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桃花源作文600字(精选7篇)

我的桃花源作文600字(精选7篇)

时间:2023-05-30 17:08

  第一篇:我的桃花源作文600字

  一千多年过去了,陶渊明笔下的那个桃花源,仍在我们心中。“桃花源记”的故事,最后以刘子骥寻而不得作结尾,令人好奇,令人回味。

  从那句“忘路之远近”开始,打渔人开启了一段奇幻的旅程。他在那里看到了一个完美的社会——没有阶级,没有偷盗,没有金钱,他受到了热情的款待,所有人都真诚地请他喝酒、吃饭。然而渔人终究没有遵从桃花源中人们的叮嘱,他把桃花源告诉了太守,把那段忘路之远近的故事告诉了世人。

  渔人为何那样做?陶渊明没有说,但读到这里时我的心中总会感到一阵悲凉,这大概是来自作者的悲凉——我并不相信渔人将自己的经历告诉太守纯粹是为了分享这个故事。东晋末年,政治的腐败让百姓民不聊生,还有军阀割据,战乱频发,与桃花源内的一派祥和形成鲜明对比。

  也许是感受到了命运的不公,毁灭性的意念让渔人将事情的经过告诉太守。这是人性的自私。正是因为这样的自私,我们得不到桃花园源,所以当渔人和太守派遣的人沿着标志去寻找时,“遂迷,不复得路”。

  陶渊明心中的桃花源是不会对这样的人开放的。

  像陶渊明这样的仁人志士为何穷尽一生也寻不得一片桃花源呢?

  深尝黎民之苦,战乱之痛的陶渊明,纵使归隐山林也仍不甘地替天下百姓疾呼。

  陶渊明的希望是所有人都在桃花源中其乐融融的生活,他为这个目标而努力了一生,最后只能用一篇《桃花源记》表达一生抱负。诗人的高傲和生不逢时的无奈注定了他仕途的失败,但在诗人心中,桃花源一直都在。

  我们不能奢求身处一个完美的社会,创造一个完美的社会更不是百年可以做到的,况且桃花源真的存在吗?一个完美的社会真的存在吗?

  我们不知道,但我们在不断探索,因为我们的心中,有桃花源。

  第二篇:我的桃花源作文600字

  今天我要隆重推荐常德桃花源,它始建于秦代,是国务院唯一备案认可的“桃花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桃花源景色美丽如画,最引人注目的是成片桃树林。每到桃花盛开的季节,每朵桃花都千姿百态、形态各异,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展开了,穿着绿衣裳,粉红的裙子在风中摇摆,露着灿烂夺目的笑脸。你看!它们多么自豪地展示自己的美啊;还有的还是花骨朵儿,害羞地躲在绿叶间,好像在窃窃私语。这里还有各种各样的树,比如金黄的银杏树、飘香的桂花树、火红的枫叶树等等……桃花源里还有许多小溪,溪水清澈见底,几条活泼可爱的小鱼在溪水里欢快地嬉戏,灰白色的鹅卵石随处可见。[本内容由 乖乖作文 WWW.gUaiweng.com 整理]

  桃花源也是个好玩的去处。桃花源的谷里,有许多传统作坊,可以让游客们大显身手。我最喜欢的是塘坊和粑粑坊。在塘坊里,奶奶给我们讲做麦芽糖的步骤,我还亲手制作体验了一番。冷藏后,我品尝到了香香的麦芽糖拌米。里酥外脆,香甜可口,这味道真是妙不可言,让我流连忘返。在粑粑坊打糍粑,我使出吃奶的劲打呀打呀,一会儿功夫,我就大汗淋漓了,但我并没有放弃,过了好一会,我才把糍粑做好,我迫不及待轻轻地咬了一口,呀,真好吃!这就是劳动创造幸福的味道啊!

  桃花源不仅风景如画,是好玩的去处,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有状元桥、有百床馆,还有孔子书堂,在孔子书堂里,我穿上了古时候学堂学生的衣服,似乎穿越到了古代,俨然成了孔子的学生,跟着孔夫子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常德桃花源不愧是魏晋诗人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不信,你们也去领略一番吧!

