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空旷的大殿里,一切静谧无声,在幽幽的香火缭绕中,时光仿佛静止,金色的佛像,端坐在庙的中后方,以他那慈悲的眼神注视着前来朝拜的众生。一切都在肃穆的气氛中定格下来,成为我心中无法忘记的一段回忆。
我去过很多寺庙。坐落于深山之中,那映衬着青葱山林的瓦红色屋顶,及檐头精美的装饰,一眼望去,心中的神圣之感油然而生。告别了都市的喧嚣,我们一家人开着车在山中奔驰,也不一定要去哪个地方,只想让自己浮躁的心灵在大自然的宁静中沉淀下来,但是不知不觉就到了这个地方。
这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寺院,朱红色的大门,金色的雕饰,广阔的大广场,还有尊严的庙宇,凭依着青山,在湛蓝的天空下构成一副和谐而又充满神秘的画卷,这里确实很安静。大广场上,几个尼姑在小池旁拿着书轻声的谈论着什么,一个尼姑在不远处洒扫,仅有轻微的“沙沙声”。我信步走到寺庙的门口,一个老尼姑双手合十端坐在门旁,披着红色的袈裟,她见了我,示意让我留下,把我的手轻轻抬起,她对着我轻声说了一段话,具体是什么我已忘记,但她那平静淡然的神情,从容的谈吐,着实让我那原本激动不已的心安静下来了。
我跪坐在垫子上,面前是庄严的佛祖像,我恭敬的、深深的俯下身来,双手合十,拜了一拜。低下头的那一瞬间,心中浮现出小时候外婆带我去拜菩萨的情景,我一直不解,外婆为什么执意要我安静,她总是肃穆地拜了几拜,求佛祖保佑。从前,我还嘲笑她封建迷信,可现在我知道了,在这神圣的气氛之下,浮躁、焦虑、激动的种种情绪会一扫而空。有的只是一颗冲去了污质、十分澄清干净的心灵。鸟雀也似乎被气氛感染,竟也一声不发,此时此刻,唯有佛祖与在我面对面地交谈。
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不知给我们的心灵染上了多少躁动、不平,在对金钱、功名的竭力追赶之中,我们是否忘记了于深山之中有庄严的佛庙,于无声中有神圣的信仰。我明白了为何尼姑们和尚们的神情十分淡然平静,这是因为纯纯的信仰已滤去了他们的杂念。我们是否也应在无声中,好好静心想一想呢?
第二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看似无声,却胜有声,让我细细去品,妈妈的一份份真情。[www.guaiweng.com]
宁宁静静,如雨润花妍。
小时候,在别人家小孩都忙着各地补课时,你给我买来了各种历险记、《哈利波特》、五花八门的乐高,在那细雨滴洒的屋檐下,你静静地看我读呀读,拼呀拼,拆呀拆,你用你温暖的双手抚摸我的后背,只字不吭。此时是万籁俱寂,只有空气中隐隐渗透着花色,雨色,润入更辽远的空间里,可我能感受到你的呼吸,你的心跳,甚而能听到你一把扬起童年花和远方的气球的声音,使它们飞向湛蓝的海天。啊,妈妈,是你,让我拥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童年,你的真情似那抹雨色,于无声处润浸着花朵。
清清远远,如竹林风声。
长大些,在别的家长都言行禁止读金庸时,在那个风高气爽的早晨,你却买来了一大箱金庸小说。我迫不及待地拆箱,入迷地读,年少时的读物你已快忘尽了,你便停下手中的公文,捧书与我一起读,紧挨着我身侧。当书写到风起云移,你眼中立马星月凛然,当书中写出黑云浮空,你眼中便一片汪洋瀚星。那时我的心境啊,可不要李清照那般的小窗精致的卷帘,而要拥有长江,要真的穿过三峡与赤壁。此时四周全寂,惟隐隐有风拂过窗间的绿竹,将那一盏清捎入我心里。我望向你,读出你眼中的笑意,这时又怎是寂静?妈妈,是你,于无声处的那份陪伴更胜有声,恰似从高原到渤海的那十万八千里山脉陪伴着长江,让我由本性,自由向前。
寂寂渺渺,如月上枝头。
现在,你严格地规范我的学习生活,午夜时。那钟表上的“11”,恰如两把利剑,青霜混着月霜如冰刨船自窗口撒下,我疼痛,难受,却不孤独。屋外四野全黑,而灯内房深独白,寂渺的月色照耀着坐在客厅的你,你透过一条长廊凝望着埋头的我,此时无声,我感受到你那静谧的真情,是关爱,是陪伴,无论你工作后累得如何瘫软,眼睛中布满多少红血丝,你总是静静坐在沙发上,用目光告诉我,你的真情始终如一。那我还有什么理由退缩呢,我要追求曙光,活成光的模样。
