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的春节 篇一:
黄天骄
我的家乡是湖北,那里有许多独特的风俗。我最喜欢的是春节的习俗。
在我们那边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这虽然看起来没什么用,但你做了还是希望会招财进宝,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寓意和祝愿。做这个金元宝还是挺难的,有一次我制作了4次才做好,不过做完了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年初一,必须要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我特别喜欢拜年中的不问亲疏,因为有些时候成绩没考好,邻居家问起来难免会有些尴尬。家中来的拜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我当时看到这句俗语其实我是感觉有点奇怪的,因为拜年为啥和糍粑有关系呢?
大年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动火,饭菜都是先弄熟了,称为“压岁”。我在想如果不扫地的话,家里来的人会吃很多东西。在老家,很少人会扔在垃圾桶里,大部分都是扔在地上。如果不扫地的话,那岂不是垃圾要堆成山了呀!但是我觉得可能是我家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吧,不会发生垃圾堆成山的这种情况。初三才能开始挑水,并在井池旁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
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地话贴在墙上。原来在过去人们都是自己写对联的,但现在都是买的。我非常喜欢看对联,因为对联上的字都是繁体字。虽然看不懂,但我觉得很好玩,而且我会慢慢地看,总会有一点细节是与楷体是差不多的。但每次我看的时候,总有些字我认不出来。我会去找我妈妈请教一下,也会问一下这个字是怎样演变过来的。我觉得认对联是非常有意思的。
正月十五是春节地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会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我们这边把这个习俗叫做“正月班半敲铁罐”。每当正月十五,我都会戴上我的耳机,因为那时候会非常的吵。如果说你融不进去,会觉得非常的烦。有些时候我会因为这个一个人在那生闷气,想着:怎么这么吵,要是没有这个活动该有多好呀!特别是他敲什么都好,偏偏敲到锣鼓。本来锣鼓声就大,现在刚好又敲这个,天呐!〔www.guaiweng.com〕
我还是很喜欢我家的春节的,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我都过得非常充实。每天都有不同的事等着我去做。虽然爸爸妈妈在春节的时候很辛苦,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所有的麻烦习俗都是为了给新的一年开个好头。
我家乡的中秋习俗——烧塔 篇二:
高沁尧前天
中秋节就只仅限于吃月饼和赏月吗?我想并不是这样,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老家的奇特风俗——烧塔。
烧塔这个风俗习惯早在元朝时就有了。相传在元朝末年,蒙古贵族采取种族歧视,对汉族人非常刻薄,还经常把汉族人送来的马匹和金银全没收了。这就引起了汉人的不满,但蒙古贵族觉得还不够,就把五户人家分给一个蒙古贵族管制。蒙古人还做贼心虚,只允许五户人家共用一把菜刀。这就让汉族公民们感到非常气愤,于是就秘密地把八月十五起义的消息传给了其他公民,其他公民们纷纷表示同意,有人还建议用烧塔为号。虽然这次起义并不成功,但烧塔这个习俗却流传至今。
在烧塔前先搭塔,塔是由石头、瓦片、木头等物品搭建而成的。搭建烧塔是有讲究的:一是需要注意合理的架构,以免塔会倒下来。瓦塔累砌也是有讲究,大瓦塔的塔基要用红砖条和灰砖条砌,然后按品字形的格局构建。为了使塔身通风透气和造型美观,大的瓦塔常常是两片瓦片合在一起按品字形架放。塔下留出两个门,一个用于投放燃料,另一个用来则掏木灰。塔的上端留出空口,供吐火舌、火炯之用。砌建瓦塔的地方大都在旷埕与广场上。
在八月十五那天,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搭建烧塔。在那一天,人们起得早早的,为的是道路边或到老房屋上捡瓦片。我看着勤劳的人们起的那么早,我也跟随着他们一起起来。他们有的弯着腰在地上早树枝,有的爬上房屋去找瓦片,还有的去坍塌了的老房子上找红砖条和灰砖条。
我饶有兴趣地跟在爸爸后面,左顾右盼,爸爸冲我笑了笑然后对我道:“是不是看着眼馋啦,走,咋们自己去找材料!”我大叫几声:“万岁,万岁!”就跟着爸爸到林子里去捡树枝和瓦片了。准备这些东西为的是晚上烧塔用的。我和爸爸越走越深,材料也是越捡越多。我兴奋不已,时不时高呼几声:“呜呼,呜呼!”捡完以后我就回去睡午觉了,但我却听见了悦耳的歌声,我奇怪地从床上跳下来,好奇地探出头咋一看:原来人群从林子里回来了!他们一边走一边大声唱着歌:“捡完喽,回家喽!”人们就在这欢快的气氛里度过了一上午。到了下午,我睡过午觉跳下床对老爸道:“爸,现在我们要干什么呀”“我们要搭塔啦!”爸爸对我说。我大步流星地跑出去说:“那我们就开始搭塔吧!”