  第三篇:我的桃花源作文600字

  “哗啦哗啦……”一阵悦耳的声音偷偷闯入我的双耳,身旁一条小溪正缓缓流向远方。

  溪水是蓝色的,这种蓝,是蓝中带白哦,像青藏高原上的蓝天。在那水天交接的地方,溪水与天空融为一体,简直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了。我甚至觉得,它正朝天上流去,轻轻流入云际。见到这样的美景,怎么不想低吟一首优美的小诗呢?

  溪的两边,不知名的小鸟在唱歌,知名的小鸟也在唱歌,还有那看不见的小鸟,唱得就更欢了。这时,似乎一切都安静下来了,全世界都在默默地听着它们的几重奏。忽然,一只可爱的小松鼠闯入我的视线,它在前方不远处的一棵大树底下,爬上去又跳下来,爬上去又跳下来。那可爱的样子,既像个捣蛋鬼,又像个演员。它那一上一下的跳来跳去,也许是在吸引我的注意力吧!在这么美的地方遇到这么可爱的小松鼠,怎能不让人心动呢?

  阳光穿过树叶,洒下来各种形状的光辉。有几束光照到我的眼里,我躲过去,朝靠山的一旁走了几步。我来到小松鼠跳上跳下的那棵树旁,发现松鼠在上边修了家,小鸟在上边“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树干长满了青苔,厚厚的一层,应该长很久了。我猜,这是一棵古树呢,这古树怎么不值得我们保护呢?

  我沿着小路一直往上走,来到山顶,这时,我才看清这大山的全貌:碧绿的古树给大山披上绿衣,蓝色的小溪给大山系上腰带,欢快的鸟儿给大山装上了一只只悦耳的风铃。大山像一个严肃又不失风度的人,一直站在这里。这华丽的山怎么不让我留恋呢?

  溪水缓缓地流,鸟儿轻轻地叫,树木慢慢地长,它们组成了一幅画卷,画卷的名字叫——梦幻桃花源。

  第四篇:我的桃花源作文600字

  话说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有一座山,山后便是桃花源村,那是一片平坦开阔的土地。

  桃花源村的空气很好,清新,仔细闻还有甜甜的味道,村里人的屋子三两成群的建设在田地边或是竹林旁,整整齐齐,色调是淡雅,干净的,田地的土地肥沃,可以看出每年的收获不少,几亩就有一个小池子,池子不大,水很清澈,养了许多鱼,桑树几乎每家都有,种在门口屋边,方便采摘桑叶,可以喂养蚕,蚕丝用以制作衣裳;竹林不大,但在村里像是有很多,三三两两的在村中,村中小聚,对诗,作画,下棋,弹琴,书画都在林中,有石头做成的石桌石椅,各个地方有小路相通,路上有鸡鸭小狗,路旁开满小花。鸟叫,鸡鸣,犬吠声不时在村里响起。

  太阳刚刚出现的山头,一个女子轻步走出家门来,手里端出一碗水,身着件淡青的袄子蓝色的裙,身形纤秀,仪态娴静,青袅袅,眉眼间透着笑意,如一支素淡的兰花,让人一见,尘心顿消,女子端水来到门前,桃花树下,轻轻的浇,看着落花,似在微笑。

  一阵软风吹过,落花飘过小村的各个角落,唤醒了沉睡的生机。各家纷纷走出人来,干活的人来来往往的走着,下田的年轻男子各个穿着旧布袄,赤着脚,女子也穿着朴素,多为浅浅的青色,孩子们手里握着玩具,在池边玩耍,有些像贵公子有些像小农民,老人家穿着较为整齐,一身书香气息,淡白的披肩,蚕丝织成的青布下衬,一把扇子,一支笛子,在竹林中吹奏赏景,可见生活惬意且愉快。

  天色渐暗,人们渐渐散去,那女子也关上了房门,青蓝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了。小村里静了下来,不时传出的几家笑声,又很快陷入了平静……

  第五篇:我的桃花源作文600字

  这一天,同昔日一般,我驾着小舟,任它在小溪上漂泊。却无心垂钓,半倚着船帮,四处张望着熟悉的风景,即使鱼儿咬钩,也毫不知情。

  烈日当头,阳光肆虐的烧灼着大地。突然,我不知自己身处何方,来到一片陌生地,迷路了?但两岸更加和谐迷人的风景促使我没有原路返回,我颇感兴趣,继续向前航行……一座大山将溪水阻断,我下了船,从那有着微微亮光的山洞走了进去,仅仅几十步,已经看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已不再是山洞,而是一片人间仙境。整齐的房屋,肥沃的田野,质朴而热情的人们,充满了浓浓的田园风情。我,向往这种生活!

