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什么让我心生敬意作文800字
悠悠荆楚地,浩浩三国气。来到春秋寨,我仿佛走进了历史长河中。
相传,三国时关羽在此夜读《青秋》,后人遂建造春秋楼以示纪念,春秋寨因此而得名。这里地形独特,山水交融,视野开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利,是亚洲第二大古寨,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春秋寨,让我心生敬意!
看!这气势恢宏的牌楼,高大且庄严。中间最大的门洞可同时容纳20人并排走过,两旁的两个小门洞顶上建有射箭的亭台,看上去杀气腾腾。那用春秋时期的文字书写的“春秋寨”三个大字,给人古朴端庄之感。穿过牌楼,波光鳞鳞的茅坪河迎面而来,碧绿澄澈的流水让人倍感清新。两岸的垂柳叶低垂,整齐柔软的枝条倒映在水面上,宛若一幅水墨画。
登上古寨,城墙像一条巨蟒盘旋于万山丛中,叫人惊叹,令人膜拜,使人遐想。虽无长城气势之宏大,但要论险峻,长城也略输两分。城墙对面的山峰笔直挺拔,像被刀削过一样,从谷底的河岸一直到顶峰,整座山几乎与地面垂直。岩壁如一面光滑的铜镜,无任何覆盖,只有微黄的岩面,颇为壮观。茅坪河在此处拐了一个180度大弯,所以此处三面是水,一面是高耸的断崖,属于易守难攻的要塞之地。远处的房屋鳞次栉比,那线条,那景观,整齐而又古朴。整个山寨有150多间房屋,全是用石头彻成,房屋座座相连,用石铺就的小道绵绵贯通。
如此壮观的场面背后该有多么艰辛的付出啊!每一寸地方都是用石头铺就,触摸这些冰冷的石头,我仿佛看到了祖先的热血与汗水。在那个时代,没有任何工具的帮助,全部靠人力运输,修建如此庞大的古寨,是多么不易!工匠们不仅要翻越陡峭的山峰,还要运输上百吨的石料,在山顶狭窄的地方砌墙,把座座山顶串联起来。即便在科技发达的现在,也不是容易的事啊!
“无限风光在险峰”,我站在寨顶眺望远方,蓝天白云,秀水苍崖,敌楼古堡,交相辉映。对面山顶上的关公手提偃月刀,双眸放光,长髯飘飞,威严而不憎,刚毅而不呆,一股正气扑面而来。
春秋寨,让我心生敬意!
第二篇:什么让我心生敬意作文800字
吴钰宸
秋风萧瑟,细雨淅淅沥沥,绵延而朦胧。被薄烟笼罩着的屋檐下,不时传来吱吱呀呀的修车声。正在工作的修车师傅,让我心生敬意。]www.guaiweng.com[
父母工作较忙,放学时没时间接送。我更靠着自行车来来往往,可是车柄的刹车出了点问题,只得无奈赶着夜色,焦急奔向修车店。但不知,时候已晚,店铺关门了没有?
我胡乱地披着雨衣气喘吁吁来到修车店前,怀着期待又忐忑的心情,伸长脖子向里望了望。啊!还好,没有关门呢!我欣喜地冲进去。修车师傅望了望我,饱经风霜的脸上满是对工作的认真。
“伯伯,请问现在能修车吗?”里面传来一声清脆的女声:“小姑娘,我们准备回家了。你明天再来吧!”我慌了神,“可……”修车师傅打断了我,“把车推来吧!,我给你修!”说罢,布满老茧的掌接过车,娴熟地捏了捏车柄:“没什么大问题,刹车有点松了,和前轮胎组合有些摩擦,会发出响声。我去拿工具,稍微调一下就好了。”简单质朴,雄厚有力的语言令我安心了许多。
他搬过一只工具箱,半跪在地上,神情专注而严肃,一手拿钳,一手托车,看似坚硬的物体去被他的动作深深柔化了。大概是嫌穿着雨衣不太方便修车,他大掌一挥,扯掉身上的雨衣,竟不受雨水的干扰,反而更认真了。雨水滴上他的睫毛,顺颊而下,他的眼眨了眨,如坚定的鹰眸。而那对工作顽强的信念,又像空中闪烁耀眼动人的星。
良久,他长呼一口气,起身,拍了拍车龙头,冲我淡淡一笑:“好了。”我刚想道谢,只见修车师傅又转身,跨上我的车,来回在路上骑了好几遍,并不时的试了试刹车,我不解地看着他。他满意地说:“这下没问题了,放心骑吧!刚刚帮你试过了!”