寂静,是空灵,是一种内心的交流。妈妈对我的熏陶入骨,对我的情深入骨,我要继续在无声处,感受妈妈“润物”的那一份份真情。
第三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于无声处听惊雷,与惊雷处觅无声。前者是静谧中的喧闹的灵启,后者是喧闹中静的解读。
只有“无声”处才听得真正壮丽的“惊雷”,也只有见识过“惊雷”才可觅得真正静好的“无声”。静与喧闹,本就不可分割,它们在彼此的纠缠中蜕变得更为丰满,更为深刻。
喧闹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越得知宇宙的广袤与寂静,这方小小天地中温暖的喧嚣便显得格外珍贵。人是群居动物,喧嚣是生活的节奏,是情感的节奏,是交流的节奏,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源源不绝的见证,是文化于时间长河里弥漫与传承的根源。
即便对于个人,喧嚣同样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从古至今,永远不乏批判喧嚣的文人墨客,永远不乏图求安静的归隐之士,可总有人忘记:静的思考终究取材于世间的喧嚣。从高尔基到海明威,从李白到莫言,哪个惊世巨著是于平平静静中写出的呢,君不闻“小隐于林大隐于市”,正是喧嚣的丰富成就了静的深沉……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静”中的思考与钻研又将“喧”中绽放出绚美的火花。美国最近的一项调查表明,百分之八十的灵感和重要发现都并非诞生于埋头苦干的实验室中,而是在总结交流会上甚至是咖啡厅等鱼龙混杂之地。为何会怎样?是因为“喧”给予不同思想交汇和碰撞的可能,给予各类成果碰撞发出更大光芒的机会;因为一加一在这种时候从来大于二;因为不同的人“静”的沉淀在“喧”的交流辩驳冲击中会发生类似化学反应的变化,生成那取材于喧,沉淀于静,又再次绽放于喧,并将升华于静的产物。
是的,取材于喧,却需要沉淀于静。静的默默踏实也是当今社会中人们忘记寻觅的极重要一点,喧若不被静的思考沉淀,必将沦为浅薄的浮躁。达尔文在一朝聊天中如梦初醒的顿悟毕竟经过了长达七年之久的埋头研究,曹雪芹回首红楼喧嚣后毕竟让数年心血静静酝酿与提炼。研讨会上的灵感发现毕竟须在静的钻研工作付诸实践,惊雷之处,毕竟得先觅得无声,方可显惊雷之绚烂。
喧成就于静,静亦成就于喧。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惊雷处觅无声。于是,无声处自有惊雷之丰富,惊雷处亦得无声之深刻。
第四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天未黑全,一抹淡淡的月色却早挂枝头,又悄悄隐于云后。
天气还是有些阴寒,冷风掠过脸颊,引起阵阵颤栗。我独自一人走在村中的小路中,漫无目的地乱逛。往前望去,不知这里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大花盆,花盆里种着一株木槿树。也许是某户人家搬走了,嫌花盆太重才丢弃在这里的吧。冬天的木槿不开花,只是光秃秃的,有些萎缩的样子,与周围翠翠绿绿的长青植物格格不入。况且木槿畏寒,在这日子里怕是活不久了,我这样想着,便离开了。
夜色渐浓,木槿像是黑色的寂寞影子,独自舔舐伤口。离开那里后,我心里总有些奇怪的感觉,令我不由自主的对它念念不忘,于是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去那里看看。木槿也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副干秃的样子,像是一个垂垂老矣的人,面上布满层层皱纹。我常常猜测,木槿会不会活下去呢?
