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桃花源记》有感600字
读过《桃花源记》的人都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亦真亦幻、美丽无比的地方。
人间最美是田园,桃花源是我向往的地方,那里的人们生活富足,相处和谐,是一块人间的乐土。
陶渊明的写作很艺术。开头“忽逢桃花林”中的“忽”,给人一种身处梦境的感觉。第二段中,“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这句话很奇妙,仿佛隔绝外界和桃花源的就是一座小小的山。是不是说,桃花源距离我们并不远,只要跨过那座小山,我们都可以拥抱桃花源。
桃花源是个理想的地方。他们热情好客,看见渔人来了“设酒杀鸡作食”,这是丰年待客之道。桃花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真实可信的——“先世避秦时乱”。如果当时的人找得到这么一个地方,谁都会这么想。
尾声用真实历史人物作证,故事显得亦真亦幻,传奇色彩浓郁。
网上有谣言说:桃花源是个鬼地方。此话怎讲?说什么桃花是避邪所用。他们喝的酒吃的肉,都是活人祭奠的;他们几百年不换衣裳,衣裳也是活人烧给他们的……简直是“鬼话”连篇。
学习历史的我们知道,陶渊明当时战乱贫穷的现实很是不满,他就虚构了一个理想社会——世外桃源。至于有人觉得从秦朝到东晋,历史过去了好几百年,怎么可能“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已经有学者指出,这只不过是陶渊明著文时的疏误,我们不必太较真。
现代人,都一窝蜂地往城里钻,城里有什么好?精神紧张白天黑夜忙得不可开交。孰不知,人间最美是田园。你看那桃花源风景美如画,你看那田间地头的绿色无公害蔬菜人人夸,你看那桃花源家家户户有余粮有酒喝有肉呷,你看那桃花源老人小孩都乐呵呵……
读着《桃花源》,走进桃花源,人间最美是田园。
第二篇:读《桃花源记》有感600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村民们自给自足,轻松愉悦,热情好客,民风淳朴。这样的地方真的存在吗?
陶渊明所处的东晋末年政治黑暗,战乱不断,统治者日益加重对人民的压迫,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陶渊明已看淡官场,向往隐居。他对当时政权不满却无力改变,借助创作以抒发情怀。(guaiweng.com)
此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描绘一个与当时社会相对立的美好世界,来寄托作者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他一开始就是幻想出来的一个精神上的乌托邦,就像是陶渊明编织出来的一场梦,而梦醒了他便不存在了,所以最终的结局是刘子骥没找到桃花源,桃花源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桃花源在此文中的意象是怎样的?首先它象征着和谐的社会,正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陶渊明用桃花来喻指自己理想中的那片净土。其次它寄寓着美好的品德,桃花源中的人们热情友善,为渔人“设酒杀鸡作食”,这与当时社会的人们是大相径庭的,这也只能存在于作者的想象之中。最后,桃花还暗含着作者的无奈,这么美好的桃花源最终却也消失了。
为什么《桃花源记》这篇文章到现在还在被人们喜爱,品读着呢?无非是我们的心中也有那么一个桃花源罢了,在繁忙的生活中,在这快时代中,人们不得不紧随社会加快脚步,这么一个渔人所追寻的,五柳先生构造的桃花源,不也正是我们所向往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当我们走在路上,忽然看见树上的鸟;当我们畅游在书海中,有个点与我们一拍即合;当我们在生活中开小差,或者说“迷失自我”的瞬间,有可能我们正漫步于自己的“桃花源”中。
第三篇:读《桃花源记》有感600字
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我深深地被这个安静祥和的桃花林所吸引了。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读到此处,仿佛我就是那个误入桃花源的武陵人,在那里,我看到两岸的桃花开得非常繁茂,简直就是一幅桃花的世界。惊讶的我,光着脚踏在嫩绿的小草上,在落花中飞舞。
正当我陶醉在这花的世界中时,一个村民上前热情的与我打招呼,并且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去桃源做客。我在桃源停留了数日,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当我走到洞口时,一阵风儿吹来,把我又拉回到现实,真是神奇啊,一山之隔,居然判若两个世界,一个祥和幸福,一个却是硝烟四起。唉,是感慨还是憎恨呢?
对,是感慨,又是憎恨,为什么呢?
诗人陶渊明生活的那个时代,正值东晋王朝,极端腐败的统治集团内部荒淫无道,权贵互相倾轧,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暗无天日的的局面,诗人想去改变这一切,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有志不得施展。于是诗人只有用手中之笔,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他对这种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给人们留下一个遐想的空间,让不少的有志之士去不懈追求。
如今,我们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诗人所追求的幸福美满,自由快乐的生活已成现实,我们应该感到自豪与骄傲!但是我们应时刻牢记,这种生活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难道不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今天这幸福的生活?难道我们更不应该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吗?让我们用爱化作曙光,驱散这暂时的阴霾,用实力打拼出自己的一份天地,共同去创造我们理想中的桃花源,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吧!
第四篇:读《桃花源记》有感600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心中的世外桃源,那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们安居乐业彼此和睦相处——这是何等安乐呀!
但这只是一个与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在剥削压迫、战火四起的东晋,世外桃源显得多么遥远。但即使身处黑暗,少时颇有壮志,任性不羁的“五柳先生”也时时憧憬这世外桃源,即使只是个美丽又不现实的梦。
陶渊明珍藏着心中的世外桃源,珍藏着那份安定和平,自由快乐的梦境。其实谁没有自己的世外桃源?我珍藏着的是喧嚣之外一份宁静的园地。
我心中筑起的世外桃源是一座宁静的花园。那里盛放着我的精神寄托,就如古巴比伦空中花园那般美丽。碧云天,青叶地,远离尘嚣之外,自由,宁静,透明……
伫立在我的世外桃源里,放眼望去:平静的池塘没有一丝波澜,四周的绿树和蔚蓝的天空倒映在池塘里。几条鲤鱼游动着,红白相间的脑袋左摇右摆。我在栀子树下听紫色的风铃丁零作响,闻散落一地的栀子花瓣的清香,微闭双眼,听从内心的呐喊弹奏一支属于我的歌曲,“曲高未必人不识,自有佳音和清词”。
弹得累了,依着栀子树,涌入茫茫书海,笑和泪,酒与诗,放任青春流淌。
在内心的深处,我的世外桃源,或许有来自陶渊明世外桃源影子,它盛放着一份亘古不变的宁静,盛放着我对未来的期许正值风华正茂的我们,都应塑造我们的精神家园,建设期许的世外桃源。响应习大大的号召,一起向未来,世外桃源,会成为身边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