我一愣,一股对修车师傅的敬意油然而生。他完全可以马虎对待工作,因为天色已晚,况且还下着雨。但,他没有!他不但帮我修好了车,还亲自帮我试,这是有多倾心于工作,有多替他人着想啊!我的心,被修车师傅完全打动了,我敬佩的是他的敬业,感动的是他坚定执着的信念。
水墨烟雨,浩渺朦胧。淅沥间,音参差不齐,正如我此时,对修车师傅那股无法言语的敬意!
第三篇:什么让我心生敬意作文800字
或许,你没有听过杜甫的“丞相祠堂何处闻,锦官城外柏深深”。或许,你没有听过苏轼的“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或许,你没有听过高鼎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但毋庸置疑你绝对听过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唐代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诗句流传千古,饮一壶虽浊犹清的酒,便提起笔,在纸上写下豪迈奔放的诗句,那一袭白袍随风飘扬,不经意间沾上的几滴墨水也随风晕染成一幅山水画。这位天上的酒仙,专用一生之程下凡来到人间,为中华文化留下一首首富有浪漫气息的诗歌!
李白,它是影响了我一生的人。我从呱呱落地时,便朦朦胧胧地听见妈妈缓和又温柔的声音:“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它是中国14亿人们心里柔软的回忆。它是中国14亿人们作为华夏子孙的骄傲,它更是中国年轻人思乡的表达方程式。这首古诗,就是我学习的一颗启蒙星!
李白,一位中国历史中最放荡不羁、桀骜不驯的诗人!他曾在唐玄宗、杨贵妃、高力士注视下,喝着酒,醉醺醺地写下千古绝唱:“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让在座各位张日结舌。李白不拘小节,狂傲不已。他用自己的智慧,写下对联狠狠给杨国忠一个响亮的耳光,他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他,告诉了我什么叫不羁。
李白,一位古代最重视感情的人,曾在美丽的世外桃源,要与汪伦离别,他便再挥衣袖,含泪写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桃花潭,便是李白与汪伦深厚友情的见证;在黄鹤楼下与孟浩然告别“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更是融情于景,情不自胜!
重友情,也重亲情,李白不仅只在床前思乡,更在“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敬佩他,敬佩他一生放荡不羁,敬他重情义;敬佩他正直不阿!是他教会了我面对困难的勇气,是他教会了我开朗地面对生活。李白,一位影响了我一生的古人!
第四篇:什么让我心生敬意作文800字
任何一个多少知道历史的人,都不会不知道长城。长城,现在已俨然成为我们国家的象征。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一个奇迹,是智慧的结晶,从它完工的那一刻,它就向全世界宣誓了自己的雄伟与威严。有诗人曾写道:“上临星斗三千丈,下瞰燕林十六州。”长城的这份俯视天下的威严,怎么可能不让我心怀敬意?