日转星移,春天悄无声息地来临了。最近一段时间见它,我惊奇地发现它居然冒出芽来,一点点的嫩绿,仿佛是它用尽所有而培育出来的,点缀在褐黑的枝干上。我开始不由得想象开花的样子了,那定是生命的最好体现。
可是这一场想象却被一场春雨打浇了。我坐在窗前,听见狂风在呼啸。远处如同泼墨的阴云,近处密密麻麻的雨。这场大雨仿佛永远不会停止。木槿怎么样?定是被风挠乱了枝条,也许还会被折断,露出里枝,白森森的。我于是再也没有去看它。
日子慢慢爬到五月,空气中有淡淡的土壤的味道。我又一次悄悄踏上村间的小路。我的脚步声在微湿的土地里响着,朝阳静静地照耀着绿色的植物。似乎有些与往常不一样,除了熟悉的草木香,还有一种若有若无的香气。我又继续向前走去,却被眼前的景色惊讶到了。木槿开出了小小的花,红艳而不媚俗,色彩就像英雄的鲜血染红了树梢。那一小小的红在我眼前慢慢扩大,像一片红晕,像一片红海,仿佛将天都染红了。那是生命的力量吧。在暴风雨前不甘于屈服命运,开出灿烂的花。我开始期待明天,期待明天它更加坚强的姿态展现在眼前。我珍惜眼前,珍惜它来之不易的苦果含苞待放。我更赞美它,赞美它的百折不挠,永不言败。如同这次的疫情,经过漫长的冬天,扛过了狂风暴雨,但春天总会来临,美好的明天即将到来,对未来充满自信和期望吧。
第五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朋友圈里,各种好友每逢假期来临时,便会晒出自己在各地游玩的美照,张张精美如画,加上滤镜,发上自拍,并配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诸如此类语句,可能这些照片背后即是“拍照两分钟,修图五小时”的结果。这样方式的“晒幸福”,是否可以呢?
我并不认同这种肤浅的幸福,更不赞成“晒幸福”的目的是为了引起他人羡慕和赞美之声。这是人们追求夸耀和虚荣的本质体现,披上了看似幸福情景的华丽衣裳,伪作成幸福晒出,在“人云亦云,泛泛若水中之凫”时代里层出不穷。我们,应从喧嚣浮华的晒幸福的浪潮中跳出,去无声处觅幸福。
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心灵的震动与觉醒。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幸福所在应是书中光怪陆离世界所带来的全新体验;或是让其在一路上跌跌撞撞走来惹上的尘埃中,洗涤旧迹,触及灵魂的本质与深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身在旅途,心更要在路上。路曼曼,“上下求索”的旅行不能为纯粹的拍图,用相机蒙蔽了自己的双眼,而是双脚下步步起航而又尘埃落定的踏实,是色彩斑斓画卷下积定下来的生命厚重。这样的幸福,不能转化为物质,更不能大肆宣扬和晒幸福。读书与旅行,也是在安静的灵魂下才焕发出真正的幸福。
幸福,不是用来晒的,而是我们一生中更应去寻求追觅的。新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在得奖后无任何回应。大家都要期待着因跨界而引发的热闹嘉年华上演时,他在阿拉斯加的演出,深情又颇有深意的以一首《为什么是试图改变我》开场,一曲终了后,立即以一个沉默、不羁的背影留给观众,下台谢幕。“我不在这里。”在外人看来,获得全世界最高殊荣的文学水平奖已是莫大幸福之事,但他依旧沉默,因为他知道,也坚信,这不是幸福,是肤浅之幸福,是一个沉甸甸的包袱。对于鲍勃·迪伦而言,他不想晒幸福,他会继续在歌唱情怀和自由的世界里一直追寻下去。
幸福,也许已经失去了其本身的含义,成了得到虚荣赞美的快感的代名词。喧嚣吵闹更是为这个词添上世俗与尘埃的外衣。三毛有诗言,种桃种李种春风,春风无声,润万物而幸福。愿君心如松柏,向阳向高处去寻觅阳光幸福,滋养自己的灵魂,不再追求晒幸福的虚荣。
你若静静地盛开,幸福之清风自来。
第六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那些无数个我与父亲独处的时光,那些无数个让我感到沉闷无聊的日子,现在想起来,心中竟然充盈着温馨,只怪当时不懂:沉默也是温馨。