到了晚上,人们将自己下午搭建的烧塔搬出来,又将上午捡的树枝拿过来围观的人群见了先是欢呼再是鼓掌搞得像是迎接主席一样!又过了一会儿人们就将木头投放到烧塔里,然后高呼:“一、二、三、放!”霎时间烧塔的底层瓦片就已经烧的火红了!火花伴随着风烧的越来越高,越来越猛!霎时间,火光冲天,仿佛一朵怒放的红杏!围观的群众激动不已,有的高呼“壮观!”,有的高举手机拍照,还有的踮起脚尖想看得更清楚。
不一会儿烧塔里的火渐渐熄灭,人们的心也从激动变为不舍。临走前人们还向烧塔投去不舍的一瞥,然后才恋恋不舍地走回家睡觉。我跟在爸爸的身后,回望着那已被火花烧的只剩下木灰的烧塔,心里以有些不舍。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就对我说:“来年我们再来看,可能比这个更漂亮,更精致呢!”火红的火在人们的梦里燃烧,他们会永远记住这壮观的一幕!
客家人的春节习俗 篇三:
杨馥萌
谁说春节就只有看春晚、吃团圆饭?在我的老家广东梅州农村,就有一些我从未想到过的奇妙的风俗。
我要介绍的第一个风俗叫“点年光”,从除夕到正月初二连续三天晚上,家里所有房间通宵都不能熄灯,也就是说,这三晚家里都要亮堂堂的。听说“点年光”是为了赶跑一些不好的东西,这样来年就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了。我从小回家过年,一到这三天就高兴得很,真正的原因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点年光”,晚上家里就跟白天一样,再也不用怕黑了。
在过年之前,大人们要准备很多年货,包括杀鸡、杀鸭、捞鱼、做豆腐、酿黄酒,以及准备一些油炸食品等等。这些年货,有些最后成了饭桌上的菜,用来招待客人,而有些则成了过年期间的零食。我曾经很好奇:为什么这些年货不直接买、而要这么麻烦亲手做呢?后来陆陆续续从大人口中得知,以前的农村,并不像现在这样可以很方便买到东西,年货多是从自家养的动物、自家种的庄稼就地取材。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就形成了风俗。
祭祀,是过年所有风俗的重头戏。老家的祭祀,包含“敬祖”和“敬神”。“敬祖”就是祭拜自己的祖先,仪式在老家老房子里面的上厅举行;“敬神”则是祭拜“天神”、“地神”等“各路神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敬神”。
“敬神”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在年三十之前,长辈们要提前查黄历,选定一个年三十当天上午的好时辰;其次,“敬神”需要的用品如香烛、神衣、鞭炮、纸钱要提前买好;另外,供品也要提前准备。
年三十在上,根据预先选好的时辰,在老家房子大门外,摆一张方桌,方桌上从前到后依次摆上香炉、五碗黄酒、九件供品。九件供品包含熟整鸡、熟整鸭、熟整块猪肉,以及其它果品点心等,需要摆成按三排三列。
大人们点燃香烛,意味着”敬神“仪式正式开始,袅袅青烟升起,仿佛是在召唤”各路神仙“到主人家做客。之后全家老小每人手捧几支香,排成一排站在桌子后面,面向香炉方向行鞠躬礼、许愿。行礼许愿完毕之后把香插回香炉,长辈们开始轮流往酒碗添酒,并说一些诸如”保佑风调雨顺“、”贵人想助“、”健康平安“等祈愿的话。大概十分钟之后,估摸着”各路神仙“该”吃饱喝足“了,大人们开始烧神衣、纸钱,这应该是在给”神仙“送”礼物“吧。最后,”敬神“仪式在欢送”各路神仙“的鞭炮声中正式结束。我虽然跟着大人一起”敬神“,但心里在想:食物、黄酒也没少一丁点,哪有什么”神仙“,这不过是善良而朴实的农村人表达美好愿望、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形式罢了。
通过体验老家的春节习俗,我发现这些习俗的形成与长久以来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科技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一定会有越来越多老旧的习俗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新风俗“!
