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足者作文(精选3篇)

关于知足者作文(精选3篇)

时间:2023-03-20 16:16

  知足者常有幸福 篇一:

  从小到大,我们听厌了长辈口中的幸福观,我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自己的幸福,愿岁月静好,愿世事莫老,似乎已成为大众公认的新幸福观。其实并不需要一些条条框框去检验是否幸福,只需深谙一句话:知足者常有幸福。

  总有些人从小便生活在溺爱之中,被灌以各式各样的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那些传递这种爱的人们总认为自己给予了孩子最大的幸福。可这些也仅仅局限于物质上的幸福,并不能伴以永生。而且,带给孩子的也只会是懒惰和不知足。因为坚信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爱,所以不知足;因为贪心越来越大,所以不知足。看似收获了满满的情与爱,其实一层薄薄的物质幸福之下便是满满的空虚。

  我鄙夷来自物质上的幸福,所以我愿意奔向心灵上的幸福。我倾慕那些仰天大喊“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勇者,也倾慕那些视无情为有情、待不幸为万幸的义士。

  于是,一个名为卢安克的瘦高男子将自己抛进了偏远的小山村,只愿做一群山野之子的孩子王,他为了孩子们的教育东奔西走,容忍了所有来自外界的不利因素,只愿静静享受这个安宁的小村庄带给自己的舒畅,接受着心灵上的泉涌。他只认定,他所奉献的一切能带来源源不断的幸福。

  于是,金岳霖愿意为了林徽因而终生不娶。从他第一眼见到林徽因时,或许他便已经告诫自己:这个女子我不能爱。可是他最终还是被卷入这场爱情之中,许多人劝过他,骂过他,可这与他何干?他毕生所有的心思全放在了那个林姓女子身上,她往哪儿,他便搬到哪儿,甚至与她的丈夫梁思成也成为了好友。他一生未娶,也并未得到林徽因的承诺,但他是幸福的。他的心灵为她而快乐,也因她而幸福。林死后,他一直活在深深的怀念之中。也正是因为这份爱,他挥手写下了“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她并不属于他,但这句诗却是属于他们俩的。至此,他也知足了。故说知足者常有幸福。

  而这世间也有极少者,不接受物质恩惠,也不接受心灵满足,他们有着世人难以理解的思维空间。

  一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不知感化了多少人的心。花是应该开放在炎热的土地上的,海子却执意让它开在自己的幸福之海上,开在自己的理想中。由此看来,他其实也是幸福的,只不过,这种明丽的幸福感受只有海子懂得。有人说,海子如果是幸福的,那他又为何自杀?我回答说,海子并没有不幸福,只是在这个喧嚣的世上,海子找不到一个理想之乡去安置自己的幸福,所以他愿意离去,去寻找另一个空间的“大海”。[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何必不知足?世间多有纷扰,有多少人是在纠结中度过了一生,又有多少人是真正能够满足抑或是真正放手?

  知足者常有幸福。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知足者常乐 篇二:

  “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

《关于知足者作文》,。”世界很美,不仅有春的烟波画船,夏的朝云暮卷,秋的云霞灿烂,冬的冰肌玉骨。更是因为有了简单的事情而快乐,不追求过多的要求而快乐。世间才会变得如此之美好。

  梁实秋先生说过,他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睡在自己的床上,陪自己的小孩游戏,吃妈妈做的饭。而我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捧一本喜爱的书和自己的好姐妹一同行走在林荫道间,一起谈未来。

  知足者常乐,是说一个人没有过多的奢求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就好,那么,这个人就会很容易被满足,且会变得自如的开心。我就很愿意做此类人,心灵上无任何的感情负担,并且发自内心的感到世间的美好。

  我想起了《双城计》中的一句话,这是一个最萧条,最繁华的时代,我们在这个时代的夹缝里徘徊,踌躇独行,仿佛在人间的天上地下找不到一个立足之地。

  从古至今,无人不再寻求着快乐之道路,庄子正如此,他不曾一味的追求富贵,官职,只是简简单单的吃着粗茶淡饭,依旧过的逍遥自由,有着丰富精神底蕴的他过着平淡而又充实的日子,心中也甚是开心无比的。

  知足与常乐同时兼备的人不需要过多的诠释。即使没有巍峨高山的险峻和清峭,也可以有平川凡壑的稳实和踏健;即使没有娇容玫瑰的诱人,也可以有芙蓉的质朴与富贵;即使没有居庙堂之高而兼济天下,也可以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即使在物欲横流,红灯酒绿中穿梭,也可以两袖清风,从而出淤泥而不染。

  你是愿意经常欢笑还是时常背负着各种社会欲望压迫着你使你难以前进呢?卸下你的包袱,轻松的向前走出去。知足者常乐,不会过多的在意金钱的引诱,因为他们明白知足常乐者的运气不会太差,他们的态度乐观,惨淡自如的面对人生。上帝对于他们不会狠心。

  做一个知足常乐者,你会发现世间的美好不仅是由春夏秋冬所连缀而成,更多的是人世间的欢声笑语让世界美好的更长久。

  知足者未必常乐 篇三: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也。把这句话拿到现在,便是知足者未必常乐。

  古代中国,在唐代便已研制出了火药。到了清朝,英国派特使以奇珍异宝换天国奇技,要求与清政府共同研制火药,发展火药,却被满清统治者无理回绝了:“我们大清不必再发展火药了!”

  若干年后,英国再次来到中国,但他们这次是用火枪、火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不但在华夏这片土地搞得一片狼籍,还洗劫了万园之园——圆明园。临走时还狂妄地留下一句话:“你们以为有了火药,就可以睡觉了,我们这火枪中装的就是你们的火药!”

Copyright © 2019 www.guaiw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乖乖作文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