“春风不语,至爱无言。”我看着这两行字,静静地发呆,然后只在一瞬间便想起了父亲——那个沉默、不苟言笑的父亲。
春节刚过,街道上寒风凛冽,我摇了摇头,将思绪收回,却一再忍不住回忆起那些寒风中的片段。
三晚结束的铃声和着呼啸的北风准时响起,我收拾好书包,望着结满雾气的玻璃窗,摇了摇牙,一头冲出教室,扎入刺骨的寒风中,人群熙熙攘攘,我却一心想回家,走到校门口,一抬头果然又看见父亲那熟悉的微胖的身影正裹着大衣在街边的一隅引颈遥望。因为寒冷,他下意识地抱住自己,风吹得他瑟瑟发抖,两只脚不停地踏着,像一位踢踏舞新手,我暗笑他的可爱,走上前。
“啊,来了。”像往常一样的简练,不多说一个字,“嗯”我点点头,然后就是我最难熬的时光,我和父亲就像两个有着同一目标的陌生人,一前一后走在喧闹的大街上,一言不发,这种压抑让我无法忍受,因而更加深了身上的寒意。周围的女生向父母的撒娇声,小孩要买糖葫芦的哭喊声,甚至路上的川流不息的汽车引擎声就向一片海洋要将我淹没,可再看看父亲,依旧一言不发。
心中的不满越积越多,我故意放慢了脚步,可令我想不到的是,父亲也放慢了脚步,却和我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几次回过头,嘴角动了几下,深吸了一口气,想要说什么,可与我一对视,目光中的什么东西一下子消失不见,最终什么也没有说。
我一气,索性停下,他也停下问:“怎么了。”逆着路头的光,我忽然看见父亲鬓角的几根银丝,愠怒消了大半,鼻尖一酸说:“冷。”父亲想都没想,脱下大衣披在我身上,然后我们在喧嚣的人群中,一路走下去。
此刻,这些天每天都会上演的镜头以蒙太奇的手法从眼前一一浮过,我多么希望,能够轻卷胶卷,重播默片。定格在那一瞬间,希望和父亲在无声中一直走下去。
此刻,我在淮安,父亲在金湖,隔着寒风,我听见了父亲的沉默。
第七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钱坤
起风了,楼下的树在风中摇动……临近黄昏,楼下传来了响声,那是阿绍又在扫垃圾了。
阿绍是我们小区的清洁员。从她的口音中可以听出他不是本地人。据说当初有人问她叫什么,她说:“人家都叫俺阿绍(邵)呢。”大伙儿将错就错,也“阿绍,阿绍”地叫开了。
阿绍大约五十岁,矮小僵硬的身子,冷漠暗淡的脸庞,干涩灰白的头发,粗糙枯槁的手指,整个人就像干瘪的果脯。刚来的时候,几个调皮的男孩就朝她扔石子,还前前后后的喊着:“阿绍扫,扫到老!阿绍扫。扫到老!……”她一言不发,只顾埋头用力挥动她的大扫把,扬起了许多灰尘——显然,她生气了。
尽管有些孩子对他无理,欺负他,可他还是极喜欢孩子的。听到孩子的哭声,他会唠叨:“小乖乖,谁又惹你了?”看到孩子上学逗留,她会催:“快去学校,要不迟到了!”遇到相识的孩子,她会问长问短:“书好念吗?考几分……”我经常遇见他,他的唠叨我也听得很熟了。
有一次,天下着雨,阿绍在小区里捡到一把钥匙,他着急的如同自己丢了东西一样,冒着雨跑来跑去,到处找钥匙的主人。第二天,说钥匙的主人寻来了,他十分高兴,连忙把钥匙送还给户主,户主说太感谢他了,一定要请他吃饭,阿绍却说:“这是俺应该做的。”
他还经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为我们这些孩子买糖果和零食吃,一边分一边嘴里还念叨着:“这些东西,你们小伙伴分着吃,好吃的话,俺以后再给你们买。”虽然这东西很便宜,但我吃下去却感觉这味道很与众不同,因为其中蕴含这阿绍的一份爱。
快到春节了,这是他最后一次打扫卫生,第二天他就回老家了,以后再也不来了。
原本,这些天她不用打扫卫生,可是她说:“让俺再帮大家打扫一次吧!好让大家舒舒服服过个新年!”她还拿来了拖把,包所有的楼道全拖了一遍。
那些随便丢垃圾的青年见了他,都很羞愧。
扫地的声响消失了,小巷里蜃气楼一股黑烟,原来是阿绍在烧垃圾。夕阳的余晖笼罩在阿绍身上,火光映红了阿绍的脸庞。啊,我陡然发现,你竟是那么高大,那么美丽!