  我漫步在因落花而形成的天然地毯上,四处的风景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周边没有一丝喧嚣,只有我和那位本地人民稀疏的脚步声,小鸟当头,仿佛各自都在炫耀自己的歌喉,又好似在欢迎我的到来。空气中氤氲着桃花的香气,虽芬芳,却不扑鼻。那位老乡将我带到他的家中,准备好了饭菜,一边用餐一边询问我的来历。我一五一十的将从早上出门钓鱼开始的经历讲了出来,老乡惊异的点了点头。午后,老乡带我游览这片桃花源,聊天之余,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小山丘,旁边还有一个池塘,似梦,似画。

  这里的人穿着与平常人差不多,村民们介绍说是祖先为了躲避战乱才找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孩子们的笑声打破了之前的寂静,我扭头看去,数十个孩子在山丘上嬉戏,还有几个卧剥莲蓬于池边,好不快活!这里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童年的美好!

  天边渐渐变为浅绛,日已落。回到房间,我倒头睡去……

  第六篇:我的桃花源作文600字

  “寻乐土”是古人最向往的事。陶渊明曾在他的《桃花源记》中写道:“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可见,在古人眼中“乐土”是多么神秘、多么美丽、多么令人向往。“乐土”俨然成为了令每个人都向往万分的代名词。那里没有战争,没有叛乱,没有沉迷享乐、不理国事的达官贵族,只有鸟语花香,良田美池。多少人为了它而花费了一生,即使它可能只是个传说,但仍有人非得探索到底。

  而现在,没人会相信“桃花源”、“极乐世界”的存在,这只不过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罢了。

  确实如此,毕竟相隔年代太过久远,我们无法理解先人的所思、所想。当然,先人更不会想到我们的思维方式,在我们大多数眼中,寻“乐土”,不过就是自驾游罢了。

  说到旅游,我不禁想到一个段子:“旅游,只不过是从自己呆腻歪的地方,花很多钱,到了一个别人待腻歪的地方。”

  说的不错,如果把它放在古代是极富哲理的。古人常常不满足于自己的处境,哪怕处于盛世,也要想方设法找到一个不存在的、虚无缥缈的“桃花源”。就算找到了,但仔细询问,那里却是别人看似平常之地。暮然回首反省时,顿觉自己新意全无。

  人们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总觉得“别人的”比“自己的”好,从来不知足。无论自己身处何地,何等荣华富贵,从来只是拿自己的不足和别人的长处相比,从来不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不足相比。以此来激励自己,所以才有了寻“乐土而不遇”这一说。

  人类,知足吧!

  第七篇:我的桃花源作文600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陶渊明写得《桃花源记》。诗中的美丽境界,勾起了我的向往之情,我决定去寻找身边的“桃花源”。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你看路旁那茂密的草丛中,星星点点的野花在向人们点头微笑。池塘里的水“哗哗”地流着。鸟儿婉转的歌声在空中飘荡。看到此时此景,我忍不住想起了一句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生能有几回闻。”难道这就是我身边的桃花源吗?

  夏天,人们脱掉厚厚的衣服,早早地换上了小短衣。小朋友们总是冰棒不离手,吃得有滋有味。田野里,那成片的,黄灿灿的油菜花竞相开放,在微风的吹拂下,掀起层层金色的波浪,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哦,这难道就是我身边的桃花源?

  秋天,田野的水稻成熟了。农民伯伯特别高兴,不急不慢的收着水稻。孩子们也没闲着,不时地弯下腰,捡起掉在地上的谷穗。有时,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种一种庄稼。真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欢乐的景象,怎能不是桃花源?

  冬天,飘飘扬扬的雪花从空中落了下来,整个乡村成了一个银妆素裹的世界,树上挂满了沉甸甸,亮晶晶的银条儿。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五彩的光芒。啊,这就是我身边的桃花源吧?

  我想:我已经找到了桃花源,它就在我的身边,它就是我那美丽的乡村!然后就是我的家乡。

Copyright © 2019 www.guaiw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乖乖作文 版权所有 陕ICP备2022014531号-1

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三个工作时内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