古城年味 篇四:
王籽言前天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区特色。每一种风情都多姿多彩,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体验。每个地区在节日里都会举办独具特色的活动,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
我的家乡在阆中,这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城街道以中天楼为中心,犹如一幅棋盘向四面层层展开。纵横交错的街道两旁,坐落着别具特色的各式店铺。站在中天楼上,远处的锦屏山和嘉陵江尽收眼底。山水如画,美不胜收。
每年农历12月份,古城就渐渐热闹起来了,张灯结彩,灯笼高挂。人们都来逛古城,街上的人越来越多,小贩们开始陆续摆出春联、爆竹、花灯等各种商品,年味越来越浓。
大年初一是古城最热闹的日子,每家每户的铺子上都会挂灯笼,贴春联,还有一些铺子卖花灯。每家每户门上都贴了喜庆的对联和福字,红红火火,年味十足。
到了晚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古城入口处上面挂着灯笼,在夜晚中格外明亮,散发着一股浓浓的年味。每一间店铺屋檐上都挂了一串灯笼,有圆形的灯笼,也有长方形的灯笼,整条街道都挂满各色各样的灯笼。每一个都亮着红光,每一个都散发着欢乐的气息,弥漫着整条街道。街道两边是各色店铺,有卖土特产的,有卖传统乐器的,有卖紫玉雕刻的,还有卖各种零食的……,琳琅满目,满城飘香。如果运气好,还能得到身穿吉服,留着白胡子的老人给小孩发的红包。这是古城特有的民俗活动,寓意春节老人带给人们欢乐和幸福。
继续往前走,在古城中央,可以见到的一座年代悠久的木结构古塔。古塔有三层高,高塔下方还有一个八卦方阵,古色古香,这就是古城的地标,中天楼。中天楼的挑檐上挂着各式灯笼,灯光不停地变换颜色,绚丽夺目,充满喜庆气氛。
中天楼旁,一群人正在表演舞龙。几十个人高举龙灯,金灿灿的龙灯在夜空中飞舞。龙头抬起,龙身低下,龙身跟着龙头上下翻飞,左右扭动,伴随着震天的锣鼓声,犹如一条真龙在夜空中飞腾。
古城的热闹从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即使过了正月,一股浓浓的年味依旧没有消散。这些古老的街巷与院落,诉说着小城悠久的历史。
山西年俗——包饺子 篇五:
王锦源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我的家乡山西,也有自己的风俗——包饺子。
为什么吃饺子呢?传说女娲造人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耳朵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形,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除夕和面吃饺子有团圆的意思。因为和面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合欢。北方春节喜吃饺子,其寓意团圆,表示吉利和辞旧迎新。
到了除夕傍晚,我们一家人忙活起来,开始准备食材。妈妈开始和面,把白花花的面粉加水,一搅、一和、一搅、一和……和好之后就等醒面了。爸爸开始切菜和切肉,“当当当……”过了一会儿,菜和肉已经切得碎碎的了,在放在盆里拌出一盆香喷喷的饺馅。
终于准备妥当,大家围起来开始包饺子了。妈妈负责揉面和擀皮,爸爸和我负责把饺子包好。妈妈揉好面后,就把面团平均分成小面团。一开始我感觉如同伴随着擀面杖“咯噔,咯噔”的伴奏,然后白白胖胖的面团钻过擀面杖就成了面皮。我和爸爸拿着面皮,用勺子挖起饺馅放在面皮中间。接着扁扁的面皮躺在手掌心上,我觉得如同小肉丸一样的饺馅,坐在像白毯子一样的面皮上。后来我们就把圆圆的饺皮沿着边合拢,包裹住饺馅。我想到了我洗完澡裹浴巾的样子。最后,我们把包好的饺子一个个整齐的摆放在盘子里,如同一盘盘可爱的金元宝。我感到无比的快乐,这是我们全家人一起动手合作的时刻。有的是胖胖的,圆的像一个球的饺子;有的一律是又扁又长的;还有的是大小匀称的,像一个耳朵。
接下来就要煮饺子啦!锅里翻滚的开水“哗哗”的响着,热腾腾的蒸汽布满了整个厨房,白白的金元宝下了锅,在翻滚着,妈妈小心翼翼的在锅里搅拌着。
可我再也等不及了,一直在厨房门口徘徊着。等啊等啊,等啊等啊,终于,妈妈出来了!饺子端上来了,碗碟都准备好了,我们开始向饺子发起进攻了。我们吃完了饺子,看着春晚,听着门外的鞭炮声,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家里充满了和谐相处的味道。
“里乡三里远,别是远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让我们也去了解不同地方的风俗吧!
