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立场》读书心得小学老师(精选6篇)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小学老师(精选6篇)

时间:2023-04-27 13:58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小学老师 篇一: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让黄瓜成为黄瓜,让茄子成为茄子,让辣椒成为辣椒,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健康、最完美的教育生态。”成尚荣先生真是一语道破真谛!

  “把儿童当成儿童。”这句话初听似乎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特点是单纯、好动、喜变、好幻想、好尝试,却又缺乏判断能力。在他们的成长中,心灵是自由的,快乐的,但同时他们又在不断的尝试中,表现出缺点,甚至犯错。但孩子的“过失”不同于成人的“犯错”,不是存心,而是无意。而正是在改正一个个缺点和错误的过程中健康的成长。在教育的常态中,我们往往不顾孩子的真实需要,以成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标准去要求孩子,演绎现代版的拔苗助长却浑然不觉。

  就像不少老师总希望学生对自己要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仔细想想,可能吗?老师,千万别真把自己当成孔夫子!因为学生对老师的尊重不是老师逼出来的,是发自学生内心深处的,不是当面爱你一万年,背后恨你一天天。虽为师生,尊重却是彼此的。有了彼此间的尊重,师生之间总会发生点好玩的、有意思的事。这些事未必与成绩有关,但一定和教育有关。

  上学期一天下午,我去楼上别的班级上课,被他们看到了。他们追着问:“老师,你为什么要去别的班上课?”我笑道:“你们成天‘气’我,我决定’抛弃’你们,重选班级。”他们中有人嚷嚷:“老师,你要敢选择其他班级,我们一定把你‘捆’回来。”我乐了,大声说:“你们胆子也太肥了,连老师都敢明目张胆‘威胁’?”哈哈哈哈,一阵笑声,他们一溜烟儿地跑了。

  其实,哪能换班级呢?不过逗他们玩玩而已,顺便拈量拈量自己在他们心中是否有一点分量。只是,多次的“亲密”交流后,我才发现——他们的世界和我们脑子里的世界真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还不全力以赴让自己“变成”他们,我们又怎么能理解他们以及他们的世界呢?不理解他们,也不理解他们的世界,教育又该何去何从呢?

  成尚荣先生认为对儿童的教育,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儿童告诉我们教育的起点,儿童让你拥有儿童视角。最好的教育就是让儿童成为最好的自己,让教师成为最好的“儿童”。[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深以为然。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小学老师 篇二:

  假期间读了成尚荣先生的《儿童立场》,我突然间意识到自己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没有真正地认识儿童,没有将儿童当成一个完整的人。

  在小的时候总能听见一些长辈给我们指导,他们经常说;“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他们把自己的阅历当成经验传授给我们,有时候偏执地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在步入学校成为老师之后我发现自己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因为自己是大人,觉得自己可以“指点江山”;因为自己是老师,觉得自己莫名的“优越”。但是往往儿童的世界架构得更加丰富多彩。他们眼中,世界是神奇而又梦幻的,而我们眼中山是山,水是水,我们总是以一种看透世界的本质的眼光进行审视。长大意味着获得,长大同样意味着失去。我们走的路越多,失去的东西也就越多,小时候的天真在岁月中悄无声息地消失,而这些东西在儿童的世界里熠熠生辉。

  很多时候,我的自以为是,我固有的认知一不小心就会打碎孩子的多彩世界。在执教的一学期中,无数次因为孩子们“离谱”的答案让课堂出现卡壳而无言,我总是认为“他们连这些都不懂”,实际上他们都懂得,只是他们的视角往往游离于冷冰冰的知识。在新的学期我会仔细倾听他们的每一份答案,多思考,多认同,而不是急于纠正。

  大人总是自诩自己能明辨是非,认为小孩子什么都不懂,但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某一次过马路时,有一位家长骑着电瓶带着孩子。明亮的红灯警示着众人,而这位家长却加大了马力冲到了对面,孩子的声音着急地传来:“妈!这是红灯!”未竟之语想必是:你怎么能穿红灯呢?“红灯停,绿灯行”多么普通的一个规则,普通到有时候大人觉得没有车就可以忽略红灯,但是在小孩子的眼中,规则必须要遵守。这样看来,儿童才具有最完整的人格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保护他们这种坚守的力量,让他们成为一个有力量的大人。成尚荣先生在看见汶川地震中孩子们勇敢坚强的表现也曾感叹:“那些天真烂漫的儿童,平时平凡得像小草,但危急时刻,却表现得如此坚毅和刚强,用稚嫩的双肩担起灾难,担起道义。”

  希望在今后,我能够真正地认识儿童,认识我们班一群完整的孩子们。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小学老师 篇三:

  长长的冬天因为有雪花的陪伴而温馨,初春的第一场雪虽未没脚踝,但足以让人雀跃,一时间打开朋友圈都是雪落的光影,大人们都窃喜不已,更何况孩子们呢?看完电影带两个孩子走出电影院,宽阔的街道,路边的灌木丛已不见零星的雪花,两个孩子难免有些失落,也许房顶上还有?侄子望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喃喃自语,也许吧!我随声附和着。