第八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一架飞机缓缓降落在机场,等候的我们不禁激动起来。
很快,一个略微秃顶有一点发福的五十岁上下的男子快步走来。虽说是走,但那急促的步伐已经透出了喜悦。我父亲走上前很开心的喊:“大哥!”我的大伯很早就外出打拼了,据说最终在西安落脚,我对大伯毫无印象,毕竟他已经近十年未归,而上一次他回来的时候我并不在场,他也仅是待了数小时便离开。
父亲和大伯拥抱许久,我看到他的身体略微颤动,分开后大伯又分别与我和母亲问候,然后他感慨的说:“大家都说家乡怎样怎样,只有亲自来感受一下才能体会到它的美呀。”大伯回来,我们自然要回奶奶家庆祝,路上大伯也不说话,就是把脸靠在窗边,热切的看着公路与建筑,看着青山与河流。车里一片寂静,却掩盖不了大伯浑身的热情。
敲开奶奶家的门,老两口一同站在门口迎接,大家又是拥抱又是呐喊,姑姑甚至激动的抹着眼睛,爷爷没怎么说话,但嘴都咧到耳朵根了。奶奶他们早已备下美味的饭菜,好家伙,完全是春节家宴的待遇。大家纷纷举杯庆祝,好不欢乐融洽。
第二天早上,我们发现大伯不见踪影,大家四处寻找,发现大伯静静地坐在公园的凉亭中,目光有些呆滞,我们走近了他也没反应过来,大家就坐在他身旁,沉默无言。
很快,大伯起身,慢慢地向公园门口走去,我们也跟着缓缓前行,大伯的目光扫过新修整的草坪,刚装修的学校,老旧的体育馆楼,拥挤的马路,又仔细端详着还未拆迁而显得破败的小屋……我们知道这份沉默是大伯的回忆,也满载了他的感情。这里有他熟悉的亲人和邻居,这里是他的故乡。
大伯还有工作,只是停留几天要离开,临行前他做了一件在我看来十分老套的事:捧着一杯社区里的土,看了许久,然后轻轻放下。我对这些电视剧中用烂的桥段嗤之以鼻,但当我看到大伯做这个动作时,我却真切的感受到了他的不舍,十年前的两小时根本不能算回家,而现在的三天也不足以抚慰他的思乡情。
他在故乡的这几天显得的沉默,但这份无声的乡情,却是厚重而真切。
第九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当我徜徉于早春寒露的草叶时间时,总在心里想着夏日沁脾的荷香;当我穿梭在金秋的红叶间时,总在心里想着降冬时屋檐下可爱的冰柱。我总是这样贪婪地幻想着,希望把我爱和爱我的东西全部都集结在我身边,只是除了那道令我魂牵梦绕的家乡菜,可它又总于无声处霸占着我心中的一隅。
闽之小城,依山傍水,自然总少不了些许或粗或细的吃食,外乡人总是固执的认定那里只有雷茶、烧卖……却一点也不知道,那道令我着迷的韭菜包子。
每次回到故乡,外婆总会为我好好蒸上一大盘韭菜包子,因为她知道我爱吃。其实我以前对于它的喜爱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痴狂的地步,只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功课繁重,回家的机会少了,总是隔上好长一段时间才可以见到外婆外公,才越发感到它的美味。
韭菜包子样式简单,造型可爱,陷是亮晶晶、翠绿翠绿的,总夹着一团团猪肉的红,它的做法简单,却又异常耗时,每次回家都能看到外婆坐在圆圆的餐桌旁,一板一眼给我包韭菜包。手指间的一压一按,那样的灵巧却又让人看了心安而有力。好不容易把做好的韭菜包放上蒸笼,外婆才终于得了空闲,在洋溢着米粉香和韭菜香的厨房中,我看着外婆不住揉捏着酸痛的肩时,我心中难免有些感伤,走过去挽起袖子,用我那还不够结实的手为她揉肩,在氤氲的水汽里,我看见的是她那苍白的头发和日渐佝偻的背影,我的眼在弥漫的水汽中模糊了,轻声说:“婆婆下次别做那么多了,太麻烦人了。”可婆婆总是说:“哎呀,傻丫头,哪会呀,这道菜是你最喜欢吃的,做起来一点也不累人,别担心哈!”我几乎有些固执的说,:“婆婆,别做了,实在不行,下次回来的时候,去外面买点吃就好了。”外婆用她那有些苍老的手握着我的手,转个身对我说:“丫头呀,外面做的哪有家里做的干净,自己孙女吃的不能马虎。”水汽氤氲,外婆的笑是那样的温暖,于无声处滋润着我的心,让人安心而有力。