燃灯祈福 篇六:
唐懿萱
燃灯节原名火把节。古时候的人们在正月十五当天,会用火把祈祷一年的好收成与好运气。直到今天,每逢正月十五,人们虽然不会再用树枝做火把,却也燃蜡烛来祈福。这不仅仅寓意着庄稼的好收成,还寓意着驱走黑暗,带来光明。
正月十五,我们一大家子全部坐在桌边吃着饭。忽地听小弟大叫一声:“唷!这么多的蜡烛哇,这是要干嘛?”哥哥一听,不顾嘴角的米粒就好奇地冲出门去。嘿!别说,蜡烛是真的多。只见门前就摆着整整齐齐一排蜡烛,那温暖的烛光,照得哥哥的脸半边红半边白。姐姐们虽说未冲出门去,却也都瞪大眼睛向外瞧。原来不光是外婆家门前点蜡烛,而是大家都点了蜡烛。望着河对岸星星点点的蜡烛光,宛若繁星落入了乾坤,一簇簇、一群群,把邻居们的脸衬的红彤彤、喜洋洋。隔着老远,却仿佛听到了几百户人家的欢声笑语。
外婆眯着眼睛笑道:“一起对着蜡烛许愿嗷,辟邪的,还可以带来光明呐!”妈妈与姨姨互相看了看,怀念地说着:“这么多年了,还有这个习俗啊。”她们的眼中,好似浮现出了很久以前两个小女孩模糊的身影。
而此刻,我和姐姐们边点边笑。不知不觉中,蜡烛比原先多了,脸也比原先红了,倒是因为无处不在的笑容分不清谁是谁了。大家都抢着点蜡烛,打火机都不够用了。机灵的弟弟妹妹们就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儿,跑到谈笑甚欢的大人们面前,摸摸他们的口袋,找着打火机。大人们也不生气,一般都笑着不说话,假装皱着眉头,拿食指点点孩子们的脑袋便放他们走。
木盒里的蜡烛皆是红色的,小弟选来选去也弄不成什么花样儿,无奈只好随便拿了一根给我。我把点完的红蜡烛放在了爸爸的车前,这就是外婆说的“驱走黑暗,带来光明”。
蜡烛点完了,该是许愿了。我小心地在蜡烛边蹲下,生怕把蜡烛弄灭了。环顾四周,大家都在点蜡烛,十分认真,也十分庄重。“希望爸爸妈妈平平安安,希望我和弟弟积极向上。”可是,到第三个愿望,我的脑海一片空白,不管如何绞尽脑汁都想不出来。
这时,不知是谁喊了一嗓子:“嘿!该放鞭炮啦!”孩子们一齐上蹿下跳,欢呼起来,这场面竟比过年都热闹不少。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拿了一根杆炮朝天空放去“砰,哗哗!砰,哗哗!…”“祝愿武汉平平安安!”邻居家不知是谁喊了一句,姐姐们自然也是听到了,于是便有了跌宕起伏的呐喊声:“中国好起来!”“白衣天使加油!”“钟南山爷爷,加油!”……过了好一会儿,呐喊声才随着花炮渐渐平息下来,落在了门前的河里,与鱼儿结伴游去。
而此时,我的心中,有了一个关于愿望的答案——“愿,全世界人民能快点欢聚在没有病毒的春天!”
我知道,在蜡烛簇拥的地方,神佑的地方,充满光明的地方,并不在这儿,而是在所有人心中,在每一位医护人员的手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