长城的规模之雄伟,气势之磅礴,在世界上都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它全长6000多公里,相当于地球周长的近六分之一,更让人称奇的是:长城历经了3000多年的风雨交加的历程与磨难,却始终没有折损自己的风骨,风雨不能让它屈尊卑膝,炮火的洗礼更不能摧毁他的身躯。每当漫步在长城上,用手抚摸那因时间而变得粗糙的岩块,心中便由衷的慨叹,同时也因这个巨人长期以来的坚守而多了一份景仰。
长城,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决定了它不平凡的命运。它是守护者,它以自己的身躯挡住了敌人的刀剑,使得塞外的铁骑难得前进一步,使得中原地区的王朝能够继续歌舞升平的生活,文明与蛮荒就此被分割开来。它又是见证者,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朝代的交迭更替,它既听过婉转的汉乐,也听过寻魂的胡歌。沧海变桑田,长城经历了太多的事件,以致一切在它看来只是过眼云烟,只是安心做自己一堵墙的使命。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志士都向往长城,向往它的豪气,为了它而竞相折腰,发出一声又一声的呐喊:“不到长城非好汉!”而到了近代,又有多少青年战士为了保家卫国,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终究把敌人驱逐出了我们的国土。因而又想到,这长城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同时也象征着我们民族的精神气质:雄伟,威严,乐观,坚强不屈,众志成城而又伟大。
如今长城的实际功用远没有都江堰这些民生工程来得重要,而只是作为景点来观赏。然而即便如此,不顾游人的踩踏与嬉笑,默默的履行自己作为一堵墙的职责,哪怕敌人一生也不会出现,抑或穷极一生也无法与其匹敌。想到这里,我抬头向远方看去,依稀看见金色夕阳下映照出来的长城的身影,仿佛比平时还要高大出许多。
第五篇:什么让我心生敬意作文800字
金碧辉煌、雄伟壮观、器宇轩昂、肃穆庄严的故宫,令我心潮澎湃,让我心生敬意。
带着满心期待,进入午门,看到精工细琢的青石基台,洁白的玉石栏杆,淡蓝色的琉璃瓦屋顶,显得淡雅端庄,明亮秀丽。再近看,那屋檐上的小兽,千姿百态,意义非凡,有的昂首挺立,代表勇猛威严,有的气势磅礴,可逢凶化吉,还有的摇头摆尾,是吉祥的象征,这都体现着皇权的无上威严。故宫巍峨的皇家建筑让我心生敬意。
继续往前走,穿过中和殿,到达保和殿,不禁感叹如此壮观的故宫,修建时一定很艰难,上台阶时,低头看,一座巨大的石雕夹在两列台阶中间,使用一块汉白玉雕琢而成,又大又厚,正在想它是如何运过来的,就听到介绍,原来是数万名民工,在滴水成冰的日子里,从井里汲水泼成冰道,用了整整28天才运到京城。再看那用楠木建成的宫殿,眼前呈现出一幅画面:许多官员、民众,手里攥着斧子、镰刀等工具,在荆棘丛生的森林中劈荆斩棘开道,努力寻找楠木,可谓是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那些建造故宫的人们让我心生敬意。
边走边看,进入珍宝馆,一件件珍宝,历经劫难,饱经沧桑。回溯历史,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大肆抢劫,故宫无数珍宝被洗掳一空。在抗日战争时期故宫文物紧急南迁,有这样一群华夏儿女,跋山涉水、手提肩扛,在烈日的照耀下仍没有一丝松懈,这才顺利把文物送达。15年里,南迁文物行程上万里,文物中没有一件丢失,也几乎没有毁坏,堪称奇迹,而这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人的拼死守护,是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的心,是整个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经历长时间的战乱,故宫的珍宝文化几近衰败,海外华侨华人极大的促进了流失海外珍贵的中国文物的回归,他们不惜以重金买下一件件文物,再捐赠给祖国。那些为了保护故宫文物,让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下去的人们让我心生敬意。
走出神武门,梳理一天的收获。故宫从1406年建成到现在,由盛到衰再到盛,之所以能够兴盛,是因为建造故宫的是中华人民,在战火硝烟时奋不顾身保护文物的是中华人民,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故宫的兴衰就是民族兴衰的历史,它宛如一部雄壮的史诗,又如一部宏伟的民族交响乐,它让我心生敬意。
第六篇:什么让我心生敬意作文800字