后来妈妈也在超市买了米粉、韭菜,累得腰酸背痛,却总做不好,味道远比不上外婆。是家乡的水更好吗?其原因总说不清,我不知道外婆究竟有什么魔力,可以把平凡的菜做成我心中永恒的记忆,总于无声处提醒我,对那乡那人的记忆。
第十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
——题记
萧寒的风打散了黄昏摇曳的残影。堆砌起暮色缭绕的夜。夜色或许是在深海中打捞起的酒水。醉人的气息湮没在云翳里。我开着一盏灯,月色透过窗,照进我的屋里……
梦境凭空,在命运喘息里扑了个空。一不小心,欲望换虚妄就随处发生。时常相伴,烦恼和宇宙都困扰着我。我们,在茫茫人海里穿行。追求了太多,却一无所获。也许想到了放弃,逃避……
桌上有半杯水——这是事实。
桌上只有半杯水了——真可惜。
桌上还有半杯水呢!——我看见了你的微笑。
不易改变的是这个世界,可以改变的是你的心态。面对同一扇门,有人悲观于门内的黑暗;有人乐观于门内的宁静;有人悲观于门外的风雨;有人乐观于门外的自由。你要有梦想,回报祖国的大志向!不跟风,不动摇!
徘徊在梦的边界,我徜徉在月色的诗意,追寻荡漾在夜色中的星河,还有望不穿的诗与远方……窗外掠过飞鸟的羽,惊觉我的错处。于是我无顾窗外的喧嚣,去感受着月色的纯粹和那一盏灯下的,诗与远方……
在月色之下,一盏灯,一支笔,一个我,于无声处……
真正的智者大多不会是成群出现的,真正做善事的人没有人帮助也一定会做下去的。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我不必害怕孤独寂寞,也无需在意旁人的闲言碎语,只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沿着追求的方向坚定走自己的路,便无悔了——“大智不群,大善无帮,何惧孤步,何惧毁谤”。汉有关公“玉可碎不可毁其白”;晋有陶渊明高挂衣冠后作《归去来兮》;一草一木皆有其本心,何须美人来攀折?心之所向,即为本心。试着向那个关在黑箱里的自己问一句:你需要什么?得到的答案或许告诉自己心为何向。
鲁迅先生不落言筌:“人既发扬踔厉矣,则邦国亦比兴起。”晨光熹微,栖息在荒芜的枝上。霎时,荒芜与萧瑟,似乎都消逝在这里。撞击我浅薄的灵魂。西风过处,是令人为之一振的,诗与远方……
梦想一直都在这里,或是一棵虬枝盘旋的古树,或是等待一冬的新芽。宠辱不惊的立于此处。
我到人间走一遭,为的是不朽的光辉。
我将用我手中之笔,乘一叶扁舟。去那承载了诗与远方的梦想……
于无声处……
第十一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清晨,生物钟如约把我叫醒,奇怪的是,今天没有朝阳照在我的脸上。我从窗户探出头去,一滴雨珠正好落下来。打不成篮球的懊恼把我又逼回到床上。
一个多小时的回笼觉后,外面的水洼已经是一大摊一大摊了。隐隐约约可以听到外面雨点击打车库铁皮的声音。“鬼天气!”我暗骂一声。
补完课,路上的积水已经很深,但雨未曾减小,也没有要减小的意思。我下午的一系列计划也只能泡汤。
无奈的我坐在椅子上,看着一本《意林》,不时望望外面,暗暗庆幸这雨不算太大,声音也挺小,要不然我也只有睡觉的份了。
