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趣作文600字记叙文 篇一:
朱泽晖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自人类诞生起,千千万万种美食逐渐被开发了出来。不必说闻名全国的北京烤鸭,也不必说与苏东坡密不可分的东坡肉,单是绍兴闻名的臭豆腐就深得我心,让人垂涎三尺。
一道看似简单的臭豆腐,其实也有较为复杂的工序。首先要先将黄豆种下,等它成熟了以后再收集起来。黄豆成熟可不是一时半会就完成的,而是得等个不少时日。收集完后要将其打磨,然后再塑成块状的豆腐。这样就好了吗?当然不是,这样的豆腐炸出来是没有香味的。所以得将它腌制一下,最后在下锅炸,炸完后捞出来,配上一些蘸料,才算真正的完成。
小时候,爸爸妈妈的工作十分的繁忙,每次放学都是外婆来接。
第一天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校区换了一个新地方。那天一放学,我就闻到了一股独特的香味,外婆也闻到了,转眼就给我买了一盒回来,之后我便在外婆的三轮车上享用臭豆腐。它一块一块的,金黄的外表上淋上了棕色的甜酱,一口咬下去,外面的酥皮和里面软糯的豆腐,口感丰富,独特的香味充满了整个口腔,那正好的甜刺激着我的味蕾,除了美味,我找不到还有什么词能形容它。那时已是九月份,气温还是比较高的,外婆还在蹬着三轮车,满头大汗。我想给外婆尝尝,可外婆却只是说了句“没事,外婆不喜欢吃这个,还是泽晖你吃吧。”说完又蹬着三轮车了,其实外婆是喜欢吃臭豆腐的。
现在,外婆早就搬回了舅舅家,我的学习也越来越繁忙,好久没吃臭豆腐了。我想念臭豆腐,也更想念外婆。
食趣作文600字记叙文 篇二:
李晨璇
古城绍兴,坐落于会稽之旁,临近钱塘。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俊采星驰。
白墙黑瓦,几处朴素人家,微泛涟漪,几艘乌蓬小舟;欢声笑语,几位洗衣农妇。徘徊于绍兴与古城小巷之间,流连于当地民风之中。
转角,是一处略空旷之地。一棵大槐树伫立于此,盖百许年也。树下,有一老叟,满分/吆喝着自己的臭豆腐。那白如凝脂的豆腐下锅不久,滚烫的油烟中即换黄衣。还未反应过来,几块香气浓郁的臭豆腐便已出锅,冒着热气,再加上酱料点缀,更是鲜香无比。付了钱,品尝一番。脆而不干,油而不腻,实属人间之美味。[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臭豆腐本不臭。大概是腌制豆腐时,要将其放入缸中,加以梅干菜增味,数日后便有了臭味,所以将它称之为臭豆腐。品尝之时,臭豆腐便与这“臭”味彻底断绝关系。品尝它时,你永远也不会想到它之前是在多么“肮脏”又是多么“艰苦”的环境中待过数日,更不会想到只是朴素的豆腐造就了它……
继续深思,不觉发现绍兴人与这臭豆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前绍兴人出生即于水乡,不像其他地方。绍兴人只能通过渔业去维持生计,多数绍兴人从小便生活于一般的渔民之中。他们每天都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中,但他们骨子里流露着朴素。流露着顽强不屈,这不正也与臭豆腐相像?思考一番,颇有趣味。
回过神来,看着那卖臭豆腐的老叟辛勤的身影和质朴的衣着,再看那金黄的臭豆腐,人一菜竟在眼中重合了。我向老叟告别,老人回我会心一笑,那朴素的微笑流露出一种亲和感。
食物之趣,在味;城之趣,在人。
食趣作文600字记叙文 篇三:
刘畅
傍晚的天空,几分橘黄里总是透着一股诱人的暖香,牵着鼻尖,寻到食趣。
秋风起,吹升一轮皎白的圆月,挂在空中,把淡淡的光辉洒入每个窗口。傍晚回家,却见两只螃蟹正放在桶底,不断吐着白泡,似乎感叹着中秋已到。母亲抓起螃蟹,剪去细线,耐心地清洗着,擦亮它们青灰的甲壳。不久,它们便换上金红的新装,在漫着滚滚热气的锅中等待出场。热气里混入蟹的鲜香,还未开始品尝,却仿佛已有软嫩的蟹肉在舌尖跳动。夜色更加了一层黑灰,窗外亮起橙黄的街灯。桌间,一盘蒸蟹,披着喜庆的红甲,散开鲜香。母亲小心翼翼挑起蟹黄送入我的碗中,我夹着一块尝味,一份温暖,一份鲜美,一份感动,一份惊喜,本不爱吃蟹的我也久久地品味着,望着家人们的笑容,中秋,蟹鲜。
寒风吹走了秋的最后一片枯叶,一切都添上于几分冷意,一颗笋,离开肥沃的土壤,跳入滚热的锅中,让人期待着家中美味。傍晚时分,天已在短短时间由浅蓝转为棕黑,寒风在漆黑里游过,吹来几阵冰冷。家中厨房的窗口,总是亮着一阵暖光,仿佛夜晚茫茫海面上的指示灯,指引着幸福的方向,引着我快步走向家中。
浓浓的汤汁在灯光下泛着乳白,香味与热气逗引着在舌尖,母亲忙碌的身影才终于把我将要流出的口水拦回,鲜嫩的笋片,在汤里翻滚,光滑的表面,似乎用象牙雕出,小心翼翼地打磨。各种蔬菜也用将要滴下的绿色吸引着拿起筷子的手。还来不及品尝完,母亲已笑着问道:“好不好吃?盐有没有多放?”我急忙夹起一块,答着:“好吃!”滑嫩的笋片,鲜美的汤汁,诱人的气味,家中的温暖悄悄组合成嫩笋的滋味,或许正如文中所说:“煮食之,无可名言,但有惭愧。”汤里,映着家里的温暖,映着品味美食的幸福。
菜肴舞蹈舌尖,香味散入窗外的夜空。
我细细品味,尝着食之趣味,家之温暖。
食趣作文600字记叙文 篇四:
余快
绍兴,一座千年的古城,这里既孕育出了陆游,鲁迅这样的名人,也产生了平淡无奇而又美味可口的臭豆腐。
在绍兴的乡村中,一片片翠绿的田地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瓜、果、菜、根其中就包括那青青的豆苗,从它们在春天发芽开始,农人们花数月时间辛勤浇灌耕作,终于在秋天时,使那一株株豆蜕变成了金灿灿的豆粒;而后,豆粒又在石磨中“粉身碎骨”,再被扔进油锅,最后才成为我们在商店中见到的臭豆腐。
每当我们家去鲁迅故里散步游玩之时,总会在商店中买上几份臭豆腐来品尝。当我把它们送进嘴里的时候,那种美味与它那并不昂贵的价格和简单粗暴的做法真是有着鲜明对比啊!可惜,因为从小被灌输的那些“健康知识”,那时我们家的人没一个敢多买的。
住在绍兴本地的人,视臭豆腐为一种特产,外地的访客,也有不少对它赞不绝口的,而长年待在市外,省外乃至国外的绍兴人,一回故乡往往第一个想吃的小吃就是臭豆腐。
他们所品尝所热爱的,绝不仅仅是臭豆腐本身,还包括绍兴长达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地球上能产黄豆,能产食油的地方多了去了,但是,绍兴臭豆腐背后的那种文化积淀,仅限绍兴一地没有别的地方可寻。
尽管我离最近一次去鲁迅故里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但臭豆腐的美味可口仍然停留在我的脑海中不曾被我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