  寒假前,学校布置读书目,虽说是电子书,也许是因为带着任务,感觉比以往每次都读得更加深入,下午的读书分享活动,台上嘉宾的互动,眼前又画片似的情景再现。开场引入什么才是儿童立场?带着这个问题我也在台下想,片面来看我认为儿童立场应该是站在儿童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以“儿童”为核心切入点,不放在点面,聚焦儿童,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个初雪的早晨,站在孩子的立场来看,不否定他的某种猜测,不果敢的打乱他的谈话,再读《儿童立场》我感受到了温度和力量,带给我了心智的启迪,我想从以下方面来谈感受。

  一、关于为师,重新做一个孩子

  小的时候想长大,幻想着能成为可爱的小大人,再大点又想成为有用的人,环环相扣,似乎没有任何的不妥。每当孩子犯错误时,总是去放大他的错误,却忽视了他的感受。作为老师,我们都希望所有的孩子都呈现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模样,却忽视了孩子想成为什么样?一直和孩子们说,尽量早餐在家里吃,连续几天的早自习的教室里充斥着一股油腻的“肉包子”和大葱的味道,学生较多,连续通风换气依然味道并存。在教室里又不好贸然去问,有两次这个男生迟到,无疑空气中又充斥着奇怪的气味,早饭可以在家里吃,他只嗯。他依然迟到,这次我批评了他,他很委屈,家中没人在家,早上又没闹钟,起晚的时候就匆匆抓上桌上的钱,在早餐铺边走边吃。从孩子的立场来看他不想迟到,更不想逗留在早餐铺,这也没什么不妥。正如陶行知所说”我们要知道儿童的能力需要,必须走进小孩子的心里去体验才能除苦造福。俯下身躯,站在孩子的立场去看待,显微镜下的错误是不能用放大镜去折射衡量,重新做回孩子,发现童年的自己。

  二、以儿童的立场去看待“游戏”

  课堂上讲桌上总是有笔盖,原来课间孩子们在玩弹笔盖,没收了几支“导弹笔”,可状况还时有发生,制止,没收。课间楼上的孩子受活动空间的影响,活动空间局限,留在教室里居多,安静的孩子会掏出感兴趣的书看,可生性活泼的的孩子总是郁郁寡欢,总得有伸展的空间。玩笔,弹笔盖,未尝不可。于是不反对孩子们此项游戏,再看成尚荣老师他也提到了,儿童有他自己游戏的方式,儿童传统的游戏不见了,儿童的童心也就不见了,这个学期要深度挖掘一些传统的游戏,让孩子们“乐学”“乐玩”。

  不管是生活还是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要有健康的心态,让“童年”再现,站在“儿童”的立场去享受变化之美,好好和孩子相处,共享成长之趣。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小学老师 篇四:

  “教师是谁?”这是一个极为普通又不寻常的提问,说其普通,是因为我们可以不假思索地予以回答,而且心底会涌起一股真情;说其不寻常,是因为这一提问涉及教师的专业身份,充满着深刻地意义阐释。《儿童立场》一书中,把教师定义为成人世界派到儿童世界去的文化使者。

  我们成人不太愿意到儿童世界去走一走、看一看。心里想着:我们就是从那时过来的,孩子单纯的想法,我们最懂。其实这种想法就直接阻挡了我们去真正的了解孩子。把孩子的想法变成“我认为”、“我觉得”。《儿童立场》这本书中提到了我们不仅要了解儿童,走进儿童世界,还必须引领儿童。任何放弃对儿童的引领都是错误的!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就有一些让我们头疼的孩子,今年我的班上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刚接手的时候,就知道他成绩很差,后来经过辅导慢慢发现他的基础真的薄弱。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学期,我教学第二单元的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时候,先复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发现他的商竟然是倒着写的!我瞬间就懵了。工作这么多年还没出现过竖式计算中商是倒着写的,但凡这孩子上课听一点,也不会这样。这是算理和运算顺序一点没学会啊!我想如果这个都不会,刚学的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肯定不行啊,数学如果计算不行,解题思路清晰也没用啊!那他的数学就完啦!所以每节课后我就给他一点点的复习,庆幸的是这孩子不懒,应该是之前成绩一直不好,自己自卑,慢慢地知识落下来了。后来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当着全班的面表扬他。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以前不写作业的他现在不仅写作业了,还完成的很好。慢慢地他的数学成绩就从不及格到六十多,七十多了。还好我没放弃他!