我面朝外面坐下,欲要放松一下。只望见雨滴落在水洼上,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水花;雨点滴在石砖上,一点一点、一寸一寸地打湿它;雨点又打在树叶上,在一片一片之间欢跃。我内心的苦闷一扫而光,真想加入这雨的盛事。
下雨了,老家的玉米地怎么样了?我想。也许,雨珠正悄悄地落在地里——旱了半年的玉米,此刻,全部、一丝不剩地吸收了充足的水分,玉米的脸色有了好转,又张开自己的怀抱去迎接每一位“信使”。这是玉米与雨滴的一次邂逅,也是天空与大地的一次邂逅。
渐渐地,雨小了,天空中的云色也不再如此的沉重,整个世界也都亮堂了起来。最后,雨停了,更加清新的空气混杂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即使太阳没有出来,玉米的腰杆子也挺得直直的。雨滴,从它的头上,顺着身子,一直滑到根部,成为了大地的一部分,有些则紧紧地吸附在它身上。
也不止是玉米们,连路边的野草、野花、大树们也精神抖擞地摇曳生姿,携着身上的清亮迎风张扬自己;就连小巧的蜻蜓都出来活动了,在一个又一个的水洼上跳着动人的芭蕾,点着一圈又一圈的波纹。这世间的万物,被雨滋润过后,都仿佛接受了圣洁的洗礼一样,用自己焕然一新的面貌,亲切地迎接这个世界。
雨,它悄无声息地、轻轻地抚摸着它爱的、这世间的一切,滋润它们,赐予它们甘霖,给予它们身体、心理上的抚慰。同时,雨的到来也让愁了半年的农民笑逐颜开,悄悄地告诉他们今年的收成不算太坏。
“多亏了这场及时雨啊!”大家都这么说。
这场雨,不似春雨,太过柔嫩,不似夏雨,太过激烈,也不似秋雨,说来就来。它含情脉脉,润物安恬,于无声处。
第十二篇:于无声处作文800字
安河桥没有追光者,童话镇没有温柔乡。
“毕业了才发现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又是一个熟悉的盛夏,鸣蝉在慵懒的叫唤着,阳光从窗口随意的斜拉而入,空气中充斥着安然散漫的气息,看着渐渐远去的人们,看着纷纷四散的身影,我的内心却莫名空落。窗外日光弹指过时间花影坐前移。一切又是那样的寻常和不经意。这一幕幕景象很久却略显空落和无赖,毕竟我是要走了。
致未来
有人说,毕业是梦想者寤寐的天堂,是无梦者的温床。成功与否,都要收拾好行李,整理好心情;带上梦想,带走青涩,擦抹以往的足迹和回忆,在明天,继续谱写自己人生的剧本。别宴将至,离歌建起,在这一间小小的,总传出打闹声的教室里,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感情。愿前景如虹。
致友谊
有人说友谊如酒,越久越香醇;有人说时间会冲淡一切,那渐行渐远的终是孤客天涯。忘不了曾经的寒暄嬉戏,翘课贪眠,一起背包客山游水的日子;曾经的矛盾与默契,都是今日抛飞思绪的快乐与幸福。我想,不管未来淅沥如雨亦或明媚如春,思君如常,念君如故。
致毕业的他
“深时见鹿,海蓝时见鲸,梦醒时见你。”可我,林深时雾起,海蓝时浪涌,梦醒时夜续,不见鹿,不见鲸,也不见你。
“不见你”……这样的夜会有多可怕?我把屋里所有的灯开到最亮,把电视的音量调到最大,可窗外漆黑的夜仍然使我毛骨悚然——我知道,我在害怕——我在怕什么呢?
我怕夜的寂静使我沉沦,让我分不清对你是思念还是怨恨。
是的,我怕。但是怕又能怎样,等到黑夜翻面之后,会是新的白昼,等到海啸退去之后,又是潮起潮落,昼夜依然交替,我依然各自生活着,各自快乐着,只不过,我的生活中再也不会有你的出现了。
夜深了。
我梦见曾经的桌椅板凳,粉笔板擦,他们都只是安静的躺在那里。
天亮了。
收拾好心情,又开始新的一天。我似乎听到有人在我耳边说,勇敢的向前走啊……
兵荒马乱也要轻装简从,年少有你。
秋风乍起,带着曾经挣扎的花瓣,随着流水一起飘远,慢慢地不见了踪影,只留余香。我站在离夕阳最近的地方想你们……