地树立了过硬的榜样。他们在不辞辛劳而充分思鉴的调查研究后,大胆提出“劈开太行山,引漳入林县”方案。杨贵书记以造福人民为信念,发出“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是缺水。那就修渠!”的坚定号召。在当时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他们作出要大干苦干、彻底解决缺水问题、造福子孙后代的开创性抉择,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凭借简陋的工具和强大的人工力量,战胜大自然带来的艰险挑战。修渠过程中,遇到过失误挫折和许许多多的问题,他们不诿过、主动承担责任和检讨修正错误,树起共产党人的强大正气和感召力。
参加这次政协组织的专题教育活动,是对我个人作为党员理想信念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提升加强机会,是对我个人思想政治行动的一次极大鞭策。我将把重要收获体现落实到今后的工作生活各个方面,更加严格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作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红旗渠精神个人感悟 篇十六:
在林县十年九旱的艰难环境下,水是林县人梦寐以求的东西。在杨贵的带领下,林县人民决定要改变现状,在60年代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当中开凿一条引漳入林渠——红旗渠。在电影纪录片中我们看到了林州人民的艰苦奋斗精神,以任羊成为代表的除险队员身上系着一根绳子在悬崖峭壁间来回摆动,双手拿着抓钩将活动的石头除去,避免人员受伤。男女老少齐上阵,漫山遍野都是参战的民工,肩挑背扛,车拉,人拾,战天斗地的铁姑娘队,一个个抡起铁锤打炮眼。
林县的干部,从县委书记杨贵到每个大队和生产小队的队长,都和群众吃住在工地,没有一个干部搞特殊化,没有一个干部叫苦叫累。正是干部的身先士卒和表率作用,团结和带动了广大人民群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就是说,杨贵作为林县县委书记不仅带领干部群众修建了世界上罕见的红旗渠,而且为地方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吃苦耐劳和能带领群众干大事的干部队伍。红旗渠不仅解決了百姓日常生活的用水问题,而且解决了大量牲畜饮水问题,而且解決了农业灌溉的历史性问题。
弘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求我们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我们要时刻保持一名党员的先进性、积极性,发扬红旗渠精神,迎难而上,做一名认真、仔细、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做一名忠诚、干净、敢担当的党员。发扬红旗渠精神,就是要牢记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核心内容,坚决反对铺张浪费、骄奢淫逸的享乐作风,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执政为民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们来到了云雾环绕的大山深处,共同参观扁担精神纪念馆及谷文昌生平事迹展馆。
青峰党支部成员在扁担精神纪念馆内合影,共同学习石板岩供销合作社党员干部职工全心全意为山区人民服务,带领大家共同致富的扁担精神。随后,来到谷文昌生平事迹展馆,重温入党誓词,对“四有干部”谷文昌同志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品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红旗渠干部学院内,观看音像教学《巍峨山碑-杨贵篇》,深入了解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之后,我们来到红旗渠纪念馆,深刻体会林州人民曾经受过的苦难,红旗渠建设的艰难,杨贵老书记的决断力和林州人民强大的行动力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通过这一次的学习,我们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们重温入党誓词,不忘初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把互联网人坚持不放弃,奋斗不止步的精神与红旗渠精神融合在一起,共同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