卢沟桥,让我心生敬意
严修齐
轰隆隆的炮火声依然在耳边回响,血迹遮住了阳光,敌人嚣张地举着武器叫喊。恍惚间,我似乎穿越回了90年前,那个充满炮火的年代。
这里是卢沟桥,它散发着强大而威严的震撼,裹挟着历史的尘埃,深深地刻在我心中,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它在经历硝烟后仍坚挺地立于永定河上,带给我们的是无穷的敬意。
当我第一次漫步在卢沟桥上时,我还不了解历史,只是单纯地被两排石狮子所震撼: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注视前方。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无处不在展示着这座桥的宏伟壮观。它经历过熊熊烈火的焚烧,锋利刻刀的打磨和数百年的风雨,依旧完好无损地保留到现在。马可·波罗曾说这座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说石狮子“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这座桥也是历来被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要道,建筑优美,也是北京胜景之一。
当我再一次漫步在卢沟桥上时,我已经知晓了那一块块洁白无暇的砖内所隐藏的屈辱和不幸。怀着沉重的敬意,看着桥面上的凹凸不平的白砖,我仿佛看到了1937年的那场灾难。我跨上石桥,仿佛看到对岸的红日军旗高高举起,敌人伏在地面上,手上的枪早已上膛,身旁的炮已蠢蠢欲动。我后退着,仿佛听见了子弹穿透血肉的声音。炮弹炸碎砖石土块,一个个躯体在黑暗中倒下,听见了成百上千个民族英雄不畏艰险,顽强抵抗的呐喊……可是石狮的威严,卢沟桥的沉重并没有阻止敌人的脚步,他们践踏着石桥,践踏着尸体闯进北平。
当我又漫步在卢沟桥上时,它周围碧水蓝天,硝烟全无。在1937年的这场战争中虽然石狮被践踏,被打败,但中国这条久睡的雄狮终于觉醒,如同石狮一样,吼出满腔怒火。
现在的卢沟桥就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历经腥风血雨之后,依然安详地横跨在永定河上,为后人诉说着当年的故事,它用坚实的臂膀保卫着国家和儿女。
回望卢沟桥,一条用鲜血和泪水浇铸的大道熠熠生辉,百头雄狮高昂地挺着头,直视远方。卢沟桥以它崭新的面貌诉说着旧时的故事,我对它的敬意油然而生!
第七篇:什么让我心生敬意作文800字
清明来到都江堰,放眼望去,缀着点点翠绿的山峦向着天边延伸去,蜿蜒的岷江卷着淡淡的细沙从两岸的山间流过,都江堰则似一叶扁舟,静静地横卧在岷江的臂弯里。
正是在这里,战国的李冰父子历时数十年,留下了这震撼人心的“分水岭”。不论是都江堰这浩大水利工程的壮阔,还是李冰父子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对国家的热忱,都令我敬畏不已。
一座小楼立在江边,红漆已是斑驳不堪。沿着狭窄又陡峭的楼梯上至三楼,一个巨大的窗子映入眼帘。我不禁想到,当时的蜀郡守李冰隔着这窗,望着滔滔江水流过,为中原人民干旱缺水、土地贫瘠而忧虑,又为自己对都江堰的建造还不能十拿九稳而叹息。
走过横跨江面的索桥,踏着脚下吱吱哑哑的木板,仿佛耳边响起了李冰父子引着百万余民众走过索桥的声音,民众们则接连扛着工具,一支支激昂的山歌从夹岸飘过……
终于来到都江堰“鱼嘴”最前面的平台上,如今它用坚实的水泥筑起,鹅卵石在水泥上错落有致地镶嵌着。可是彼时的人们又是如何修筑它们的呢?历史课上老师曾讲,人们在岸上把巨大的鹅卵石装进编好的竹笼,用小舟载着划到江心,再一起把这些竹笼一个个投至江底。他们也曾有过绝望,有的人甚至在这里被浪花吞噬,但这一切都不曾阻挡他们一步步前进,都江堰工程也最终落地。不知李冰若站在现在高大而又牢固的都江堰上,心中是否也同我一样汹涌澎湃?
青石板路的两旁,一座座刻满文字的石碑林立,一个个锈迹斑斑却还神情如生的雕像耸立,那路旁一串串大小脚印连起……无不喻示着历代君王、丞相为都江堰作出的不可比拟的功贡献。都江堰带来的不仅是纯净的水源,更是为中原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希望与憧憬。我竟走过了他们曾走过的小道,正如我们踏上他们踩下的道路,走向光明的未来。这里的一切都似一卷摊开的陈旧史册,向我讲述着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历史。而正是这一幕幕历史、一座座石碑、一个个雕像和那一串串脚印,让我不免心生无限的敬意!
别了,岷江的浪涛击打都江堰的声音还在我耳旁萦绕,却似乎更加清晰、坚定而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