  使者也是会遇到麻烦,有这样结果欣喜的麻烦,也有过程漫长的等待。相信每个班级里都会有这种制造麻烦的调皮鬼。常常这样的调皮鬼制造的故事也多。我的班里就有这样的一位女生,是的你没听错,是女生!她有男孩子一样的性格,特别活泼。听说一年级就让老师头疼,每一学年结束,老师都会感慨:终于不用带她了!就是这样一位女生,刚开学就要做我的劳动班长!我欣赏她的口直心快,决定让她试一试,可是班级的孩子立刻阻止我:老师,她是最脏的!老师,她每天都扔纸屑!老师,她的抽屉最乱…我迷茫了。我该怎么办?让她当,其他孩子不愿意,不让她当,看她的兴致很高。后来我还是决定让她试一试。我和班级的孩子说人是会变的,现在是四年级了,你们更懂事了,她也会更懂事的,不妨给她一次机会,尝试一周。一周的时间里,大家一起努力。

  就这样,一周的时间不长,听到报告她的声音却最多,“她又上课讲话!”“她又打人!”“她又…!”,课间没有她闲着的时候,我还尽力在全班面前维护她的形象,不过当真是扶不起的阿斗。只能让她做一颗特殊的豆苗了!可能有的孩子懂事的就比较晚。就这样她在我班里一个学期了,有时课间我会找她聊天,她也能像个小大人一样说的一套一套的。虽然她还是制造的麻烦多一点,但比起开学时候的无法无天,已经进步太多了。不能指望她立刻改正,只要她慢慢的往好的方向转变,我们就慢慢等待。

  其实对我们最大的考验就是和调皮的孩子相处。阿莫纳什维利说:“谁爱儿童的叽叽喳喳声已经爱得入迷,谁就能获得自己的职业的幸福”。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创造故事、创造文化,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小学老师 篇五:

  翻开《儿童立场》这本书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位年近耄耋的老人挑灯夜读、创作思考的画面;一位和时间赛跑的老人正追赶着年轻人的步伐不甘落后的画面;一位和蔼可亲的老者和孩子们一起蹲坐在地上交流的画面。这些画面是支持我看下去的动力,回味整个思想之旅最为触动的有两个观点:

  一、谁真正认识、发现了儿童,谁就赢得了教育。

  一次同学聚会,当和一个小学兼初中同学回忆小学时光时,她兴趣盎然,满眼都写着怀念和美好,回忆起孩童时的事记忆犹新,还提及那时老师经常让她做事,比如当小助手,出黑板报等,她对小学时的老师很怀恋。当我提及初中时光时,她表示无感,其实初中的老师还是很值得尊敬的老师,她说老师基本上都很少关注她,所以没有存在感。聚会之后,我时常会想起和同学的这番对话,孩子最喜欢的老师到底是什么样的?孩子最喜欢的班级是什么样的?孩子可能并不在意老师的名气有多大,班级有多么优秀!孩子真正在意的是自己有没有被老师关注,自己在班级有没有存在感。我也反思了自己在班级管理中有没有关注到每个孩子,是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存在感,接下来做出调整,在反思中不断矫正自我。

  二、良好教育应是促进儿童可能性最充分发展的教育。

  每个儿童身上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学会如何去激发和充分发展这些可能性。记得那年四年级,自习课上,我身后的班长突然递过来一首他作的诗,我甚是惊喜,就读给同学们听,并鼓励孩子们踊跃的向班长学习。经我这样一渲染,同学们写诗的热情高涨起来,你一篇我一篇的递到我手上,我就一篇一篇的读,并乘势大肆的渲染,且自己也作诗助兴。教室里洋溢着孩子们的诗情画意,而我一直在乐此不疲的看着、读着……孩子们写诗的热情依犹在。这也许就是充分发挥儿童可能性的教育。

  内心要住着一个小孩儿。

  《儿童立场》读书心得小学老师 篇六:

  儿童长宜放远量

  初春,阅读《儿童立场》一书。

  文中有两句话,我反复品味,唇齿留香:

  “可能性是儿童的伟大之处。”

  “看待儿童其实就是看待可能性,一个正在成长过程中的人。”一句是成尚荣的,一句是范梅南的。是的,当我们站在人生终端回望时,会发现儿童时期只是人生的起点,只是生命的过程。“可能性”是对儿童的发现,对儿童的价值的洞见——儿童是目的,不是工具;儿童的价值是发展,不是功成名就。

  发现儿童可能性的同时,如何看待现实性呢?我想现实性是基于当下,可能性是基于未来。两者并不矛盾,但不能只唯其一。只唯现实性,教育就陷入功利主义;只唯可能性,教育就陷入虚无主义。儿童教育要着眼可能性,着力现实性。

  想起诗词中的两个儿童: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前一个是少年志气,后一个是悠闲可爱,各有各的形态,各有各的情趣。生活中缺了哪一个,都寡淡无味。让儿童成为儿童,是着眼可能性、着力现实性的第一步。

  儿童是自由的,因此教师要给儿童自由的时间,作业需适量;

  儿童是好奇的,因此教师要给儿童探索的机会,杜绝满堂讲;

  儿童是游戏的,因此教师要给儿童游戏的支持,教学需设计;

  儿童是幻想的,因此教师要给儿童幻想的空间,评价重过程。

  儿童长宜放远量,用发展的眼光看儿童,我们会少一份急躁,多一份等待;少一份喧闹,多一份安静;少一份苛刻,多一份欣赏。

  阅读时,一张一张书页像一片一片花瓣,我读着一页,花开一瓣,美丽了我的视野。万物复苏的春天,我与儿童立场在阅读中相遇,很是美好。

Copyright © 2019 www.guaiw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乖乖作文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